論學的主辯論基本上告一段落。

以湛若水為首的嶺南學派,近乎是完敗,不但在氣勢上輸了,連所辯論的內容,都處處被朱厚照壓制,最後張周還用一番漂亮話,讓世人感覺到,真正有大氣度的人是張周,而不是嶺南學派那麼一群烏合之眾一般的讀書人。

想張周身為萊國公,在大明的地位隆寵,對湛若水和陳獻章還如此推崇,這說明什麼?

正符合“致良知”的本性,不爭,有德性之美,所以才能立住學術。

……

朱厚照跟湛若水的辯論結束之後,有關心學跟理學之爭,尚未結束,仍舊會有不同學派的人上臺宣講,並形成派系之爭。

而朱厚照則好像是完成使命一般,因為身份已經曝光,他已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公開場合,這是為他的安全著想。

朱厚照面對張周,一臉得瑟道:“先生,看我表現還可以吧?”

張周只是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程敏政笑道:“也該回城了。”

這裡的“回城”,也有“回程”之意,大概是在提醒張周,你幫太子揚名,現在事情進展差不多,也該考慮早點把太子送回京師。

徐俌道:“幾位,老朽在莫愁湖畔便有別院,不如移步過去?太子殿下……臣也想盡地主之誼。”

莫愁湖南苑的別院,是徐家的祖傳產業,相傳是朱元璋賜給徐達的,明朝中期為魏國公一脈所繼承。

徐俌本來是巴結張周,現在有太子在,他當然要好好巴結一下朱厚照,雖然他也不理解為何皇帝會同意十歲的孩童下江南,但眼前的太子身份不會錯,徐俌雖然幾年沒回京師,但以前太子千秋節時去賀壽也是見過的。

“有別院嗎?有沒有戲班子?我想聽戲了。”

朱厚照先前還好似個儒學大家一般,一扭臉就有點原形畢露的意思。

徐俌笑道:“臣自當為太子請戲班來,您想聽什麼,臣就讓人唱什麼。”

“好,好,張先生,咱過去做客吧?正好談談拜師的事情。”朱厚照一臉興奮。

先前在人前表現,把自己的臉給掙足了。

張周也說了,只要他這次江南表現得好,名氣有了,威望得到了,回到皇宮他老爹也會輕罰於他。

想到自己既玩了一路,回去之後或許還能得到老父親的另眼相看,朱厚照突然感覺自己要走上人生巔峰。

十歲少年郎,被人矚目,不單純是因為自己的身份,還因為自己的學問……那種感覺是無與倫比的。

張周似也看出來,這小子身上就帶著一股顯擺的基因,想想以後這小子特立獨行做了那麼多事,要麼是這小子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曹家長子,大漢慈父!

鳳雀吞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