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臣不上,陛下您來

張周也發現,朱祐樘好像現在什麼事都想倚重他。

對他過分信任,似也並不是好事。

這不。

皇帝就想把他的超乎尋常的能力,用在幫張延齡上,要是這貨在遼東鬧騰起來,不定出什麼亂子,要扼制。

“秉寬,這裡有最近天災人禍的上報,最重要的就是北方的旱情,今日朝堂上戶部一直都在奏此事,你看看……”

朱祐樘說著,讓戴義將有關旱情的奏疏,拿給張周看。

“有辦法嗎?”

朱祐樘眼神熱切望著張周。

戴義怕張周不明白,解釋道:“張先生,您看是否能祈雨,來一場大雨解如今的旱情?”

果然。

張周心說,這就是過分信任的壞處,好像以為他真什麼事都能幹了。

“陛下,此等時候是應該派人去禱雨.”

張周知道,歷史上因為這場旱情,朱祐樘曾在三月初十,派人去祈雨。

“(三月)癸酉,以久旱禱雨,遣新寧伯譚祐祭告天地,遂安伯陳韶告社稷,成山伯王鏞告山川……”

也就是分別以三名勳貴,去祭天地壇、社稷壇和山川壇。

並在兩天後,也就是三月十二,果然下了一場雨,百姓以為神,並以此頌揚弘治帝愛民如子得到上天庇佑,也成為歷史上記錄朱祐樘賢明的佐證。

當然張周知道,弘治中期的旱災,在弘治十二年並不嚴重,兩個月滴雨不下,碰上農曆三月天氣候開始對流下一場雨也沒什麼稀奇。

但對於這時代相信天意的人來說,可不得了。

皇帝一派人去祈雨,兩天後雨就下來,只能說明皇帝有神明庇佑。

朱祐樘嘆道:“朕也想過派人去祈雨,但欽天監監正吳昊也說,這兩年旱情或還會持續,所以就算祈雨效果也未必會有。

朕只能先將這件事放下.”

張周本來沒把吳昊這個欽天監正的易學能力放在心上,張周雖然在外人眼中是方士,但他卻是唯物主義者。

現在卻看來。

易學至少在測算氣候什麼的,還是有一定可參考價值的。

想想也是。

歷史上有很多人留下了具備“呼風喚雨”能力的傳說,其實不就是提前推算到了天氣的變化,然後裝作是自己能改變氣候,讓別人對自己推崇。

裝逼嘛。

張周道:“陛下,臣並沒有呼風喚雨的本事,禱雨這種事,臣也無能為力.”

“那……唉!秉寬,別勉強.”

朱祐樘嘆口氣。

他也知道事在人為,不能每件事都仰仗於張周,那也太過分。

張周道:“但臣可以稍微推算一下,哪天有可能會下雨.”

朱祐樘本還在遺憾,聞言,雙目瞳孔收縮瞬間有了神采。

戴義等人目光也熱切起來,戴義更是忍不住替皇帝問道:“那張先生,幾時會下雨?”

“戴公公,我所說的推算,不是一定,只能說是大機率,就是下雨的機會比較大,現在是初八,在我看來三月十二下雨的機率會比較大,但這場雨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對於緩解旱情……杯水車薪.”

張周道,“不過從這場雨之後,三四月之間都會接連有雨水,順天府周邊的旱情會逐步得到緩解.”

朱祐樘聞言已經震驚到站起身來,他道:“秉寬,若是你能推算到這些,你完全可以裝作不知情,讓朕派伱去禱雨,那豈不是……”

不但是朱祐樘。

連戴義他們這些太監,也覺得張周太“耿直”了。

你就裝不知道,找個特定的時間去祈雨,你剛結束儀式,雨水嘩啦啦下了,別人都會當你是半仙。

張周笑道:“陛下,臣說過,臣沒有呼風喚雨的能力,而且就算是測算氣候,很多時候也不準。

臣也沒法準確說明天意的一切,只能是儘可能把自己所知的說出來.”

“嗯.”

朱祐樘點頭,望向張周的目光中,更多了幾分信賴。

戴義和蕭敬等人,明顯心中有了個很大膽的想法,卻又不能隨便說。

張周道:“陛下,臣倒是有個不太實際的想法,若是由陛下於三月十二當天,前去禱雨的話.”

“哈哈哈!”

聽到這裡,朱祐樘已經忍不住笑起來。

旁邊幾個太監也都發出會心的笑容。

張周自己不想去整這種呼風喚雨騙人的把戲,但皇帝想啊,若是皇帝站到祭壇上,當著世人的面把雨一祈求,剛把戲做完,上天就把雨下下來,那朱祐樘簡直就要成為百姓心中在世的聖人。

“秉寬啊,你覺得,朕這麼做,真的好嗎?”

朱祐樘在笑完之後,還假模假樣問張週一句。

張周道:“由陛下親自禱雨,乃體現出陛下對萬民的重視,無論當天臣是否能推算準確,也無論是否下雨,臣民必定感念陛下的恩德。

此乃君民一心.”

“言之有理啊.”

朱祐樘聽了之後,其實早就是心花怒放。

張周自己不想貪的功勞,他這個當皇帝的其實是非常想得的,就在於當皇帝的誰不想讓自己看上去更加順應天意?

“秉寬,朕要你當日跟朕一起去,由你來主持這個禱雨的儀式,朕與你同行.”

朱祐樘道。

張周笑著搖搖頭道:“陛下,若是臣去的話,只怕不合適,此乃君臣一起為百姓祈福,臣尚且未中進士,豈能做僭越之事呢?”

朱祐樘聽了之後更加感動。

張周為了怕別人覺得,這場雨是張周祈下來的,他這個皇帝只是在旁邊濫竽充數的,都不願意去喧賓奪主。

戴義都為之感慨道:“張先生,若這場雨真能下來,以您的胸懷,真的是……為陛下,為萬民著想.”

這話聽起來就很假。

為皇帝是真的,為萬民……

都告訴你們了,就算什麼都不做,那天仍舊會大機率下雨,還在這裡裝什麼呢?

不就是演一場戲,顯得皇帝是真命天子嗎?

整難麼多虛的幹嘛?

“秉寬一心為朕,朕也不會虧待於你,不過按照規矩,還是等雨下來之後,朕會給你重賞.”

朱祐樘道。

張周笑著問道:“陛下,臣無須賞賜。

只要臣回頭有測算不準的時候,別來問臣的罪過就好,臣也說過,很多天意是人力難為的.”

“好.”

朱祐樘痛快答應。

……

……

張周本來是想問問,如果這場雨下來,你到底給我什麼“重賞”。

別每次都是空口說白話,一旦到了關鍵時候,就跟許空頭支票一樣,回頭你再賜給我幾個煤礦,我也沒人能去打理,再說那些煤礦還不是我一個個去對比後世的煤礦地點,找出來的?

“陛下,是否早些將此事公之於眾,讓禮部去籌備?”

此時的朱祐樘坐立不安,想笑又想忍著,想說點什麼又不知從何說起。

對幾天後的祈雨充滿了期待。

之前都是張周把事情推算出來,他去告知臣民,也都是以張周的名義,最後他只是落個“兼聽採納”的名聲,但這次是他親自上陣。

輪到朕自己上陣裝逼了。

那感覺就是很不一樣。

朱祐樘聲音發顫道:“不急,明日朝堂上,再跟他們說.”

“是.”

戴義也看出皇帝情緒的變化,含笑望了張週一眼。

大概也在說。

還是張先生你有本事,也不貪功,居然把這種好事讓給陛下。

是個會辦事的。

如果朝中大臣人人都能不居功,為陛下成為聖明的君主做出一些犧牲,那陛下平時也就不用這麼煩心了。

“秉寬,你說朕到那天,應該做什麼?”

朱祐樘惴惴不安,就好像是要上花轎的新娘一樣,居然厚著臉皮問張周應該作何準備。

張周心裡也在琢磨,陛下,您這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啊。

你處境這麼艱難嗎?

別人都把你當明君,也沒說你需要靠這次祈雨來獲得什麼吧?

張周道:“臣倒認為,如此的機會,其實可以讓太子一起去見識歷練一番.”

“對!哎呀!”

朱祐樘一拍自己的大腿,“還是秉寬你想得周到,朕怎能單獨前去?如此大事,應該叫上太子一起!既是為了給他歷練,也讓他知悉愛民如子的重要性!”

這次連戴義等太監聞言都在暗暗皺眉。

陛下,咱能別裝了嗎?

太假了,裝多了容易憋出內傷。

說帶你兒子一起去贏得世人的讚頌就行,幹嘛還扯那些大道理,說要培養太子愛民如子?

“對了秉寬,最近朕還覺得這皇宮裡,風水不是很好,你有時間的話到處去走走,給測算一下.”

朱祐樘別開生面,非要給張周找事做。

由戴義提醒:“陛下您忘了,張先生還要備考殿試呢.”

“對對,還有殿試.”

朱祐樘道,“朕都已將秉寬當成朝臣,其實這殿試有沒有都無所謂……但要是秉寬你能中鼎甲,進翰林院,朕讓你做東宮講官,多進宮進講,倒也是方便許多.”

張周琢磨了一下。

如果說之前給太子講課,給皇帝當顧問,純粹是義務性質的。

那以後這兩件事,就是自己工作。

皇帝給俸祿,好像就可以名正言順“白嫖”。

朝廷給的俸祿那仨瓜倆棗的,實在看不上眼。

“希望臣能一榜高中,但鼎甲……不容易.”

張周嘆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國演義

學委

魏卿

隴右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