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工業化的前奏

張周的話,令周太后臉色不悅。

而一旁張皇后看過來的目光則帶著幾分費解,顯然她未料到張周居然會跟她站在同一立場上。

朱祐樘有張周的話當引子,登時也就有了底氣,道:“皇祖母,那林氏女才學好壞,您也不必多言,不該為這些俗事煩擾了今天皇祖母的心情。

今日孫兒帶皇后和太子來,就是為跟您一起用膳.”

“秉寬也留下吧.”

周太后提議。

張周起身道:“臣還有旁的事,不便打擾,多謝太皇太后的好意,臣先告退了.”

朱祐樘給張周個眼色,大概是在提醒張周,按之前所說的執行便可。

……

……

張周從清寧宮出來,也沒出宮,而是先跟隨蕭敬去了乾清宮。

朱祐樘這次叫他入宮,還有個意圖,是讓他去看看乾清宮和坤寧宮的風水。

皇帝對道家太推崇,他現在又不想把事假託於外人,只好讓張周來,張周這屬於不行也要行,不能上也得上。

“張先生,先前太皇太后的話,您聽明白了吧?”

蕭敬陪同張周前去,路上還好似試探問道。

張周道:“蕭公公應該比在下明白,太皇太后是想讓陛下納妃是吧?”

蕭敬笑了笑,問道:“您覺得那位林家女,如何呢?”

張周心想,我都說了可能涉及到老太太給孫子納妃,你還敢繼續問,你膽子不小。

“如果蕭公公是問陛下納妃人選的話,我認為她不合適.”

張周又是回答了個很直接的答案。

蕭敬驚訝道:“為何?”

顯然在蕭敬想來,林儀出身名門,知書達理還有姿色,現在連詩詞都很在行,應該是男人夢寐以求的聯姻物件,怎會不適合入宮呢?

張周道:“蕭公公,你是自己好奇,還是替別人問?”

“啊?這……張先生莫要誤會,就是咱家想問問,咱家不會洩露給任何人知曉……”

蕭敬頭上也見了冷汗。

先前一直都是覺得,自己才是跟皇帝親近的人,覺得張周應該會防備自己把事洩露給皇帝或是宮裡人知曉。

現在他意識到,跟張周探討的一些話題,反倒可能被張周告知皇帝。

讓他蕭敬吃不了兜著走。

彼一時此一時。

張周道:“陛下是否要納妃,還有要納何人為妃,這跟我沒什麼關係,我也不會貿然進言。

蕭公公就別多心了!”

張周是不知道朱祐樘喜歡哪種人?

他當然知道。

林儀這樣大家閨秀,還帶點書卷氣的,並不會趁朱祐樘的心意。

在張周看來,朱祐樘最喜歡的應該是哪種會點“法術”的道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提到道家事能侃侃而談,沒事能搞個齋醮,或者是閉關修煉,把皇帝帶進去一起合修,然後就……

自行腦補。

這種事,張周知道不能跟任何人說。

他知道,達成此條件有點扯淡,卻是最有效的方法。

反正現在也沒人讓朱祐樘馬上要去納妃,張周覺得這並不是眼下自己專注的重點,朱祐樘自己不行,給他十個道姑也白搭。

……

……

午膳之後。

朱祐樘跟妻兒作別,各自回宮所,朱祐樘自己趕往乾清宮。

在朱祐樘到時,張周已在乾清宮內等了有小半個時辰。

“陛下.”

張周起身。

朱祐樘一臉歉意道:“今日未讓伱在清寧宮用膳,怠慢你了,不過到底是跟皇祖母同桌,若是就朕和皇后、太子的話,就沒那麼多顧慮.”

張週一聽,意思是以後我還能跟你們一家人一起吃飯?

算了吧!

你一個人賜我食物,我都覺得很榮幸。

“陛下言重了.”

張周道,“有關乾清宮和坤寧宮的地勢等,臣已經看過,做了一些整理,已交給蕭公公.”

朱祐樘問道:“沒問題吧?”

張周道:“看不出什麼問題來.”

“那就好.”

朱祐樘大概就是要買個心安,“朕最近總是心緒不寧的,覺得會出什麼事,你說沒事,朕就能安寢了.”

張周心說,我的話這都能給皇帝當定心丸吃了。

張周道:“陛下,先前臣入宮時,還讓蕭公公給帶了一些東西.”

朱祐樘先前拉張週一起去觀禮周太后移宮,就沒看張周帶來的東西,此時他才有心思,隨即讓蕭敬把東西帶上來。

卻是張周剛熔鍊的鋼材。

“這是何物?”朱祐樘想拿起來,卻發現很沉。

蕭敬笑道:“陛下,這是鐵,其實就是百鍊鋼,不過張先生是靠爐子一次成型的,據說裡面還加了一些東西,製造出兵刃後很有韌性.”

朱祐樘道:“那為何不帶把成型的兵刃給朕看看?”

這問題問出來,再看蕭敬臉上那尷尬的笑容,朱祐樘隨即就明白過來。

他心裡對張周是沒什麼防備,但要是張周不帶鑄鐵,而直接帶把刀來……那估計張周早就被宮廷侍衛給拿下,塞進詔獄都是輕的,腦袋搬家也不是沒有可能。

“秉寬,你是找到什麼新的鍊鐵方法了?”朱祐樘笑著問道。

張周拱手道:“回陛下,正是如此,以熔爐鍊鐵,成品率更高,若是用以鑄造刀劍、矛刺、箭尖的話,效果更好.”

朱祐樘道:“那你可以著手造一批,叫兵部武庫清吏司的人配合你.”

蕭敬提醒道:“陛下,奴婢也問過張先生這一點,他說,要以熔爐煉製鋼鐵的話,以目前市面上所出的木炭和石炭都難以完成,非要……以煤煉出一種炭才可.”

大鍊鋼鐵,自然需要焦炭。

只要爐溫能加起來,普通的熔爐也可以,甚至還可以將一些鐵器回爐重造。

問題就在於,雖然煤炭從宋朝開始就用以鍊鐵,到一直到明朝弘治年間,煤炭利用率仍舊不高。

便在於開採難度上。

就好像宮裡燒的,都是紅羅炭,是木炭的一種,煤在燃燒時也更容易出現燃燒不充分產生一氧化碳,劣質煤產生的毒氣也不少。

朱祐樘皺眉道:“秉寬,你想怎樣?”

張周道:“臣聽說,在西山等處,一直都有煤礦開採,臣想在西山也開個煤礦.”

“怕是不妥.”

朱祐樘有些猶豫。

西山開煤,一直都是一些勳貴在做,朝廷未參與其中。

大明朝對於開採礦藏一直都很謹慎,就算是皇帝也輕易不敢去破壞原則……不然也不會出現後來萬曆時開礦徵稅被言官一路diss的情況。

蕭敬笑道:“陛下,這點張先生也想好了,他說不在靠近皇陵的方向開採,還有就是避開現有的煤礦,儘可能在深山老林中,另外就是開採並不以朝廷的名義,最多是想讓東廠稍加留意.”

朱祐樘一聽,不用以朝廷名義來進行,他便覺得不會遭遇到太大的阻力。

否則……

朝堂上那些言官的吐沫星子就能把他淹死。

朱祐樘點頭道:“那需要多少人力物力,你跟蕭敬說.”

張周拱手道:“陛下,人力物力都可以由臣來找,臣不用朝廷出任何東西,只需要陛下的支援。

出產的煤炭,臣也一概不留取,都會用在朝廷.”

“這怎麼行?”朱祐樘一聽,這不是讓朕信任的秉寬吃虧?

蕭敬道:“陛下,西山開煤礦的人,一直都有,基本都是京城內的王公貴胄,以張先生對於風水的瞭解,奴婢相信他能很快找到礦脈,但就怕……”

朱祐樘想了想,點頭道:“是怕別人看到這煤礦產出多,生事吧?”

“嗯.”

蕭敬點頭,“是啊.”

朱祐樘笑道:“沒想到秉寬的本事,還能用在這方面,如果你是一心為朝廷,朕怎可能會不答應呢?但朕也儘可能不會出面,真遇到什麼事,東廠和錦衣衛都會替你擺平,如果你產出了成色好的石炭,朕會讓朝廷進行採購。

提督易州山廠的職位還沒定吧?”

蕭敬回道:“是的,工部右侍郎林鳳致仕後,此職一直出缺.”

朱祐樘道:“那就按先前朝堂廷推所議,調右僉都御史陳琬為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廠。

秉寬啊,若有什麼事不太方便的,你直接跟陳琬說,此人才學頗佳,辦事牢靠.”

張周本意是提請一下開煤礦的事,沒想到皇帝直接給安排個提督易州山廠配合他……雖然這只是朝廷正常的官員任免,但張周也沒想到皇帝會對此這麼重視。

張周拱手道:“臣一定盡心竭力.”

“好,你還有旁的事嗎?”朱祐樘生怕這麼安排還不夠。

張周道:“臣還想從京師各處,調一些工匠配合鍊鐵之事.”

朱祐樘點點頭。

張周道:“陛下,臣還提請,能讓一些工匠可以脫離匠戶,並非是要改變規法,而是要以此為鼓勵,誰可以在技術攻堅上立下功勞,便可改戶,以後仍為朝廷所用,不必再以徭役完成。

臣做這一切,並無私心.”

包身工,改合同工。

朱祐樘笑道:“就算你有私心也沒事,其實朕也知道,朝廷歷來對匠戶是有些苛刻,若他們的確可以相助於你,你賣個人情給他們,也沒什麼。

這點朕也會讓東廠酌情去辦.”

“多謝陛下.”

張周感覺自己還沒考中進士,就有點要開啟工業大明的意思。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南明之騰越邊境崛起收復河山

帶狗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