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感恩圖報

出宮的路上。

王越跟蕭敬打聽有關張周的情況。

“……王侍郎,您連張先生都沒聽說過嗎?”

蕭敬對於王越的孤陋寡聞還略顯好奇。

市井百姓不知道張周就算了,你一個三邊總制,回到京城也是當兵部左侍郎的,你還喜歡結交權貴,居然都不先打聽打聽把李廣幹趴的人是誰?

得!

你現在正在跟我打聽。

算伱問對人。

王越道:“在下已為蕭公公備了一份薄禮,禮單回頭就給您送到府上去.”

“這怎麼好意思?”

“應該的.”

王越之前沒打算給太監之外的人送禮,知道李廣已死,他已把給戴義、蕭敬等人的先備好了。

蕭敬聽說有禮物收,也就不再隱瞞:“你當是誰跟陛下提出,讓你調回京師,並給你賜藥保你性命的?”

王越大驚道:“是那位……張先生?”

“呵呵。

你當又是誰預言到清寧宮那把火,保太皇太后無恙,還送了個字條,就把李廣給逼死……”

“啊?!”

王越沒好意思往下說。

這是一般人能幹出來的?還提前預言到一把火?

確定不是你們這群太監聯合起來搞李廣,故意找人放風,然後放把火說是李廣惹了天怒人怨?

“王侍郎,您是帶兵的,應該知道這天時地利人和,陛下也常在咱家等人面前說,這位張先生,就是上天派來拯救大明的.”

王越問道:“陛下很器重這位張先生嗎?”

蕭敬笑道:“是啊,最近經常入宮,連太皇太后也多加眷顧,宮裡上下,沒人不喜歡他,連太子對他也很中意,陛下還讓他陪太子讀書十天十夜,太子就被他給教好了.”

王越驚訝到合不攏嘴。

怎麼聽都像是在胡扯。

就算是李廣全盛的時候,也沒到這種地步。

王越已經忍不住問道:“那此人到底是何人?既是方士,為何要教太子?既是讀書人,何以又……蕭公公,您能透露一二嗎?”

蕭敬搖頭:“這個咱家也好定性,他叫張周,是大明江南鄉試的解元,學問自不必說.”

“更稱神的是,他連治病也有一手,陛下因為服用李廣的丹藥,體內積毒,也要靠他來排解.”

“京城的疫病,小公主的痘瘡,英國公世子的腳疾,還有你的病,都是他給的藥。

哦,你的病還是他提前算到的,說你若不回京,可能就死在西北,陛下這才下旨召你回來.”

王越聽到這裡,其實心裡就有數了。

能掐會算,還會治病,對皇室有恩,還是應天府鄉試解元,能給太子上課……

蕭敬笑道:“你知道該怎麼做了?”

王越陪笑著沒說話。

呀是怕蕭敬心裡產生什麼想法。

有最大的好處不給送宮裡這些執事太監,卻送給一個外人……

蕭敬道:“不要以為咱家會妒忌,咱家也經常見他,此人健談得很,你認識他就知道了,是個好人啊.”

王越心說。

這麼有能力,怎可能不遭妒忌。

先前李廣在朝中得罪那麼多人,有多少人想李廣死?為什麼到這個張周,一切情況就好像不一樣?

定是這群人知道張周正得寵,不好意思說罷了。

他所不知道的。

是蕭敬和戴義等人對張周的確沒什麼意見。

主要張周也不是太監,跟他們本身也犯不著有直接的競爭,張周人也聰明,要什麼想法直接掛在嘴上。

摳門,但好像也不是很貪財,從來沒索賄,只取自己所應得的。

跟他們這些太監都會調侃閒談,也明確表明以後就是為了考科舉位列朝班,沒說打算往方士的方向發展……

這讓蕭敬等人恨也恨不起來。

還有一點就是,有很多事太監都辦不了,只有張周能辦到。

以後或許對張周還有事相求。

蕭敬他們又何必跟一個皇宮體系之外的人交惡?

……

……

王越得到蕭敬的耳提面命,隨後從蕭敬口中打聽了張周的住所。

他出宮之後都不先去兵部述職,直接跑去張周家裡送禮。

“軍門,咱是給哪家貴人送禮嗎?”

王越的手下也很奇怪。

本來禮單什麼的都定好,回到京城該往哪送,他們都很清楚。

結果臨時增加了一家,看起來很重要,要最先前去,他們自然要先問問這到底是哪位權貴府宅。

王越道:“連東廠督公蕭公公都說了,別家是否打點好沒關係,這家一定要先打點.”

“那是很重要.”

手下一聽就明白了。

比東廠廠公更牛逼的,那就是印公了唄?

但戴義在京城的私宅並不是什麼秘密,戴義平時也不回去住,到了地方,雖然是在豪門大戶林立的澄清坊,但門庭卻很陌生,光看門楣的規格,不像是門庭若市的豪門之家。

王越親自下車,上去敲門。

開門的是賈老水,身後還跟著蔣德鍾。

蔣德鍾當天是來拜訪張周的,結果只被允許在前院的石凳上等,說是張周忙完手頭的事情就回來,結果他這一等就老長時間。

“請問……”

王越正要問詢是不是張解元家。

等再看清楚裡面的人……不像富貴家的門子,因為一看這門子就很木訥,不是那種能說會道能應付場面事的。

裡面還有個比他年輕很多的老頭,站起身在往他這邊看。

“哎呦,這位是?”

蔣德鍾到底是見過場面的,看到對方一身官服,就知道官品不低。

烏紗帽、團領衫、金銀花束帶、散答花無枝葉花樣緋袍,王越入宮後連公服都沒換,就來拜訪張周,如此也能顯得更為正式一些。

王越道:“不知張先生可在?”

王越先瞄了老蔣一眼,登時帶著幾分鄙夷,老蔣身上的市井氣溢於言表。

賈老水道:“我家老爺出去了,要過些時候才回.”

王越心說,馬上要會試,不在家裡備考,卻出去,看來是不在意會試成績。

再一想,有皇帝的寵信還考什麼會試?

中個狀元也不可能比現在更風光。

“那請派人去通傳,這是在下的拜帖.”

王越親自將拜帖遞上。

蔣德鍾要接,王越卻瞪他一眼。

蔣德鍾拱手道:“鄙人乃是張解元的岳父,不知官爺是哪位?”

王越一聽,原來是張周的岳父,感情已經成婚了,不是一般守清規的方士。

但這年頭成婚的道士也見得多,問題是張周要是能考科舉的話,一定不在道錄司掛名,去計較張周是否成婚也無意義。

再一盤算。

皇帝跟前的佞臣都喜歡拖家帶口,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佞臣的通病。

王越拱手道:“在下兵部侍郎王越,特地前來拜訪張先生.”

蔣德鍾一聽臉色都變了。

兵部左侍郎,這官有多大他是清楚的,至於王越是誰他隱約有印象。

他只覺得這不是個善茬,而對方卻客客氣氣來拜訪,他趕緊拉賈老水一把提醒:“還不去把你家老爺叫來?這位王侍郎,您裡面請……”

王越對蔣德鍾也算客氣。

他也沒著急說要直接往裡面送禮,總要先見過了張周,知道是什麼人,進行一番觀察後,再決定以後該如何跟這種人相處。

王越在權力場上跟那些權貴打了一輩子交道,自認為看人還是很準的。

有些人,是不適合去送禮結交的,尤其是文人,有的明明很愛財,卻要裝出清高的樣子,拒人千里之外。

他怕張周就是這種人。

“我家賢婿……秉寬,他就是個舉人,當初在南京時,鄙人就曾接濟他……呵呵,王侍郎,您找秉寬他有事?”

蔣德鐘有點緊張,言辭有些不順。

王越坐在石凳上,恭謹道:“是來感謝張先生救命之恩,受聖上和司禮監秉筆太監蕭公公指引,特地來此.”

蔣德鍾咽口唾沫。

心說這小子果然在我面前裝低調,跟他商量一下與都督府做供貨生意,都說他沒門路幫不上忙。

結果一來就見到個兵部侍郎,張口就說是受皇帝指引來的……別人是不吹牛逼會死,秉寬那小子是一天不裝孫子他難受。

摳!

連點門路都不捨得往外引介。

蔣德鍾道:“秉寬他……給過藥嗎?”

王越點頭道:“藉由陛下賜的御旨,順帶將藥送去了西北,救了老朽一命.”

“原來是這樣,是痘瘡嗎?”

蔣德鍾到底沒太多經驗,還覺得對方對自己客氣,便想多問幾句。

若這邊回答是痘瘡,他還想說,這功勞有他一份。

卻不知王越只是看在張周的面子上,對他稍微客氣,回答他一些簡單問題,怎會將具體告知?

正說著,門口有聲音傳來。

張周走在前,帶著非要死賴著跟著他的張侖,還有賈老水,回到家門口。

“王侍郎,久違了。

岳父,你也在?”

蔣德鍾笑呵呵一下。

我在這等了半天,你居然才知道我也在?

之前還惱恨女婿不給面子,想見了張周讓張周賠禮認錯,但現在反而是他想給張周敬茶陪著笑臉。

王越道:“在下兵部侍郎王越,見過張先生,感念先生千里之外施救之恩,特來拜謝.”

說著還拱手躬身行禮,很是客氣。

後面的張侖聽得有點迷糊。

王越是誰,蔣德鐘不知道,他張侖卻清楚的很。

這位大明軍中最有威望的老將,在西北為三邊總督,剛拿下了賀蘭山一戰的勝利,回到京城後,居然主動來拜訪張周,還說張周救其性命……

透著一股邪氣。

總不能跟他爹一樣都是軟腳病吧?

張周笑道:“舉手之勞,王侍郎客氣了,不如到正堂內敘話。

岳父,您要不先到偏廳等候,之後再來跟你一敘?”

“好,好.”

蔣德鍾一看張周在外人面前也沒把他當透明,登時覺得面目有光。

我老蔣好歹也是跟兵部左侍郎敘話的人了,以後再說出去……又能吹一通牛逼。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可口的玻璃渣

西子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