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王威寧來了

就在君臣就西北局勢發表見解的二月十三當晚,一場大戰正在醞釀中。

距離偏頭關二十多里的剪子坳土堡內,破舊的殘垣斷壁,王越親率的三千騎兵正在做最後的準備。

在王越身後,不見了陳銳、陳勳這些協同作戰的勳臣,只有朱鳳和王越親自調遣的一群兵將,他們正在聽取夜不收所探知的偏關關城內的戰報。

“……韃子已於日落前,分批進駐到城關內,還有大批的韃子成群結隊在各處搶掠,往東、往南持續上百里,我軍運糧的車隊損失頗大……”

王越聽了目前戰局的彙報,就好像損失的錢糧物資,甚至是人丁,都不是他自己的一樣,一點都不心疼。

等最後的動員會結束之後,王越已決定在士兵們補水後,直接出兵。

王越看著正坐在一塊石頭上,發愣的朱鳳道:“知節啊,你怕嗎?”

朱鳳抬頭看了王越一眼,此時的他顯得灰頭土臉。

就在兩個時辰之前,這路人馬假裝是大明護送軍民殿後的騎兵,在遭遇到小股韃靼人襲擊時,騎兵便“一觸即潰”,將幾十車的糧食和物資等丟給了那可能也就二三百人的韃靼人,為了充分體現出大明邊軍的無能,王越還讓這路人馬一路奔逃,甚至是慌不擇路。

朱鳳就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次見到了韃靼人的本尊……

嚇得實在是不輕。

他心裡也在琢磨,我來西北是混軍功的,怎麼感覺不對勁呢?說是要先裝孫子再裝大爺,可就怕結果不盡如人意。

套路有點深啊。

“還……還好.”

朱鳳說話時,嗓子都很沙啞,這兩天上火,今天這一路跟著喝西北風,二月天西北塵土飛揚的,他都快忘了京城的小資生活是什麼樣的。

王越微笑道:“難怪張先生會欣賞你,看來你是有成為名將的資質.”

朱鳳聽了,眨眨眼,似乎沒回過神。

我有當名將的資質……算了吧,除了我老祖宗朱能之外,沒一個有這潛質!

當騙三歲小孩子呢?

伱王威寧帶兵這麼多年,有見過大戰之前嚇得差點尿褲子的名將?你說這話虛不虛?

“老夫今日給你五百騎,做右軍之用,阻斷城內韃靼東進之路,可有問題?”王越也對朱鳳派遣了戰時的任務。

朱鳳一聽就急了,趕緊道:“王軍門,您看我第一次上戰場,很多時候還經驗不足……”

王越直接伸手打斷了朱鳳的話,道:“不要自謙,你有此能耐,就算你心中有懼,也要想想你親率的五百騎兵,他們都以你為榜樣.”

朱鳳道:“那王軍門為何不用平江伯他們……”

“平江伯?知節啊,你可知道那陳涼酒現在跑哪去了?帶著他的人馬,奔逃往西,估計二百里走出去了,別看打仗的時候他畏畏縮縮,跑路的時候可快得很,一日一夜進兵一百六十里,他一點問題都沒有。

你說這種人,打這種硬仗,能派上用場嗎?”

朱鳳想了想。

還是人家平江伯陳銳比較“識時務”啊,知道打不過,嚇得帶兵撒丫子跑了,就我還在這裡等著送死呢?

城內上萬韃靼精銳騎兵,讓我帶五百人馬去守一邊……

這是人能想出來的戰略?

就算是讓我去送死,能不能也給我換個死法?

王越拍拍朱鳳的肩膀,笑道:“想建立不世之功業,可是要有點魄力的,別忘了我們有陛下御賜的威武天火藥,還有張先生的神機妙算,將士們萬眾一心,怎可能會敗呢?起來準備準備,老夫會讓麾下最精銳的人馬跟隨你,他們會給你指點明路的.”

朱鳳聽了這話,突然就提振了一些信心。

但再一琢磨。

這話聽起來怎麼這麼耳熟?

好像每次張周給他畫大餅的時候,都是這腔調,感情你們老少二人都喜歡這麼糊弄人呢?

但也沒辦法。

現在連跑他都不知道往哪跑。

上賊船了。

朱鳳心中一片悲哀,卻還是去整軍,準備出發。

……

……

“伯爺,為何要將最精銳的兵馬調給朱知節?他所負責的,只是東路,韃靼人在遇襲後,很難從東路往大明腹地延伸!”

朱鳳覺得自己被虧待了。

但王越的嫡系部下,卻覺得王越對朱鳳太偏心了。

朱鳳守的是東路,那邊再往北十幾裡,就有連成片的明朝土堡,各路增援人馬隨時都能到。

而韃靼人在遇到夜襲的情況下,情況不明,就算是突圍,也不可能往大明腹地的方向跑。

王越道:“老夫如此安排,自有道理。

浴血奮戰沙場建功,就看這一回了.”

對王越來說,取得軍功是一方面,但取得軍功之後,論功請賞又是另外一方面。

如果不把朱鳳給“伺候”美了,回頭怎麼好意思讓張周為自己說話,怎麼把威寧伯的爵位給拿回來?

王越既懂得打仗,也是個人精。

就算這場仗取得的戰果再大,只要那些文臣不滿意,那他的爵位就很難拿回。

但若戰果其實一般,只要張周等人在皇帝面前多給他說幾句話,那爵位就回來了。

這是在打仗嗎?

這是在玩政治!

要不是要掩人耳目,不能帶太多兵馬,不能調給朱鳳太多人,不然王越還真打算讓朱鳳帶著最多的兵馬,到最不危險的地方去撿漏,甚至讓他給朱鳳當副將都行。

什麼名聲名譽的!

把威寧伯的爵位還給我,我給你們當孫子都行。

……

……

偏頭關的夜晚非常喧譁。

韃靼人也是派了幾波人到城塞內探查,甚至還派了小股的人馬殺進城轉了兩圈,配合著各路人馬追擊明朝逃兵的豐厚戰果……韃靼主力,尤其是火篩本部,終於確定了明朝是丟下偏關跑路去了。

也就是在當天入夜之前,火篩親自帶兵進駐到偏關內。

搶劫非常順利……

將士們看到城內近乎堆成山的糧食,還有各種沒來得及帶走的攻城輜重,想到這是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只靠威懾力,就讓大明將士乖乖把城池拱手相讓,韃靼人便產生一種自豪的感覺。

但也就在他們劫掠的同時,有人在城內抓到了明朝留下的哨探,並起獲了一種很奇怪的“武器”。

火篩的頭號大將,力巴克親自奏報火篩。

在火篩看過東西之後,也沒明白過來究竟是怎麼回事。

“太師,城外或不安穩,明朝軍隊隨時會殺回來,王威寧也可能在宣府鎮,還是應當將各部人馬調遣回關……”

力巴克提到王越,還是有些忌憚的。

火篩只是蒙郭勒津部的族長,並不是太師,但在去年也就是弘治十一年,火篩帶兵突入明朝腹地,並劫掠了大同一線後,達延汗為了體現出對火篩的倚重,特地讓人給他加封了個名譽太師的職位。

而達延汗跟火篩真正交惡,並決戰的年份是正德三年,在這之前,火篩名義上都是達延汗的臣子,雙方利益多有互通。

火篩作為大明邊軍最忌憚的煞神,不但戰場上驍勇善戰,謀略也非同一般,他自幼便接受中原文化的薰陶,對於兵法什麼的非常熟悉,他果斷意識到,這座留下的空城,就好像是一座墳墓。

“傳令下去,今夜所有兵馬出城駐紮!從回勒部開始,依次出城!”

火篩這次親率的,雖然是蒙郭勒津部的主力,但其實草原還有很多依附於蒙郭勒津部的小部族,這些部族在打硬仗的時候多要衝鋒在前,但在收穫戰果的時候,則要靠後。

回勒部在進關城的時候是最後,進城還不到半個時辰,所搶的東西應該是最少的。

但出城的時候,回勒部卻要打頭陣。

力巴克不解道:“有城郭,還要駐紮在城外?”

火篩沒有跟力巴克解釋太多,只吩咐讓執行軍令。

……

……

午夜時分。

當回勒部已出城完成了紮營,後續的一些人馬也相繼在出城時,一聲近乎地動山搖的轟響,就好像是平地起驚雷一般,打破了夜晚的寧靜。

偏頭關城東南的城牆,在這一聲之後,直接被炸塌。

連後世爆破時,鋼筋混凝土都能炸塌的黃火藥,也是第一次在戰場上呈現出其威力。

就在韃靼各部族沒摸清楚狀況時,接連的爆炸,又在城內響起。

“早了呀!”

王越聽到巨響時,此時兵馬距離城關還有四五里路。

“下令,突擊!車馬不停……”

王越的軍中,除了有騎兵之外,還有一些馬車,所運送的都是一些火炮、火銃等。

從土木堡之戰後京師保衛戰中,大明在跟韃靼人交戰中,火器的威力得到真正的展現,從那之後大明也一直是以火器作為對付韃靼人的利器,近幾十年來,火器改進也非常迅速。

大明的騎兵,便在偏頭關各處爆炸轟鳴的背景聲中,兵分三路快速突進。

除了左右兩路各五百人馬之外,王越親率的兩千中軍人馬,則直奔已出城駐紮的回勒部方向而去。

……

此時的火篩,尚且還在城中,他只是覺得這城內有危險。

既然是來搶劫的,自然要滿載而歸的,料想幾個時辰應該也不會出問題,畢竟大明各路撤退的兵馬,也沒有虛張聲勢誘敵深入的徵兆,大明總不能還能在這種情況下,藏得住一隻能跟他本部人馬抗衡的軍事力量吧?

但當在他親眼目睹之下,偏頭關的城門樓,在沖天的火光中轟塌,幾十名駐守城樓的部族勇士直接被炸飛上天,以及甕城的城牆都應聲塌陷時……

他這才意識到。

好像明朝並不需要埋伏多少人馬,就能跟他正面交鋒。

“太師,王威寧……來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國演義

學委

魏卿

隴右崔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