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大孝子

張周在文華殿停留時間不長,在他跟朱厚照交代好策略,出宮時,正好碰上了入宮找張皇后賣慘的張家兄弟倆。

這件事在張周入宮時,便聽蕭敬提及,不然張周也不會給朱厚照佈置先前的“課後作業”。

“哼!”

張家老二遠遠看到張周,還輕哼一聲。

大概是覺得,在競標這件事上,張周也坑了他們。

張周沒上去跟他們打招呼,只是回頭望了望。

心裡還在偷笑。

看你們兄弟現在得瑟,等你們一會入宮見到那位混世魔王二世祖,夠你們喝一壺的。

“張公子,您先別走,我家二公子有吩咐,說請您過去.”

張周又看到了朱鳳的馬車,也看到了朱鳳的手下,那個叫朱大奇的傢伙。

因為此人在第一次跟他見面的時候態度很傲慢,讓張週記仇了,張周是最會記仇的,心中早就給此人起了外號“豬大腸”。

伱小子。

早晚有一天讓你把名給改了!

“有事嗎?”張週一臉冷漠。

朱鳳以前沒事就喜歡找他,這次更絕,自己都不來了,派個人來?

你朱知節很沒有禮貌可知道?

朱大奇現在可不敢輕視張周,因為他知道眼下就算是成國公本人站在張周面前,都要客客氣氣行禮,現在張周可是皇室倚重之人。

“我家公子說,是有分賬的事要跟您談,還說要給您引介個人.”

朱大奇客客氣氣道。

張周這才點頭,語氣還是很不善道:“分賬這件事,也早該談了,至於見什麼人還是免了,我這個人最不喜歡應酬.”

“是,您請上馬車,到了地方跟我家二公子說為好.”

朱大奇趕緊招呼車伕,把馬車給趕過來。

……

……

乾清宮內。

朱祐樘正在批閱奏疏,同時也準備讓人草擬令建昌伯張延齡去興濟縣修昌國公家廟的敕令。

卻在此時,蕭敬匆匆忙忙從外進來,恭敬道:“陛下,皇后娘娘請您過去.”

“皇后不是在見她兩個弟弟嗎?讓朕過去作何?”

朱祐樘很煩心。

事都定下來了,妻子還在催,這讓他很沒有男人的尊嚴。

不會是讓朕在她兩個弟弟面前,許諾要把那批爛料子收回來吧?

當眾要挾……豈不是讓朕難堪?

皇后難道不顧慮朕的顏面?

蕭敬道:“傳話的人說,壽寧侯和建昌伯正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請示陛下,非要陛下前去不可.”

“嗯.”

朱祐樘雖不情願去坤寧宮,但始終買料子的事都定了,當著張家兄弟面說也行。

反正保守好秘密,別回頭讓皇后知道他是始作俑者……

等他帶著蕭敬快要到坤寧宮時,突然想起什麼,問道:“秉寬入宮了嗎?”

“進了,剛走,跟兩位國舅入宮是前後腳的事。

對了陛下,兩位國舅入宮的路上,被太子……給叫過去了!”

“太子?”

朱祐樘皺皺眉。

兒子這是要唱哪出?讓他保守秘密,他怎麼還去找他兩個舅舅?這也是張周教的?

……

……

坤寧宮正殿內。

張皇后坐在她的鳳座上,下面客位上左右坐著張鶴齡和張延齡,此時張家兄弟臉色是非常暗淡和複雜的,既有路上踩了狗屎的鬱悶,又隱隱帶著些許期待……

高興,落寞,還帶著委屈。

朱祐樘光是看兄弟倆的反應,就暗暗皺眉。

果然沒正形的人,無論行止都是這麼怪異另類。

“陛下,您來啦?臣妾給您請安.”

張皇后見到朱祐樘,一反之前冷漠的態度,主動過來示好。

給朱祐樘行禮時絲毫不敷衍了事。

這一幕也讓朱祐樘愣住了。

妻子這是怎麼了?上次咱倆見面的時候,好像你可不是這態度,這是要在你兩個弟弟面前裝出我們夫妻情深的模樣?

朱祐樘坐下來,見張家兄弟這才想起來要給他行禮,也直接抬手阻止:“都是一家人,坐下說話!”

朱祐樘也在想,話怎麼說才好。

卻聽張皇后道:“陛下,臣妾有件事,想懇求陛下.”

朱祐樘道:“還是為了他們手上那些修築宮殿的木料和石料?”

“是,也不是.”

張皇后給了朱祐樘一個模稜兩可的開篇,面色懇切道,“臣妾的兩個弟弟是來請示陛下,說是興濟縣張家的家廟破敗了,想請陛下派人去修修,現在正是冬閒時候,把事給辦完,就不怕來年雨水多給沖垮了.”

“嗯?”

朱祐樘皺眉。

我這還沒提呢,張家兄弟居然主動來提出修張家家廟,難道說張家兄弟跟張秉寬一樣,都想糊弄你們張家已故的鬼魂?

張秉寬是為朕分憂解難,你們兄弟倆是什麼心態?

朱祐樘道:“好端端的,作何要修家廟?”

本來他也準備提出此事。

現在情況不同。

但既然是張家兄弟主動提出來,那說法就不一樣。

朱祐樘突然發現,自己的腰桿都挺起來了。

如果是朕提出來,回頭被皇后知道那批料子是爛木頭爛磚爛石頭,會說朕坑你們張家,把不好的東西往你們張家家廟塞……

但現在是你兩個弟弟提出,那時候皇后你非但不能怪朕,朕還可以反過頭怒斥你兩個弟弟以次充好,欺上瞞下,糊弄朝廷布置下去的工程!

這事情的轉機,往往來得就是這麼突然。

張家兄弟一臉尷尬,好像有什麼難言之隱一樣,卻是張皇后擺出小女人的姿態,語氣帶著幾分嬌嗔道:“陛下,就當是給臣妾的,不行嗎?”

“咳咳!這件事……要容朕思量一下.”

朱祐樘此時心裡已是心花怒放,卻還要裝出很謹慎的樣子,“這時候要呼叫人手,還要用到木石料,一時間從哪調?鶴齡、延齡,你們是怎麼想的?”

張家兄弟倆被皇帝喝問,一副受氣包的模樣。

大概還在回想先前被大外甥威脅。

那場面……

別提有多刺激。

張鶴齡道:“陛下,是這樣,臣兄弟二人手上正好有一批料子……這不也趕巧家廟破敗,所以特地來請示陛下.”

張皇后笑道:“陛下您看這樣多好?不用去找太皇太后求情,還能把這批木石料用上,張家的家廟還修了,能讓張家列祖列宗都安寧,臣妾也沒想到,鶴齡和延齡能如此體恤朝廷之難.”

“皇后,話是這麼說,但不需要花銀子的嗎?開銷這麼大,朕只怕朝堂上那些大臣是不會同意的,只能從內庫調動帑幣,壓力很大.”

“陛下……”

張皇后可不管那麼多。

讓兩個弟弟給重修清寧宮供材料,最多是賺點錢,可要是為張家修家廟,這不單是解決弟弟的問題,還能讓她顏面有光,以後再見了老母親金夫人,也能吹噓一下,更能體現當女兒的為家族做出的貢獻。

修清寧宮,和修張家家廟,對她的意義區別還是很大的。

“那鶴齡,你們兄弟要多少銀子?”

朱祐樘當然不能直接答應。

只能擺出勉為其難的姿態,要跟張家兄弟從長計議。

張鶴齡看了看弟弟,這才為難道:“陛下,您看六萬五千兩這價,行嗎?”

張皇后一聽不樂意,道:“你們先前不是出價十萬三千兩嗎?怎麼現在就要六萬五千兩?”

張鶴齡大驚道:“皇后娘娘您有所不知,其實臣採購這批材料時,市價尚低,並沒有花那麼多銀子,只是後來外間傳說宮裡要修宮殿,木石料都漲價了,臣才在競標的時候提出十萬三千兩.”

“那六萬五千兩,你們不虧是吧?”張皇后皺眉。

她都沒好意思說,你們採購的時候連六萬五千兩都沒花上,就敢跟朝廷要十萬三千兩,難怪不選你們來供貨。

“不虧,不虧!”張鶴齡趕緊道。

“六萬五千兩……”

朱祐樘想了想,這跟張周所提議的採購價是一樣的。

不賺不虧,符合他的心意。

“鶴齡,你們兩個採購的時候價格都沒到六萬五千兩,那周家的應該也沒到,只是後來材料漲價,你們便多要……其實不是周家以次充好,是這意思吧?”

“呃……是.”

張鶴齡不想認,也只能認。

朱祐樘道:“皇后你看,是有人冤枉了周家,他們也是為朝廷分憂。

修清寧宮以低於市價供貨,也體現了他們對皇祖母的孝心.”

“陛下……”

張皇后現在才懶得理會什麼周家、清寧宮的。

要不是兩個弟弟在,她一定又惱了。

臣妾現在就想修家廟,陛下你就說同意不同意吧!

張延齡見兄長說不清楚,趕緊道:“陛下,我二兄弟商量好,既然是修鄙府家廟,除了木石料這六萬五千兩之外,其餘的材料和人手等,就不用朝廷給調撥了!都由……臣來掏.”

“什麼?”

朱祐樘犯起了迷糊。

這還是自己所認識的兩個小舅子嗎?

你們倆這是真的成長了啊,不但學會了替朕分憂,還學會了給自己加戲是吧?

這豈不是至少省了一萬兩銀子?

張皇后用很欣賞的目光望弟弟一眼,再含情脈脈笑望著朱祐樘道:“陛下,您看,臣妾的兩個弟弟,他們多為您著想?他們其實也是孝子仁孫,您就當為臣妾,請同意這件事!”

朱祐樘聽到這裡,恨不能馬上答應。

因為他也怕張家兩個“大孝子”反悔。

朱祐樘笑道:“朕怎會不體諒皇后你呢?只是你也不要再糾結於前事,朕願意出這六萬五千兩銀子便是了!”

“多謝陛下!”

張皇后喜不自勝,跟丈夫的恩怨自然也一筆勾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黃巾夢

小說不是歷史

重生三國之有老六

人間幾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