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童叟無欺

午後,朱祐樘便在戴義的陪同下,於皇宮御花園內遊逛。

此時已是晚秋時節,北方各處早已是黃葉枯草凋敝之景,但在御花園內,卻處處可見綠意盎然的生機。

戴義也是四處指點著,笑著給朱祐樘介紹一些奇花異草。

“別說,朕出來走走,真的感覺身體好多了.”

朱祐樘臉上帶著一種由衷的滿足。

戴義心想,這跟是否出來走沒關係,主要還是因為那位張解元給你診治後,讓你知道自己並無大病,你心情開解的緣故。

“秉寬呢?”

朱祐樘想起張周,不由問道。

戴義笑著回道:“張先生去陪太子了,陛下不是說,讓他先教太子一些學問,再出宮?”

“對對,看朕都給忘了!他從學問到見地,都很好,就可惜不是進士.”

戴義心生感慨。

幸好還不是進士。

這要是讓張週考中進士,他還不上了天?

正說著,迎面過來一行人,是張皇后聽說丈夫在御花園,特地帶人來。

“皇后……”

皇帝正要告知妻子自己身體日漸不佳的原因,並分享自己未來身體會逐漸改善的喜悅。

卻不知張皇后是帶著殺意而來,見面便劈頭蓋臉抱怨道:“陛下,據說宮裡重修清寧宮,找了外人供木石料,何以如此?”

“外人?”

朱祐樘琢磨了一下,苦笑道,“不是外人,就是慶雲侯和長寧伯,他們供給材料來修清寧宮,並無問題.”

張皇后滿面羞惱道:“為何不是鶴齡和延齡?”

朱祐樘的好心情,瞬間被頂了回去。

“咳咳.”

朱祐樘面色尷尬,裝咳嗽兩聲道,“皇后啊,朕病體未愈,有些事是不是等以後再說?”

“不能等!鶴齡和延齡心思社稷,早就備好了木石料,只等開工,誰知周家的人殺出來,這讓鶴齡和延齡手上的木石料怎麼處置?他們一心為朝廷,卻要因此而折本嗎?”

張皇后看丈夫活蹦亂跳出現在面前,自然不再擔心病情。

她眼下只顧著給孃家兄弟爭取利益。

朱祐樘分外為難,他很清楚,妻子在涉及到張家利益的問題上,是不講什麼原則的,而他往往也不會去計較。

但這次是他所依仗的張周所提的方案,在省錢效果上立竿見影,他就不得不琢磨一下還要不要偏袒張家兄弟了。

戴義趕緊走出來為皇帝分擔火力:“皇后娘娘,這是工部定好的規矩,以開價低的入選,壽寧侯和建昌伯標價十萬三千兩,而慶雲侯和長寧伯才標價六萬五千兩……”

“他們是以次充好!”張皇后道。

朱祐樘道:“慶雲侯和長寧伯為皇祖母修宮殿,同為周氏一門,怎會如此?皇后多慮了.”

“若不會,他們為何出這麼低的價格?還是說他們有意擠兌鶴齡和延齡?陛下,難道伱不該為自家人做主嗎?”

“呃……”

“皇后娘娘,是這樣的,目前因為傳出宮裡要修清寧宮的訊息,市面上木料和石料的價格都漲了許多,壽寧侯和建昌伯是不會因此而蝕本的.”

“是嗎?”

朱祐樘也抓出關鍵,笑道:“正是,鶴齡和延齡都是先前進的貨,怎會虧呢?君無戲言,朕定下了規矩,若隨意變更,以後朕還有何威儀可存?不如這樣,等下次修宮殿的時候,朕就不讓人競價,直接讓鶴齡和延齡來出貨,你看如何?”

張皇后心裡是惱恨。

但丈夫和戴義說得也有道理。

市面木石料價格漲了,兄弟倆只是不給皇宮供貨而已,不至於虧。

再說還要保持丈夫的君威。

“那下次,一定不能再找外人.”

“一定一定.”

朱祐樘說著,手已經落到張皇后的肩膀上,順勢便攬在懷中,好似很親暱的樣子,再給戴義打個眼色,意思是不用他在旁邊當電燈泡,由皇后陪著他遊覽御花園便可。

等戴義和眾扈從都退下之後。

夫妻倆這才往御花園深處走去。

……

……

文華殿內。

張周跟朱厚照玩了兩局沙盤演兵的遊戲之後,改而到內殿,朱厚照特地將眾太監都趕出去。

“先前說要開書局,到底幾時開起來?”

朱厚照一本正經。

張周笑道:“太子著急要做生意嗎?”

朱厚照好似個小大人一般,負著手在內殿來回踱步:“本宮多次跟父皇提請出宮玩,但父皇每次都不同意,就算本宮以後偷跑出去,也沒什麼憑靠,如果你開書局幫本宮賺一大筆銀子,本宮出宮就不用受父皇的挾制,想幹嘛就幹嘛!”

果然。

天下的熊孩子一樣,既想經濟獨立,又想著脫離家庭管束。

張周道:“開書局不難,隨便找個印刷的鋪子,就能把話本刻印出來,前後就幾天的準備工夫。

但太子啊,臣所寫的故事,在民間沒什麼基礎,就這麼刊印,別人連聽說都沒聽說過,又沒什麼噱頭,會有人買去看嗎?別到時虧得血本無歸,臣……手頭也緊吶.”

“啥意思?那不開了?你耍本宮玩呢?”

朱厚照瞪著兩隻小眼睛。

有種要上來把張周撕了的衝動。

張週一副胸有成竹,道:“太子稍安勿躁,臣的意思是,沒基礎就先把基礎打下來,別人都沒聽過這故事,我們就找人在茶樓、書場、市井攤子這些地方,把這故事宣揚一下,也不讓他們聽太多,就給講個大概。

流傳一番之後,熱鬧了,有了話題,再刊印,來買書的人不就多了?”

“嘿?”朱厚照眉開眼笑,“你還挺有腦子的.”

張周道:“太子殿下,這叫廣而告之,在做生意方面定要講求方式方法.”

“好,那你就幹吧.”

朱厚照拿出對張周的信任和支援。

也就是光動嘴皮子。

張周搖搖頭道:“太子殿下,說好了是合夥,規矩方面是不是要先立一下?民間做生意,親兄弟還明算帳呢,何況你是儲君,我是臣,這也太不對等了吧?”

朱厚照道:“你不是不用本宮出銀子嗎?本宮也沒銀子給你合夥啊!”

“沒讓太子出銀子,但股權書是不是先寫一下?”

“股權書?”

“對,這生意誰佔多少乾股,由誰打理,每個人的責任是什麼,在經營遇到決策方面該聽誰的,如果以後有人要入股應該如何決斷……這些都需要清楚列明,雙方本著友好協商的原則,在意見達成一致後各自簽押,一式兩份,以此來作為以後合夥的憑證.”

“……”

“太子殿下如果不樂意的話,那這個合夥是沒法成立的.”

“你事還真多,怎麼列?你寫吧!可別欺負本宮年紀小,本宮是有腦子的,一人一半說好的,大不了這書局以後交給你來經營,但要是你敢在盈利上佔本宮的便宜……”

“太子殿下,規矩立好,以後每過一段時間,臣都會把賬冊拿來給您過目。

公平公正,童叟無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可口的玻璃渣

西子貓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