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李玄英十分自豪:“其實只要深入瞭解,你們不難發現,我們的國家比你們想象的‘羅馬’得多.”

“我們確實瞭解不多.”

澤裡克磕磕巴巴地說:“最開始,我們只聽說,這裡是個東正教汗國而已.”

“嚴格來說,我們其實也不是汗國.”

郭康糾正道:“雖然大家都喜歡喊我們‘羅馬汗國’或者‘紫帳汗國’之類的,但實際上,我們羅馬是個元首制國家,只不過元首長期以來世襲罷了.”

“是的.”

李玄英點點頭:“我們的正式名稱,一直是‘忽裡勒臺與羅馬人民’,而不是真把自己叫做羅馬汗國.”

“這名字好像有點面熟.”

朱文奎好奇地說。

“這也不意外,因為忽裡勒臺製度下的蒙古,性質其實差不多.”

李玄英指出:“從成吉思汗開始,雖然大汗們越來越不重視忽裡勒臺的權威,但蒙古汗國本質上依然是個元首制國家.”

“到後來,忽必烈率領河北軍團渡過土剌河,武力解散了和林忽裡勒臺。

至此,才算完成了向帝國的轉變.”

“這樣啊……那真的還有點像.”

朱文奎略有些驚訝地點了點頭。

“我懷疑這幾個國家,在最早的時候,都差不太多。

不過蒙古早期的記錄不多,也沒法判斷了.”

郭康說:“現在連成吉思汗的律令,都基本失傳了,也不知道他們當時具體的法令和組織上的細節.”

“這才多少年啊.”

朱文奎算了下,搖頭道。

“主要是人為破壞吧.”

李玄英解釋說:“他當時本來希望,後世黃金家族所有成員,都能堅定奉行這套法律的。

但他制定的那個……叫啥來著?名字我都記不住了,大概叫黃金律法吧。

這東西可能就傳了一代人,然後就沒什麼人聽了.”

“剛才說的忽必烈,就帶頭破壞黃金律法,而且還是破壞一些基本條文。

最早的時候,按成吉思汗的命令,不準給他製作畫像——這是一種常用方式了,是藉此強調神性的.”

“忽必烈不但找人了成吉思汗像,還聲稱自己和爺爺長得像,要求按照他自己的樣貌來製作。

現在到處流傳的畫像,其實上面都是忽必烈.”

“這種方式,同樣是強調自己合法性的吧.”

讓娜說。

“是啊,這屬於常用方法了.”

郭康點點頭:“伊爾汗國為了控制波斯地區,就製作了大量先知的聖象,然後畫個大汗臉,四處散發。

這種聖象流傳頗廣,我們這兒都有.”

“到了帖木兒時期,聖象就變成帖木兒臉了。

我們娘娘廟裡頭那個雕像,就是帖木兒皇叔親自出資贊助,專門讓希臘雕塑家照著他的臉雕刻的.”

“中原人也一樣.”

李玄英說:“我聽說,武則天為了篡奪我們李家的皇位,就製作了按自己的臉雕刻的佛像,以此抬高自己的神聖性——你看,大家其實都會.”

“那這也就不奇怪了.”

朱文奎贊同道。

“是啊。

我還見過你太爺爺的畫像呢。

那個臉,大概是……”李玄英抿起嘴,在下巴上比劃了下:“就,大概是這麼長……”

“跟你長得完全不一樣.”

李玄英看了看朱文奎,鑑定道。

“啊……”

“那個是民間宣傳用的.”

郭康說:“中原人相信,有天命在身的人會長得不太一樣。

不過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拿臉做文章……”

“估計是臉最明顯.”

李玄英想了想,說:“漢高祖的異像是什麼來著?大腿上有痣是吧?但你看,那個怎麼展示給大家看呢?”

“皇帝的畫像,都是穿著冕服,正襟危坐的。

漢高祖要給人展示意向的話,那就得做個開口,然後下襬掀起來,好把大腿展示給大家看。

這個就不太雅觀了吧……”

“呃,我覺得大家也不會想看漢高祖露大腿的……”郭康無奈地說。

“對吧,那就只能犧牲下臉了.”

李玄英說。

郭康點點頭,不過仔細一想,這樣也有隱患。

“歐洲這邊,好像也有大下巴的人吧.”

他提醒道。

“有麼?”

李玄英似乎沒注意過。

“現在還不太明顯,但隨著近親通婚的延續,再過一兩百年,估計就會非常醒目了.”

郭康盤算著說:“本來的話,除了遺傳病本身,倒是沒什麼問題。

但現在……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偽造血統.”

“冒充太祖的後代麼?”

朱文奎看起來也完全沒考慮過這種可能性,嚇了一跳。

“對啊,你爹現在在歐洲到處跑,還喜歡跟中下層接觸.”

郭康嚇唬他道:“現在歐洲各國,貴族和民眾的矛盾非常嚴重,很多人早就想造反了。

他們不是沒有這個心思,只是因為之前組織能力差,鬧不起來而已.”

“我們羅馬不但給了他們如何組織的示範,而且可能也帶來了更好用的宣稱理由.”

“歐洲人就信血脈這套,有個好血統,就更容易拉人。

所以,他們也很可能會拉一個比較遠、無法好好驗證,但又名望很高的祖宗。

如果這個祖宗也有類似的事蹟,那就更好了——你想想誰最合適吧.”

“甚至都不用真的有血緣,聲稱自己祖上是當年收的義子乃至部下都行。

羅馬人也認這個的.”

李玄英指了指前面帶路的傑士卡等人,笑道:“伱看,他們已經開始了,今後肯定越來越多.”

“我覺得,可能都不用太久,最多過個一兩代人吧。

整個歐洲,會到處都是朱二太子的私生子、義子、乃至私生女在造反的.”

“對啊。

我也覺得,就現在這個鬼樣子,神羅那邊的農民,將來肯定要大規模起事的.”

郭康說:“可能到時候,就是萊茵河右布衣,提三尺劍,以取天下了.”

“啊……”朱文奎徹底傻眼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陰中界

稀有大聰明

彼時陽光好

A124

深淵的鳴笛

不千魚的奇幻之旅

在修真界和娘子種地

第一修仙葉家

雲之羽之宮遠徵哥哥!

遊子無依

我叫王小飛

森林木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