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東北之後,實際的情況,和王保保的設想並沒有差太多。

不管是盤踞在漠南地區的昭宗,還是東北的地頭蛇納哈出,都不是真的歡迎他.”

郭康指出:“這些人更希望王保保和明軍互相消耗,給自己緩口氣的時間。

如果他真的和明軍主力拼的兩敗俱傷,大家估計會高興的開宴會.”

“明朝那邊雖然被擊退了幾次,但肯定也不會放過他,遲早會再次打上門來的。

在這裡當客軍,日子並不安穩.”

“不過,他們也考慮好了應對的辦法.”

“東邊的高麗國,這些年愈發不安穩了.”

他給大家展示高麗的位置,介紹道:“縱觀歷史,這個國家雖然弱小,但野心一直很大,是個不安分的勢力.”

“謀士們考究歷史,認為高麗國雖然攀附古代的高句麗,但他其實是新羅解體之後,自立的政權之一。

當初,新羅人來自半島南部,靠著恭順的態度,騙取唐朝信任,靠唐朝的庇護,擊敗了經常來犯的北方強敵高句麗,和南方海上的日本人,最後收編了被擊潰的三韓各部。

但之後,卻和唐朝翻臉,向北擴張,侵略漢四郡故地,才把領土擴充套件到大同江、清川江一線.”

“適逢武氏亂政,契丹、突厥都多次攻入燕地,唐朝不能阻止,東北方向幾乎完全丟失,自此以後止於羈縻,再也沒有建立有效的管理。

宋、遼、金等也無力介入,放任新羅及其後繼政權高麗肆意擴張,甚至到達了鴨綠江流域.”

“國朝軍威鼎盛,終於打斷了新羅、高麗幾百年來不斷向北擴張的勢頭,把高麗逐回大同江以南,在奪回的土地上,東部設立雙城總管府,西部設立東寧府,管理這片地區。

但隨著元朝內亂迭起,東北地區也隨著紅巾軍的到來一片混亂,高麗國趁勢再次盜取兩地.”

“因此,謀士們認為,奪回這些地方,是合乎情理,也力所能及的。

之前,納哈出那個廢物也試過將這裡據為己有,但他連高麗人都打不過,此事就擱置了。

現在正是留給大家的機會.”

“半年後,準備充足的王保保部四萬多人,從遼陽出發,攻入高麗,奪回西京東寧府,重新獲得了根據地.”

“這些是他們的說辭麼?”

博爾詹表達了質疑:“說實話,我覺得這更像是單方面的宣戰告示,所以需要譴責對方的一切惡行。

但我不太相信,一個弱勢國家,會這麼持續幾百年地挑釁鄰居,擴張領土。

這有點不合乎常理了.”

“是不是單方面誇大惡行,我也沒考證過,但幾百年不斷擴張,倒是真的.”

郭康不假思索地說:“要是沒人管,他們還會繼續擴張到鴨綠江、土門江呢.”

“都是慣出來的.”

李玄英插嘴道:“正常情況下,小國確實不太可能這麼不斷挑釁大國。

但他們搶的地方,基本都是權力的真空地區,所以也沒人管得住他.”

“正常情況下,哪怕他有高句麗當年那個實力,也早被人打死了。

但武后搗鼓出來的營州之亂,徹底打斷了整個東北方向的經營。

從十六國慕容氏在此經營開始,數百年的根基,基本上算是毀於一旦。

太宗、高宗投入的大量精力,也全都白費了.”

“所以,我們也不用關心王保保譴責的對不對.”

李玄英看了看大家,提醒道:“唐朝也好,羅馬也好,都是大國。

遇到邊境問題,譴責周圍的小國、咒罵四境的蠻族,是沒有太大意義的。

真正的問題根源,肯定還是在國家內部;內部問題的破壞性,也遠比幾個喜歡折騰的小國大得多。

古今的問題,莫不是如此啊.”

“對啊。

對啊.”

眾人又一邊有意無意地看皇后,一邊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

這下,皇后自己也發現不對勁了。

她看了看李玄英,又看了看郭康,不悅地說:“你不妨把話講的更明白一些.”

“這個……塞里斯的語言,一直博大精深,不能但看字面意義就能理解的,否則太容易誤會.”

郭康趕緊打圓場:“玄英兄一心繫國,看到歷史,有感而發,沒有什麼別的意思.”

“是這樣的.”

史恪也來幫腔:“我們這些軍府兵將,都是很單純的,都是為國家盡忠而生的。

請大家不要懷疑我們對國家的忠誠.”

“我沒有懷疑諸位對於羅馬的忠誠……”皇后說了一半,欲言又止,最後還是放棄了。

她只好轉向郭康:“你繼續吧.”

“好的.”

郭康求之不得,趕緊繼續。

“王保保所部向南進軍時,沒有受到太大阻力。

和納哈出手裡的蒙古雜牌不同,他的部下都是河南地主武裝,戰鬥力很可靠。

所以,很快就迫使高麗王投降,重建了世祖時代設立的徵東行省.”

“過去的表現證明,王氏高麗政權對朝廷毫無忠心,到了緊要關頭,就露出真實面目了。

因此,王保保象徵性地給元昭宗上書,要求廢黜高麗王,另外選人擔任首領。

大家走了一通流程,就算透過了.”

“當時投靠王保保的人很多,而最積極的人之一,是祖上在雙城府很有淵源的高麗官員李成桂.”

“李成桂的高祖李安社,原本是高麗官員,後來因為和別人爭奪官妓,壞了名聲,在當地混不下去,只能躲到邊疆。

蒙古人打過來的時候,李安社早早率眾投降,還獻上族中女眷,因此得到了蒙古人的信任,被任命為千戶。

曾祖李行裡時,搬家到雙城府,升任該地達魯花赤,成為主要地頭蛇,自此發達起來.”

“李氏一族與元朝關係密切,李成桂的祖父孛顏帖木兒、父親兀魯思不花,已經取了蒙古名字。

但這時,元朝的統治瀕臨崩潰,於是兀魯思不花又轉而投靠高麗王。

有他作為內應,高麗軍隊攻下了雙城總管府,驅逐了元朝管理機構.”

“但王保保所部居然打了回來,超出了高麗宮廷的預料,上下一片譁然,急忙派兵準備抵禦。

關鍵時刻,李成桂抓住機會,再次及時陣前反水,率部向王保保投降。

因為這個示範作用,他也被留用,還得到了升遷的機會.”

“當然,這種人,也實在沒法讓人放心。

所以,王保保一邊整頓當地官員,安置手下,一邊繼續向東流浪,準備討伐日本.”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果遇到一個壞姐姐

禍ver

佐助重生獲得萬花筒寫輪眼

司徒最帥

我不要重生了

Dr可可

師父徒弟的幸福日常生活

發黴的橘子

請您接收我的愛

好事將臨

鬼寐

白江墨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