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徹底解決脫脫迷失勢力,帖木兒再次動員大軍北上。

脫脫迷失也不甘示弱,集結了一支更大的軍隊。

然而戰前,脫脫迷失手下的蒙古人和突厥人發現,帖木兒大軍和他們不同。

雖然按理說,帖木兒汗國也是個蒙古-突厥系政權,他的主力應該是本部的遊牧騎兵,但眼前這支軍隊裡,竟然有數量眾多的波斯人。

波斯人一貫以兵弱不堪戰著稱,把這些人填入陣線,說明帖木兒的實力已經大打折扣,只能硬充門面,給自己壯膽了。

於是,脫脫迷失手下的貴人們紛紛陷入了盲目輕敵的情緒,甚至無視大汗本人的命令,非要和帖木兒決戰。

然而,帖木兒手下的波斯人,戰鬥力卻比預料高得多,金帳軍隊反而被擊敗。

這時,紫帳大將郭賢已經攻入別兒哥薩萊,脫脫迷失無家可歸,率領少數殘兵敗將,投奔立陶宛去了。

金帳汗國故地再次易手。

帖木兒原本計劃徹底搗毀別兒哥薩萊,防止這裡再生長出能夠威脅自己的對手。

但紫帳汗國認為,這種情況下,敵人已經喪失了捲土重來的能力,沒必要放棄這座城市。

紫帳汗國那時對於北方頗為上心,總想重新打通草原絲綢之路,別兒哥薩萊位置重要,是打通商路的關鍵樞紐,所以捨不得放棄、摧毀。

帖木兒畢竟出了最大的力氣,為了顯示尊重,紫帳汗建議,把別兒哥薩萊改名為“帖木兒薩萊”,以紀念他的赫赫戰功。

今後這座城市由雙方共同經營,收取商稅和周圍草原部落的貢賦。

雖然這時候,草原絲綢之路東段已經基本斷掉了,但作為地區性的貿易中心,薩萊城依舊頗有油水。

帖木兒對於這個建議很滿意,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那之後,紫帳汗國開始對這裡也投入精力。

薩萊,是波斯語“城”的意思。

金帳汗國的第一個首都,是拔都建立的“拔都薩萊”。

後來,繼任大汗別兒哥把首都搬到伏爾加河畔,建立新都“別兒哥薩萊”。

這些地方,即使歷史上多次被毀,因為位置重要,也總能得到重建。

到俄羅斯崛起的時代,別兒哥薩萊附近建立了城市察裡津,拔都薩萊則成了阿斯特拉罕,可見地理位置的意義。

紫帳汗國的主力軍數量有限,不能一直留在這裡,於是,汗廷僱傭了附近的斯拉夫人,擔任守衛。

這裡最大的威脅,就是脫脫迷失殘部,而斯拉夫人與周圍的遊牧部落有數百年的仇恨,因此抵抗起來十分賣力。

“帖木兒”是鐵的意思,“薩萊”是城的意思。

因此,當地斯拉夫人也管它叫“斯大林格勒”,意思同樣是“鐵之城”。

大軍撤走後,脫脫迷失殘黨果然發動了幾次進攻,都被守城的僱傭軍擊敗。

城市也漸漸安定下來,成了穩定周邊的核心。

解決了脫脫迷失之後,盤踞在小亞到高加索一帶的奧斯曼蘇丹國,成了下一個目標。

雖然國土面積小,但奧斯曼並不是個可以輕視的對手。

因為這種國家的實力,往往不是隻看領土就能確定的。

奧斯曼位於兩個文明的交界處,也可以看做天方教世界的邊疆區。

這裡的文化風俗,與腹地頗為不同。

奧斯曼的骨幹力量,是被稱為“加齊”的聖戰者團體。

不斷從東方湧來的遊牧部落、流亡者和狂熱信徒,給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兵源,讓蘇丹能夠運用起遠超領土範圍的兵力。

這個傳統,在小亞由來已久。

1071年,塞爾柱突厥人在曼奇科特擊敗了東羅馬軍隊,一般認為,這一戰,開啟了突厥系部落西進的大門。

當然,這個說法並不準確,因為突厥只是他們自己的稱呼。

在當地最有文化的波斯人眼中,這些人只能叫“土庫曼”,意思是像突厥而非突厥的人——畢竟波斯人是見過真·突厥汗國的,這種一眼假的雜胡,人家真不會認錯。

而且,土庫曼部落也不都是中亞的土庫曼人,實際上,第一波攻入小亞、洗劫和佔據羅馬疆域的,主要是當地的亞美尼亞人。

亞美尼亞國家的歷史十分悠久,他們的基督教會也比歐洲的那些教派還要古老。

這個國家歷史上疆域多有變化,很多時候是一個有些模糊的統稱,內部勢力也挺複雜。

這些高加索出發的亞美尼亞部族,就很快打著聖戰旗號,在小亞佔領了一片土地,建立了達尼什曼德王朝。

所以,第一批攻入羅馬的“突厥人”,其實可能連土庫曼人都不是,而是亞美尼亞人。

在當地聖戰了幾年,搶了個爽之後,這些亞美尼亞人似乎發現,自己的宗教不太對。

於是,他們這才反應了過來,宣佈加入了天方教。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柯學之月亮的秘密

黎夏願星

殭屍校園?

閃耀夢H

女主線上爆破

馬甲三連

暗區變現實

我是人舅

玖玖祈梅

叄櫟祈梅

叼起雪豹的尾巴

竹枳不是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