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一點,郭康倒不是很在乎。

“這所謂羅斯人,其實也不是一夥的.”

他指出:“我倒是覺得,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把他們強行歸為一類。

這不合乎實際.”

“總不能有幾個羅斯人覺得,他們是同族,我們就把他們當成同族吧?”

郭康搖著頭說:“阿勒曼尼大酋長,還到處宣傳自己是羅馬的皇帝呢,難道他們也是我們的同族?”

“那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李玄英想了想,問道。

“我覺得現在的管理方式還是太粗陋了.”

郭康說:“以往我們實力不足,管不到,只能籠統地應付著。

現在總不能還這樣吧?我們對他們的瞭解太少,這樣下去,是不可能做好的.”

“要是認真地說,連‘斡羅斯行省’這個稱呼,都是有問題的.”

他指出。

“我也知道有問題,這個地方應該叫……嘟,嘟嚕羅斯.”

李玄英努力試圖讓嘴巴顫動起來,但還是失敗了:“但我念不出來啊。

這玩意兒從小我就不會說.”

“你說,我們應該怎麼翻譯呢?”

他反問道:“斡羅斯這個名字確實偷懶了,直接用個‘哦’代替了那串聲音。

但就算把當地人的發音直接寫下來,就能真的念成一樣了?我反正不信,要不你自己試試?”

“我覺得差不多就行吧.”

郭康猶豫了下,也開始實驗:“嘟,嘟嚕……嘟嚕嘟嚕羅……嘟羅斯……”

“你看,我就說吧.”

李玄英露出果不其然的神色:“我又不是沒試過,每次都是這樣:嘟嚕……嘟嚕嘟嚕……”

“嘟嚕羅斯……嘟……嘟嘟羅斯……”郭康有點急,為了表明這個也不是不能念,正在繼續嘗試。

“你再試也沒用。

說了這麼多年希臘語,我都沒學會這個音.”

李玄英補充道:“嘟嚕嘟嚕……你看,念不出來.”

“不對吧.”

郭康頗為尷尬:“嘟嚕嘟嚕……嘟嚕嘟嚕……”

“嘟嚕嘟嚕……”

旁邊的幾個人,都轉過頭,詫異地看著他倆。

“喂,喂.”

史氏的長子史恪拍了拍郭康:“你倆幹嘛呢?別在殿前發癲!”

“呃……”

“沒發癲,沒發癲.”

史恪比李玄英大幾歲,李玄英從小就怯他,趕緊擺手道:“我倆研究番語呢.”

“你看,我就說,這就不像是個正經人說的話.”

他轉頭對郭康抱怨道:“我都嫌嘴麻.”

“可能是人家都習慣了吧.”

郭康打圓場道:“伱看這邊不同語言,都這麼……嘟嚕嘟嚕的。

外人念不對,也正常.”

“什麼叫我們不對,我覺得是他們才不對。

哪有說話先嘟嚕嘴的.”

李玄英丟了面子,很是氣憤:“咱們一定要好好矯正下他們。

我覺得汗廷應該下達規定,羅斯人說話一律不準嘟嚕舌頭.”

史恪用看傻子地眼神瞥了他一眼,轉回頭,懶得理他了。

“那就當我沒說吧.”

郭康主動妥協:“我覺得斡羅斯也挺好.”

“沒辦法啊。

完全按照當地人的發音,這名字得寫一大串。

羅斯人名字本來就長得離譜,前面再加上這些莫名其妙的發音,得寫多長啊……”李玄英贊同道:“我看,劇本作家都不敢這麼寫,否則劇團掌櫃的,得認為他是強行湊字數.”

郭康只能點頭贊同。

斡羅斯這個詞,大概真的是苦於舌頭顫不起來的人發明的。

至於他那個時代,這個翻譯和實際發音差別就更大了。

斡羅斯是對“嘟嚕嘟嚕羅斯”的模擬。

在這個時代,這些東部的斯拉夫人城邦和公國,確實在自稱“嘟嚕嘟嚕羅斯”,但之後,人家改名字了。

按照希臘人和羅馬人的造詞習慣,表示地區的名詞,詞尾都統一加上了字尾,變成“某某某亞”這種名稱。

土著嘴裡自稱的“羅斯”,就這樣變成了“羅西亞”。

到彼得大帝當政的時候,為了和歐洲對接,使用了這個希臘羅馬名詞作為外交場合的正式稱呼,所以國家的名字就成了“嘟嚕嘟嚕露西亞”。

此後,一直沿用到他那時候。

至於“斡羅斯”和“嘟嚕嘟嚕露西亞”哪個對,其實也是不好說的。

因為這個國家確實有兩套稱呼。

後世把統一之後的羅斯國家稱為“沙俄”,也是一種簡化。

沙皇這個稱呼最早來源於保加利亞,而且不是什麼“皇”,就是凱撒。

保加利亞的統治者西美昂透過戰爭,迫使拜占庭政權授予自己這個頭銜,因為他的最終目標,是進入君士坦丁堡當皇帝。

這一舉動,在當時也不是什麼新鮮操作,理論上什麼人都可以當羅馬皇帝——亞美尼亞人已經成功了,而塞爾維亞人會在將來進行嘗試。

只不過,西美昂最後沒打進城,沒能當成全羅馬的巴塞琉斯,所以只好暫且停在這一步,當保加利亞的凱撒。

這同樣也不奇怪,因為那個時候的政權,與後世的民族國家並不一樣,並沒有多麼明確的界限。

理論上,大家都可以加入羅馬體系,獲得和使用羅馬頭銜。

所以,這個稱呼,就在保加利亞傳承了下來。

之後,更遠的斯拉夫人,也學到了這個名詞。

只是,斯拉夫人崛起的時代,東羅馬的勢力已經十分衰落,他們直接接觸的管理者,是蒙古人。

所以,雖然使用凱撒這個名詞,但在斯拉夫世界裡,它的意思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當時的文獻裡,金帳和他各個支系的大汗也被叫做沙皇。

一直到近代,俄羅斯、波蘭等國的公文裡,還把克里米亞汗稱為克里米亞沙皇。

伊凡四世當年,甚至搞過一次禪讓表演:他先推舉莫斯科的傀儡卡西姆汗擔任沙皇,過了大半年,再讓卡西姆汗禪讓給他。

因此,很多後世文獻會把卡西姆王朝也視為沙俄的一部分。

這麼來回折騰,讓人懷疑他這沙皇到底是羅馬的還是蒙古的……

伊凡四世所屬的留裡克王朝後來絕嗣,戰亂之後,羅曼諾夫王朝繼承了沙皇頭銜。

但羅曼諾夫的開國沙皇,只是伊凡四世皇后的侄子,大概類似於斯拉夫王莽這種血緣關係。

這導致羅曼諾夫家族的合法性先天不足,在後來造成了大量的麻煩。

到彼得一世時,他終於受不住,決定出走,在北方芬蘭灣邊建立了新首都彼得格勒,並且使用歐式的“英培拉多”頭銜,相當於自創了一個新法統。

國家的名字,實際上應該叫“英培拉多的嘟嚕嘟嚕露西亞”。

從“羅斯人的凱撒”到“露西亞的英培拉多”,實際上已經是兩套東西了。

至於到底哪個更算數,真不太好說,因為很多時候,包括官方場合,他們也是兩個都用。

明朝幾乎沒有和這個國家接觸過,清朝倒是接觸的很早。

但清朝把俄國統治者,直接叫“察罕汗”,意思是“白汗”,迴避了這個問題。

後來,“白汗”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

新成立的紅帳汗國,用的又是一套新法理。

在這套敘述中,“嘟嚕嘟嚕露西亞”稱為紅帳汗國下面,一個兀魯思。

但紅帳汗國也很不穩固。

早期,在強勢的玉素甫·孛羅帖木兒汗等人的領導下,汗廷還很有威望。

但後來,一旦大汗闇弱,就越來越難以維持。

沒多久,紅帳汗國也瓦解了,一眾兀魯思都獨立出來,不再承認大汗的權威。

現在他們到底是哪個法統,估計他們自己都說不清楚。

估計暫且也沒人還有這個閒心,去糾結翻譯選詞的問題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殺手轉職成護院後我躺平了

清江江

我進入了白月光圈

春糜

網遊神級刺客,賜予你死的榮耀!

三月初的魚

爭天奪道

墨斗半仙

從鬼滅開始抽卡

啷個哩個啷啷

三界道聖

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