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俺們都希望朱洪武老皇上回來(下)

“大牧首,這是什麼意思啊?”彼得神父雖然會點漢語,但這種夾著方言和俗語的對話,依然讓他有點迷糊,只好向王大喇嘛請教。

“其他地方的情況失控了唄.”

王大喇嘛倒是大概明白了:“這種事情,不可能只是她們一個地方在發生。

其他地方的人已經得到訊息了吧.”

“是的.”

唐賽兒回答:“教裡的師父們,經常往來各地,訊息比較靈通。

他們說,府老爺那個話,就是哄人的.”

“海邊的老鄉說,這話他們都聽了好幾遍了,根本不要信。

他們這次堅持不散夥,要對抗到底,結果府裡果然翻臉,調來衙役,把請願的父老一通亂打,傷了不少人。

剩下的人也被衝散,只能各自逃回莊裡去了.”

“那你們怎麼辦?”彼得神父問。

“俺們也不知道怎麼才好,教裡的師父們意見不一,誰也說服不了誰.”

唐賽兒說:“大和尚拿不定主意。

他不太甘心,覺得官府又詐我們;但又不敢去賭,怕這次真把人家惹急了,把官兵都招來。

倒是老仙姑很堅定,每日開壇做法,召集鄉民,似乎是鐵了心要乾了。

大和尚拿不定主意,就去問隔壁莊上的大先生去了.”

“那段時間,老仙姑不知道為什麼,非說很欣賞俺,特意把俺從家裡帶出來,傳授武功。

還給俺各種法器,說要讓俺當她的徒弟.”

她回想了下:“俺後來當仙姑,就是她囑咐的.”

“那不是好事麼?”彼得神父說:“我們這邊,有些修士也會去民間,挑選伶俐的孩子,充當自己的學徒。

這算是個古老的傳統了,就算現在的羅馬,這也算是教育的一種補充。

你家裡應該挺高興吧.”

“是啊,俺爺孃當時確實是挺高興的,覺得俺有出息了。

仙姑許諾說,會把俺接走好好教養,還會給俺說媒,嫁去個好人家。

他們就完全沒遲疑,讓俺跟著老仙姑走了.”

唐賽兒說。

“不過,大和尚倒是有點擔憂。

他對老仙姑的做法,好像一直有不太贊同的地方。

在外人面前,他沒有表現出來過,但他專門私下問過俺幾次,打聽老仙姑在準備什麼,所以俺還記得呢.”

“地方上的首領之間,有分歧也正常吧.”

王大喇嘛倒是不意外。

“大和尚對老仙姑,有點成見.”

唐賽兒倒是不怎麼隱瞞,有些無奈地說:“他悄悄給俺說,教裡雖然大部分都是好人,但有些管事兒的,總是喜歡無事生非,想方設法給自己謀好處.”

“他說,他去城裡,反倒聽見有人說閒話,說咱們白蓮教,就是一群地痞無賴。

平日裡無端滋事,勒索好處。

遇到大事就聯結其他邪教,非要搞亂天下,給自己謀好處。

俺們的名聲,都給他們敗壞了.”

“那這確實不能忍.”

彼得神父點頭贊同道:“這位僧侶說得對。

這不是罵你們是猶太人麼?”

“呃……”唐賽兒看起來還不知道這是什麼典故,撓了撓頭,說道:“俺也是……大概也是這麼想吧。

雖然俺年歲不大,但也不是傻的。

他這意思,不就是懷疑老仙姑她們在煽風點火麼……”

“大先生與他們的關係,也很一般。

他和大和尚來往多一些,還互相借經書讀,但卻不怎麼喜歡老仙姑她們.”

她又提起了另一個人物:

“爺孃之前送俺去他那邊開過蒙,所以他就專門託大和尚給俺帶話,說既然當過俺的先生,就得幫扶到底。

老仙姑這群人,沉迷怪力亂神之事,用旁門左道招攬百姓,哪怕聲稱自己本心是好的,時間長了也定然會生出禍亂來。

他說,現在世道混亂,也不好強求什麼,但俺今後一定要自重,要恪守本心。

總之,都是些大道理.”

“但是,這件事情上,大先生也很糾結。

他懷疑老仙姑心眼多,心思不純,但也一樣懷疑官府。

大和尚說,其他莊子還沒鬧出事兒的時候,大先生就認定官府使詐了.”

“他是怎麼推斷的?”王大喇嘛也有些好奇。

“大先生是讀過四書五經的人,當然清楚.”

唐賽兒說:“春秋裡說,‘幣重而言甘,誘我也’,因為那時候就有很多相互誘殺的例子了。

像這種貪婪而沒有信用的人,突然信誓旦旦地做出保證,給出特別優惠的條件,肯定不會安好心,傻子才會上當。

所以他很明白地告訴學生們,官府的保證根本不足以相信.”

“他心裡還是覺得,應該召集、訓練鄉親,提前做好準備。

但他又一直看老仙姑不順眼,認為她們是胡搞。

其實也沒辦法,別說他,換俺,也不知道這個事兒怎麼決斷好……”

“那最後,是怎麼鬧起來的?”王大喇嘛問。

“本來,哪怕老仙姑她們,也沒打算立刻跟官府幹起來,而是想先積累些實力。

但濟南那邊,又出情況了.”

唐賽兒說:“那邊有人傳言,說先帝洪武年間,曾經下過詔書,允許民間控告官吏貪贓枉法。

所以,就揚言要把事情鬧大,鬧到京城去.”

“真的麼?”彼得神父表示懷疑:“開這個先例,等於允許民間質疑官吏的權威。

官府上下都是一個體系,所以哪怕下層真的違反法律,上層也肯定不喜歡百姓去告他們。

因為這樣一來,民眾肯定越來越囂張,而官府作為整體,權威性也會下降了.”

“我之前作為顧問,去編訂教會律令,看了不少法律書籍。

在傳統的規定中,兒子控告父親、妻子控告丈夫,都是法律不允許的。

因為這種控告,損害的是社會中的權威,而國家權威和這些社會權威顯然有緊密的聯絡,至少名義上,不能容許它們隨意被質疑。

更何況,控訴官吏,是直接質疑國家政權的執行者.”

“那個洪武皇帝,要是真敢這麼做,就說明他有了其他來源的權威。

所以有人質疑舊的權威體系時,他能夠部分予以容忍,以此換取國家機構更高效地運轉.”

他搖著頭分析道:“但伱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這可不只是為人寬厚這麼簡單啊。

這說明除了傳統的權威之外,又找到了新的合法性依據。

仔細辨別起來,可以算是開宗立派的思路了.”

“呃,這也不算新吧。

俺們大先生都說過,上古堯舜的時候,就有擊鼓鳴冤的地方了。

你要非說是什麼新權威,那就只能說,給老百姓個公道,就是一種權威——但這東西也不新吧,又不是他老朱家發明的.”

唐賽兒卻不太相信。

“那……那就比較厲害了。

我還以為只有羅馬才有呢.”

彼得神父有些意外:“那他們去控告,成功了麼?皇帝還認麼?”

“俺也不知道認不認……大夥其實並不知道,有沒有其他要求,要按什麼步驟.”

唐賽兒搖頭說:“俺估計,他們也沒指望真能成功,能暫時嚇嚇官吏就行了.”

“所以,那邊的人就找了洪武時候的文書。

文書太小,不顯眼,怕官府看不到,所以又找木匠做了個牌子,把洪武老皇上的畫像也畫上,舉起來好給大家看見.”

“俺尋思,他們這麼做也是有道理的——就和你說的一樣,官府天天最喜歡說著君臣父子的話,總不能連皇上的爹說過的話,都不認吧?”

“可惜,最後也沒試探出來朝廷的意思。

因為他們走到縣城,就給人攔住了.”

她告訴兩人:“鄉老們都上前大哭,說大夥想洪武皇上了。

當年老皇上帶著大夥殺韃子,比現在陣仗還大,但反倒沒見這麼多破事。

要是他還能回來就好了.”

“但官府根本不理會,反而如臨大敵,直接調了官軍出來彈壓。

府尹老兒揚言,誰敢再借著先帝名頭鬧事,就送他去見先帝.”

“鄉親們本來期望挺高,見他這麼說,很是氣憤,最後和官軍打了起來。

可惜他們準備不足,哪裡是人家對手,被打殺了不少人。

那不知真假的文書也丟了,畫像牌子也給官軍砸了。

倖存的人只好又四散而逃,有腿快的人一路跑到俺莊上告警,大家才知道了這事.”

“鄉親們都議論說,朝廷看來是真的不要爹了。

看來大先生說的,確實才是對的,官府之前就是糊弄人呢。

大和尚也下定決心,說這事兒已經沒法善了。

大家準備造反吧.”

“這不是其他地方的事情麼?”彼得神父問。

“大和尚解釋過。

這件事,官府自己做的太過火了,如果朝廷追究下來,他們自己是要倒大黴的。

所以,為了推卸責任,肯定要把有的沒的罪名,全都給大家按上——而且罪行越大越好.”

唐賽兒說。

“如果是官吏無能,乃至貪贓枉法,最後引起民變,官老爺的烏紗帽乃至全家的腦袋,都可能保不住。

想要挽救,就得說俺們都是積年頑匪,是勾結韃靼的內奸,早就定好要造反了。

如此以來,才能把這一系列事情,都說成是刁民的罪過。

而他們不但沒有無能的罪責,反而有剿滅盜匪、奸細的功勞.”

“所以,不管俺們造不造反,省裡上下的官兒們,都會把這一系列事情,做成鐵案。

不造反的人,也會逼你造反;沒法逼反,也會殺光俺們,再按通匪報功上去。

莊上這點人,怎麼可能是這麼多大官的對手?為了他們的前途和身家性命,只能讓俺們都去死了.”

“俺們白蓮教在那旮旯,已經傳教幾代人,大家早就習慣了。

元朝末年,俺們就起兵造反,和韃官、鄉紳打起來過。

但官老爺眼裡,俺們是不配……驅逐那些韃虜的。

這不但不是功勞,反而是罪證,說明俺們早就有了邪教團夥,有了造反的前科,和造反的勢力了.”

“所以,大和尚斷定,就算前面幾次事情,都是鄉親們自發搞出來的,這次造反,也肯定是要被扣在白蓮教頭上。

不管教內長老們怎麼想,這罪名也是掀不掉了。

既然如此,何必繼續受這鳥氣,最後也逃不了要當個冤死鬼呢?”

“這樣啊……”彼得神父嘆了口氣,看了看王大喇嘛,很有些感慨:“那你們?”

“俺們就真造反了.”

唐賽兒點點頭。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個普通人兼屌絲進廠的生活

屌絲石雨軒

德雲社:和秦霄賢的戀愛進行曲

榮沐桉

我在人間遊之飄搖紅塵客

不會不會取名

司塵

司塵若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打小就清澈

王默穿越記

雲幽深處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