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郭康的盤算

和脫歡商量完之後,這件事也就基本定下來了。

說實話,郭康自己對於“抬高婦女地位”,其實也沒那麼堅定。

他之所以反覆確認,與其是為了說服脫歡等人,不如說是為了等脫歡說服自己。

在這個世界生活了這麼多年,郭康已經基本適應下來了。

但很多時候,他的心態還是有點怪。

因為他一方面需要儘量去適應這個世界,否則就沒法更好地做事;但另一方面,他又需要維持認識,說服自己“我是不同的”。

這倒不是為了顯得自己高人一等。

如果真的是這種心態,郭康早就自己去扮演天兄下凡了。

其中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在這個時代,他提出的用來改進技術,乃至改進社會的很多想法,都屬於超出大家想象的範疇。

別說其他人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他自己都會產生懷疑,不知道這些思路到底靠譜麼。

郭康覺得,這可能就是為什麼,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往往總是表現得強勢而堅定,甚至到了固執的程度。

親身經歷之後,他也算是瞭解了其中的難處:這種環境下,意志不夠堅韌的人,確實經常難以承受巨大的阻力和心理壓力。

搞不好,就會選擇躺平了。

郭康自己的心理素質,其實也就那樣。

所以,為了讓自己堅定決心,他時不時就得向自己強調,“我是特別的,我的辦法也是有效的”。

這其實就是個鼓勵自己的手段吧。

不過這種情況下,郭康確實經常容易糾結。

適應這個社會,和保持外來者心態,畢竟是相互矛盾的。

而且,他自己經常也沒法分辨,一個“未來”的理論到底對不對,或者說到底適不適合現在的情況。

實際操作要比理論複雜多了,有些廣為接受的理論,認真用起來,反而會發現就是些暴論;而有些不太顯眼的地方,卻是關鍵所在。

這樣,也會影響到郭康的判斷。

所以很多時候,他也就只能這麼將就著……

藉著脫歡有意無意的幫助,郭康的心態也好了很多。

郭康用來說服自己的理念,就是自己要推動社會向更發達、更進步的方向發展。

但他很多時候,也搞不懂什麼是進步。

繁榮發達這些倒還好,進步這個概念,卻有點太主觀了,郭康自己都搞不清這是怎麼算的。

比如理論上抬高婦女地位就代表進步,但實際上卻不見得如此,解釋起來也是很麻煩。

所以這下,他也輕鬆了許多。

反正脫歡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種情況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的適當調整。

也就是說,哪怕不再支援婦女提高地位,也不妨礙策略本身的進步性。

這樣,郭康也就可以說服自己,放手擺脫這類束縛了。

他和脫歡又討論了幾句,說回頭把給王大喇嘛的資料整理下,給大家都分發一份。

之後,脫歡就催著狄奧多拉一起離開了。

而郭康則和他們約好,自己先去找教會的人,調查下這些黑幫,以及這次事件的來龍去脈。

因為,除了專門進行調查的人員,教會本身對於貧民區也有影響。

在一些市政部門沒有能力管理,或者根本就是故意不管的地方,基層教堂才是唯一存在的正規組織。

正好,這次有一批羅斯神父來到這裡,郭康就打算趁這個機會,藉助他們瞭解下情況。

像米哈伊爾神父和安德烈神父,就是那種坐不住的人,哪怕這段時間,他們也每天外出,去和那些老鄉們交流。

請他們幫忙,可以減少調查時面對的阻力,也能瞭解更真實的情況。

所以,他和脫歡、狄奧多拉約好,自己這邊先把調查尋訪都做起來。

如果真發現了狀況,他也儘快控制住——因為這些罪犯,很大機率就是後續調查的突破口。

只要利用好這個機會,甚至可以把城裡的犯罪組織和他們的庇護者都一網打盡,完成郭康的叔祖最後也沒實現的規劃。

等兩人離開,他就去找那幾名神父了。

郭康的思路很清晰:貧民區那邊有大量羅斯人。

而且,因為本身魚龍混雜,不被正常的秩序接納,所以也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秩序。

這樣的結果,就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團體,而且經常遊離於普通市民之外。

他認為,最大的問題,都不是這個黑幫秩序本身,而是正常秩序沒有管到這裡。

人的生活必須依靠群體,正常的秩序缺失,那當然就會出現不正常的秩序了。

而解決的方法,就是透過教會和軍團。

之前的幾十年,隨著紫帳汗國日漸強盛,大都也富庶了起來。

尤其是黑海沿岸安定下來之後,這裡作為航運中心,位置日趨重要。

等到二十多年前,脫脫迷失被平定之後,羅斯地區也徹底投入了紫帳汗國的體系。

那裡的秩序重新建立起來,也讓商業和手工業得到恢復。

古代的商路也恢復了正常,不少商隊順著航道,一路南下到黑海,然後前往大都,進行貿易。

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羅斯人進入城市和附近的集鎮,定居下來。

尤其是城裡的工坊和碼頭,吸引了眾多外來者做工。

這些人的數量快速膨脹,又缺乏管理,很快造成了混亂。

而郭砥之後,紫帳汗國也很多年沒有再去關注城市經營的問題。

最後,就變成現在這種情況了。

所以,現在需要的,就是對他們進行基本的教育和管理。

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透過教會開展基本的培訓,再把合格的人挑出來,用軍團的方式進行訓練。

把他們納入到秩序中,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這件事情沒法依靠城裡的希臘人。

郭康一直懷疑,城裡的希臘小吏和教士,對於這種狀況,有意無意間,起了不少推波助瀾的作用。

最次,也有個瀆職的罪過。

實際上,在巴列奧略王朝末年,紫帳汗國接手的時候,城裡就沒多少人。

現在住在這裡的大部分希臘人,本身也是之前移居過來的。

然而等他們定居之後,又開始看不起來得更晚的羅斯人了。

當然,這其實也好解決。

希臘人從來不歧視軍團士兵,所以只要正常推進計劃就行了。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今天也在為殿下打工呢

木木疋

傾傾吟江晚

小落九

無厭冰封詭動之事

傑瑞的大表哥

那年是1985

一盞老燈

來自地獄的信使

初代妖精

單身多多的日常小記

羽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