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我信的神這麼多,肯定不是無神論者

“這個阿蘭又是什麼?怎麼這麼多奇怪的人?”朱文奎問。

“阿蘭大概就是漢書裡的奄蔡,和康居、大月氏是類似的族群.”

郭康說:“郅支單于西逃的時候出場過,所以漢書有記錄.”

“那是什麼故事?”小讓娜問。

“你連這都不知道?”郭康頗為訝異:“你還真就只看教會的經書啊.”

“我,我才讀了幾年的書,不知道才正常吧!”小讓娜氣憤地皺起眉頭,抱怨道。

“那可不是.”

郭康好不容易抓到她不擅長的領域,開始擺起兄長的架子,教訓起來:“基本的歷史常識都不懂,就去唸經,你不怕念歪了麼?”

“我問伱一個基本問題吧:如果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事情,和經書裡的記錄矛盾了,那你覺得,是經書裡的教義錯了,還是世界錯了?”

“是某些前人對教義的理解錯了。

教義和世界都是對的.”

小讓娜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的天,你妹妹真是個宗教天才.”

郭康實在沒忍住,轉頭向朱文奎讚賞道。

“……”朱文奎不知道他這是真心誇獎,還是在諷刺,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郭康也覺得,從人家小姑娘身上找優越感,有點太欺負人,也不是什麼有面子的事——但是話說回來,之前他還真的被小姑娘欺負過,怎麼想都已經有點沒面子了。

而如何有面子地找回面子……這個還真不太好找。

糾結了一會兒之後,他決定還是直接講正題。

“漢朝的時候,奄蔡是康居的附庸。

郅支單于在匈奴內戰中落敗,就逃到了那裡,率領三千多殘餘部眾,在怛羅斯河畔駐紮.”

郭康說:“康居王想借助他的力量對付烏孫,就把女兒嫁給他。

郅支果然連續擊敗烏孫,迫使烏孫遷徙千里躲避他.”

“郅支為人暴虐,四處橫行,大宛、奄蔡等都被迫向他繳納歲幣。

認為康居人對他不禮貌,就肆意殺人,先後把康居公主、貴人、百姓等數百人殺死肢解,丟進河裡。

康居等國懼怕他的勢力,也不敢反抗他.”

“原來是這麼個出場法……”小讓娜有些意外:“我以為是什麼有名的大族呢.”

“確實.”

朱文奎點點頭:“我對郅支的唯一印象,就是被漢朝幹掉了。

沒想到在西域還能這麼橫行的.”

“我如果不是為了考證他們的起源傳說,特意去找古籍看,也不知道這回事.”

郭康告訴他們:“不過這個其實也是西域的日常,見多了就不奇怪了.”

“後來,柔然興起,導致西域的胡人受到擠壓,紛紛西遷。

波斯和印度人記錄了一大堆‘紅匈奴’、‘白匈奴’、‘匈尼特’之類的族群。

這些胡人迫使康居系的胡人也跟著向西北逃竄。

那些進入歐洲的,就是阿蘭人這一波了.”

“聽起來好複雜啊。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匈奴?他們有關係麼?”小讓娜問。

“羅馬在西歐崩潰之後,不也出了一大堆自稱羅馬的.”

郭康指出:“他們和漢朝時候那個匈奴的關係,大概就是……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的關係吧.”

“哦,這樣比喻,就好理解了.”

小讓娜露出瞭然的神情:“不過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還是有點關係的吧?”

“這些五色匈奴,當年可能也在匈奴手下當過附庸,或者當過附庸的附庸呢。

草原上不是一直這樣麼?”郭康不以為然:“人家也可以說自己有點關係啊.”

小讓娜一時也無法反駁。

“我是真搞不懂這邊的關係.”

朱文奎吐槽道:“我上次看書,說阿拉曼尼國王一邊自稱羅馬人的國王,一邊自稱德意志人的國王。

這是怎麼圓上的?”

“我也搞不清楚.”

郭康直言:“這幾個頭銜,有些好像是共存的,有些又不是。

關係實在太複雜了,你得問狄奧多拉這樣的人才行,我是記不住.”

“不過我感覺,這個就像元朝皇帝還在自稱蒙古大汗一樣,是為了同時照顧兩邊吧.”

他想了想,說:

“這種現象其實挺普遍的。

蒙古大汗總想進入中原,不想照顧草原窮親戚;阿勒曼尼國王整天試圖進入義大利,卻不去管理德意志同胞;英格蘭國王天天掛念著法蘭西,不是迫不得已根本不想待島上。

可見,大家的想法,其實也都是差不多的.”

“就剛才說的柔然,最初也是鮮卑人。

當初拓跋鮮卑進入中原之後,老家直接不要了。

這些沒人管的地方,各種零散部族、逃亡奴隸、乃至流落到草原的中原人和西域人,就形成了這麼個國家。

他們和鮮卑的關係,有點類似蒙古部落和元朝的關係,不過他們更強一點就是了.”

“那如果神羅真的完全控制了義大利,他們的德意志屬性恐怕也會很快弱化吧.”

小讓娜推測道。

“那是肯定的.”

郭康確信地點點頭:“到時候就得防著其他德意志老鄉,也有學有樣,南下阿爾卑斯山和他爭奪領地了——你看腓特烈二世,坐穩西西里的王位之後,不就立刻學起了阿拉伯人的樣子,甚至都很少自稱德意志國王了麼.”

小讓娜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

“你還說不清楚,這不是很瞭解這些歷史事件麼?”她說道。

“那些頭銜、世系什麼的,我確實記不住。

他們那邊各種家族的歷史太複雜了.”

郭康說:“我只是對文明傳承的順序比較好奇.”

“順序?什麼順序?”小讓娜問。

“我之前聽到一種說法,說希臘的文明繼承自埃及,羅馬的文明繼承自希臘,西歐的文明又繼承自羅馬。

所以這裡的文明一直一脈相承,從沒有中斷.”

郭康說:“有人據此認為,羅馬公教各國,也算是一個傳承很久的正統文明。

但我見多了這邊的情況,總覺得不怎麼靠譜,像是歐洲人故意誇大,編出來吹噓的.”

“吹噓?”小讓娜歪歪頭,顯得有些疑惑:“有吹噓的成分,也沒錯就是了……”

“但這應該不是公教徒自己吹的.”

她想了想,判斷道。

“為什麼?”郭康問。

“這不止是這些傳承是真是假的問題,而是因為正常的歐洲人,不會選擇這個吹噓的方向.”

小讓娜一臉確信的神色:

“我也算西歐公教徒,很瞭解他們。

如果他們吹噓,肯定是從天父的恩典、教會的正統性、王國的權威這些方面,來進行描述和渲染。

這個文明傳承……怎麼看都不像他們能說出的話.”

“對啊.”

朱文奎也點點頭,隨口說道:“擱這兒給蠻族通三統呢,人家懂這個麼?這想法太中原了,根本不是人家歐洲人的思路.”

“論證正統也行,但不是這種哪個文明繼承哪個的思路.”

小讓娜糾正道:“歐洲和中原不同,教會才有正統傳承這麼一說。

但世間只有一個天父,教會也不會有前朝和二王三恪。

所以他們的傳承,只關心‘教徒’這個身份,不需要考慮文明更替的問題.”

“而各個世俗政權,正統性是神授的,和文明、族群之類,更沒什麼關係。

德意志國王自稱羅馬,主要也是羅馬的宗教意義,不是說真的自認羅馬人了.”

“如果我作為公教徒,來進行宣傳,目標是論證文明歷史悠久的話,肯定是從摩西這裡入手.”

遇到擅長的話題,她又分析起來:“先論證從亞伯拉罕到摩西,這段古老的歷史,以及他們和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的關係;然後論證摩西出走之後,文明和真理的火種又到了地中海東岸;接著,論證天兄基督的時代,文明和真理被傳播到地中海各地,逐漸與羅馬合一;最後傳到西歐,隨著羅馬教會的傳教紮根下來.”

“埃及最好還是少提。

因為在經書裡,埃及主要是反面形象。

提到他主要是給一個時間標尺,用來對比,說明歷史久遠的.”

她託著腮幫,想了片刻,又補充道:“對了,你說的希臘,也最好一筆帶過。

因為早期教會里希臘神父和拉丁神父的爭端,屬於一筆爛賬。

裡面涉及了很多事關教會核心的事件,包括教義的分歧和一些早期異端的出現,三言兩語根本說不清,也解釋不好誰有理.”

“這個地方說的太細,不但不利於樹立形象,反而會讓大家覺得混亂,對傳承的正統性產生懷疑的.”

“這樣啊……”郭康撓撓頭,又想起了什麼:“對了,不是說十字教的理論源頭,是希臘人和希伯來人麼?希臘人這就給踢出去了?”

“就是因為各種影響很大,才要踢出去,否則怎麼論證自己的教會才是掌握真理的?要知道,相互接近的異端,仇才是最大的.”

小讓娜指出:“另外你說的也沒錯。

把希伯來人也踢出去,才是歐洲人的常見思路吧.”

郭康也思考了一會兒,發現確實有點道理。

“那要是不考慮宗教呢,單獨說文明?”他換了個思路來推測:“如果歐洲人把教會排斥走,然後再去論述文明傳承,總可以吧?”

“怎麼可能.”

小讓娜轉動深色的眼珠,訝異地看了他一眼:“西歐文明本身就是建立在宗教上的。

沒有宗教,怎麼單獨說文明?”

這一句直接把郭康問住了,一時答不上來。

“在歐洲,哪怕你不提宗教,也擺脫不了宗教的影響.”

小讓娜告訴他:“所以,就算故意剝離宗教的部分,結果也只會差不多。

因此我才會懷疑,這根本不是歐洲人自己想的吹噓理由.”

“我上次還見到個人,很氣憤地說我是無神論者,因為我在鐵匠鋪工作的時候懶得留時間去禱告.”

朱文奎想了想,說:“這種人在歐洲也有吧?他們不考慮神的話,是不是也能產生類似效果?”

“這和你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小讓娜無奈地說:“普通市民,估計根本不知道無神論者是什麼意思,把它當做了泛用的罵人的話.”

“無神論的定義,是以否定天父為第一原則的一種哲學。

所以他首先的要求,是徹底否認天父.”

她對哥哥的行為做出了界定:“你三天兩頭去娘娘廟,跟著大家拜天父,雖然很多人會覺得你異端,但肯定不會認為你是無神論者.”

“其次,這是一種哲學。

哲學和神學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就算否定天父,他們的思路也是透過各種哲學和神學工具,來論證天父不存在,或者位格不符合。

因此我們那邊,哪怕是無神論異端,也是在這種思維下的。

他們進行論證,一樣不會偏離太多.”

“怪不得。

我就說麼,我拜了這麼多神,怎麼可能是無神論者.”

朱文奎露出瞭然地神情。

“你想的,那就不叫無神論,那叫根本不在乎神.”

她笑了一聲,搖搖頭:“我懷疑這是塞里斯的特產——這是根本不關心要承認神還是否認神。

我都懷疑這是個超乎有神論和無神論之上的思路.”

“當然,普通人是不瞭解這麼多的.”

她提醒道:“你在這裡住了這麼久,得意識到一個差別:西歐的文化不像塞里斯,歷史並不是一個具有神性的東西。

另外,他們也沒有單獨的道德規範。

老師們說的‘士大夫’,在這裡是教士們兼職的;教化民眾、組織基層的工作,也是他們在進行.”

“所以我剛才一直給康哥哥說,不可能出現一個脫離宗教的文明定義。

如果沒有了教會,除非直接出現一個更有力的替代者,否則歐洲那邊,肯定會是一片群魔亂舞的景象。

這麼下去,只怕文明都要崩塌了,那還傳承個什麼啊.”

“他們說你是無神論者,意思是你脫離了天父和宗教,也就是說沒有了道德和宗教組織的約束。

這等於在塞里斯說你是個沒祖宗的野人,沒道德的壞蛋——他們沒法理解脫離宗教的信仰,和脫離宗教的道德,所以就會這麼類推的.”

“所以下回遇到這樣的,直接拿你的打鐵錘子掄回去就行了。

不要跟他辯這些經,知道了嗎?”她恨鐵不成鋼地看了眼哥哥,說道。

“這是誰啊,說話這麼缺德.”

一直在默默聽著的馬王妃,終於也忍不住開口問道。

“哦對了,他這個話大概就是說你缺德的意思.”

小讓娜聽了母親的話,覺得這個更貼切,又補充道。

這下,馬王妃也沒忍住,瞪了她一眼。

小讓娜吐吐舌頭,擺出乖巧的樣子,不說話了。

“就是個來拜訪的人,我也沒太注意。

你倆聊起這個,我才想起來的.”

朱文奎撓撓頭:“我自己是真沒什麼感覺……”

“你這孩子也太遲鈍了.”

馬王妃嘆息了一句,又看了看小讓娜:“哎,不過也沒辦法,別說你哥,我也不太懂這個.”

“小郡主正好對兩邊的文明都瞭解,才明白這些吧。

哎,其實我自己也不夠敏感.”

郭康想了想,對朱文奎說:“沒事,你給我說下是誰,我幫你收拾下那人就行.”

“有這個必要麼?”朱文奎確實不想麻煩他:“市井間的事情,估計亂的很.”

“咱們要是都不知道,倒是沒必要。

既然知道了,不教訓下就不好意思了.”

郭康倒是認準了此事:“交給我吧.”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個普通人兼屌絲進廠的生活

屌絲石雨軒

德雲社:和秦霄賢的戀愛進行曲

榮沐桉

我在人間遊之飄搖紅塵客

不會不會取名

司塵

司塵若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

打小就清澈

王默穿越記

雲幽深處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