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座山雕”覆滅記

對於郭康的建議,眾人議論紛紛。

馬可神父對著上面的數字,盤算起來。

“要不我們在希臘地區試試?”他建議:“初期的投入可以由教會來支付,反正也不會太高。

而且這對於我們整合各個修會,是有好處的.”

“可以,你記一下,明天去給老楊看看.”

王大喇嘛點點頭,吩咐道:“我記得上次不是說,有人來請求我們援助麼?正好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和人際談談.”

“我們可以幫忙聯絡種植棉花的村莊.”

馬可神父表示:“那邊的種植對灌溉要求很高,所以官府對當地情況調查的也比較清楚。

而且這種植物至今還在不斷的引進和改良,我們的教士也經常在這些地方往來。

我想,我們在這方面,還是有不錯的基礎的.”

眾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在這邊,水利工程的規模和數量,與官府對當地的管理和控制程度,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看哪個地方水利發達,就知道這裡大機率是朝廷的基本盤所在。

哪怕在希臘地區,也是如此。

當地傳統的村莊和種植園都比較封閉,雖然他們經常參與貿易,出售橄欖、葡萄之類的經濟作物,但平日裡也基本不和外人打交道。

再加上這二百多年,入侵不斷,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能有來劫掠的賊寇冒出來,導致當地人愈發自閉,見到陌生外人,都得首先懷疑對方是不是探子,準備帶人進村搶劫的。

很多地方,民間的組織已經退回了梭倫之前的時代,大大小小的氏族相互對立,佔山為王,相互提防,也確實相互劫掠。

跟他們一比,古典時代的那些城邦,都算是團結友愛的了。

等到紫帳汗國經營希臘地區的時候,按叔祖郭砥當年的吐槽,這裡就剩下兩種典型人物了:一種是住在海港邊的城裡,見誰投靠誰、包括異教徒的希臘老貴族;另一種是住在內陸尤其是山地間,見誰搶劫誰、包括其他希臘鄰居的希臘老土匪。

而更多的普通人,則夾在這兩種人之間受氣,只能給他們當附庸。

在這種情況下,紫帳汗國的經營,就是圍繞灌溉種植展開的。

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地村莊和山寨的能力,所以從一開始就被官府壟斷了。

這裡雖然水災不多,目前的水利水平也足夠應付已有的農業,但確實也有不少地方存在缺口。

比如棉花,在希臘種植的時候,就需要額外進行灌溉。

這種情況下,更大規模的水利工程能給當地人帶來直接的好處。

而且,資源增加,利用率上升之後,平時的很多事情也就能隨之解決了。

有需求可以直接找上頭要求協調,不用三天兩頭和隔壁寨子打鬥,去爭奪水源。

這樣時間一長,不同村落間的衝突減少,在共同維護這個更大水源的過程中,更大規模的組織也就重新建立起來了。

這些基於溝渠水網的農業組織,很快開始擠壓零散的寨子。

每當一處工程得到成功,更多的人就會想要效仿,試圖透過積極加入,來讓自己也獲得更多資源。

依附於山寨的村民紛紛下山投靠,很多山寨因此解體。

而且,當時還有個現象,就是希臘地區,其實也是相對來說“地廣人稀”的。

這裡確實平原很少,大部分都是山地。

然而之前,土庫曼人和西歐人在這裡的爭奪,導致人口大量減少。

等紫帳汗國驅逐了那不勒斯和阿拉貢支援的傭兵,佔據希臘地區之後,發展很多地方都沒多少人了。

由於之前的處境過於惡劣,這地方的田地,甚至是有剩餘的。

在採用了更高產的技術之後,確實有能力安置不少人。

而土匪和土匪的文化,也很快被淘汰了。

——沒錯,這些土匪也有自己的文化。

他們崇尚武力,鄙視勞動,看不起弱小者和婦女,認為真正的男人應該以索貢和劫掠為生。

這種想法和羅斯地區,那些半民半匪的社團差不多,讓郭康懷疑是不是全世界的土匪都這樣。

但最大的問題是,兇狠剽悍和善戰,其實是兩回事。

希臘土匪雖然很兇猛,但其實戰鬥力很一般,連拉丁土匪和土庫曼土匪都打不過——人家是正規土匪,經常在國家的組織下,結成巨大的戰團,外出劫掠。

希臘人的這些寨子,根本不夠他們打的。

好在這裡山多,打不過還可以躲回去,否則這些當地土匪,早就被人家正規匪幫剿了……

而面對軍團駐紮的農莊,土匪們也沒什麼辦法。

如果軍團主動進山搜剿,他們還能對抗下,但紫帳汗國當時確實對於山區沒什麼興趣——甚至連進軍希臘地區,都是海倫娜太后用自己的政治資源強推的,屬於朝廷安排的政治任務。

他們更多的心思,都是佔領一片地區,然後開始屯田。

這樣一來,雙方的攻守形勢就逆轉了。

土匪頭人必須不斷下山騷擾,冒險去平原地區,襲擊那些正在整理田地、開鑿溝渠的人。

否則,就不斷會有民眾發生動搖,前去投靠對方。

簡而言之,就是他們等不起。

哪怕只是從軍事層面看,抱著這種心態,也是輸了一大半了。

而且,在襲擊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對沿途的普通人造成損害。

這些土匪也不是多麼有紀律的團體,導致破壞更加嚴重。

他們出動的次數越多,當地人的立場就越傾向於軍團。

一些本來無所謂的人,都開始主動投奔,因為不這樣的話,自己都沒法得到安全保證。

這種情況下,連很多土匪頭領都覺得環境變了,得趕緊想辦法,看看有沒有機會接受詔安。

而不願意放棄這種身份和生活方式的人,則退到希臘中部的山區,聚集起來想辦法。

最後,他們推舉了大土匪坎諾澤斯為首領。

他一直自稱,自己是古代某個皇族的後代。

是不是真的另說,但他確實常年使用東羅馬的鷹形圖案作為旗幟,因此外號叫“座山雕”。

在他的號召下,不少土匪集結起來,準備長期拒守,和紫帳汗國對抗到底。

然而,紫帳軍隊佔領了雅典周圍一圈之後,就喪失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可能是覺得這裡的象徵意義已經足夠交差了,派往當地的軍團根本就沒繼續南下,而是又趕著回去,照顧田地去了。

一眾土匪聚集了兩個月之後,就再也忍不住了。

當地的物資不夠他們消耗,而在僵持的這段時間,內部衝突也愈演愈烈。

最後,為了爭奪幾個搶來的女子,另一名大土匪公開質疑坎諾澤斯的領導權。

眾人的不滿集中爆發,雙方直接開始了火併。

亂軍之中,山寨被焚燬,數名匪首被殺。

“座山雕”坎諾澤斯倉皇逃離。

而在亂軍中,幾名小首領集結人手,伏擊了坎諾澤斯,成功將他一舉擊殺。

他們帶著首級,來到軍團駐地請功,希望獲得更好的安置。

當地最大的土匪組織,也就這樣覆滅了。

昨天忙得都忘了更新的事兒了,今天才反應過來……

這兩天我把少的兩章補上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鏡之約

硫雲

妖嬈小妖精賴上了腹黑鄰居

閒小靈

天才戀愛博弈

柒星高照

TNT:夢

千織線

HP之純血榮光

攜君行

當我穿成原著中的反派之只後

叫我鴨梨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