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墉宮,正門。

竇長生仔細傾聽著天地秘聞,以往萬金難求之物,如今唾手可得。

這一種陽謀,你明明曉得,可卻是不得不遵從。

無人能夠放棄唾手可得的好處,哪怕是有人能夠抗住誘惑,但這一些人註定是因為利益不同。

十大種族為首,聯合萬族建立起來的討伐上古天尊聯軍。

商族肯定不會沉迷其中,但其他各族就不好說了,因為他們對於不朽時代的開啟,心中並未有太大的牴觸,雖然都喊著阻止不朽時代開啟的口號,但內心中到底怎麼想的,這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竇長生一顆心開始掙扎起來,雖然魚可熊掌都想兼得,但這一種情況註定是做夢,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竇長生嘆息一口氣,緩緩開始起身。

如今上古天尊活下來的眾多,今日沒有了這位墉道人,還有陳天尊,並未是絕版的訊息,還是有其他渠道能夠獲得的,可不朽時代開啟了,對人族的壞處太大了。

拖延時間這對竇長生是好事,因為姒無命是自己大哥。

只有不朽時代延時開啟,姒無命突破至至強者後,才能夠有能力獲得人族道源支援,去嘗試突破成為不朽神魔。

現在要是不朽時代開啟,自家大哥就要被放棄了,到手的上百份道源,就會徹底的飛了。

雖然說都是人族,可也有著一個親疏。

為人族,也為自己。

竇長生心中下了決心,目光炯炯注視著墉道人。

一聲嘆息響起,墉道人神色寂寞的講道:“這一次事情皆是商族自找的,太師貴為人族,何必插手這一次糾紛.”

“只要太師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貧道自有大禮送上.”

“比如說太師不闢福地和洞天之法?”

“不古末年到底發生了何事,以至於天地殘破,上古仙道盛極毀滅?”

“還有道祖今何在?”

“昔年上古末期,天崩地裂,到底有多少不朽金仙死亡.”

“人族是否有不朽金仙存活下來?”

“武道和仙道是否有衝突?能否共存下來?”

“上古不朽金仙的跟腳,他們詳細底細......”

墉道人口若懸河,一句句話,猶如一柄刀子,直接捅在了竇長生心臟上面,讓竇長生心跳加快,怦然心動。

其他暫且不論,光是上古末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就是當今天下最事情。

到底發生了何事,以至於讓仙道崩潰,從而天地間陷入混亂,最後天地厭惡仙道,仙法威力驟降,最後導致武道大興。

如三眼族等等仙道種族,皆因為武道興起沒落,

上古末年之謎,這太吸引人了。

竇長生深深呼吸了一口氣,忍受著巨大的誘惑,最後憑藉著的毅力搖頭講道:“不必了.”

墉道人可惜講道:“太師打算出手,那麼貧道要警告一二.”

“這一座天墉宮,乃是天墉道人道場,興建於遠古末年.”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天墉道人來歷.”

墉道人話語至此,突然停頓一下,然後露出不好意思講道:“貧道又要長篇大論了,這會稍微耽擱一會太師時間,太師不會介意吧?”

墉道人說完後,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看著竇長生,不,是眼巴巴的看著竇長生,臉龐上浮現出愧色,彷彿真的對不起竇長生。

場面一下子寂靜下來,竇長生目光炯炯注視著墉道人,知道墉道人要藉此拖延時間,真是見縫插針,能夠耽擱片刻,就耽擱片刻。

一秒都不嫌少。

先後幾句話,說的慢悠悠。

這沉默一會,就是十餘個呼吸過去了。

明知道墉道人用心不良,但竇長生還吃這一套,因為這是關於天墉宮,關於天墉道人,是敵人的訊息。

墉道人扔出的這一個餌,不知道塗抹了多少層蜜糖,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摻雜的毒素不多,雖然是在拖延時間,但相比較這耽擱的時間,墉道人暴露的天墉道人訊息,帶來的壞處更大。

竇長生心中狐疑,這一點自己能夠看出,敢於主動開口的墉道人,這必然也是知道的。

自曝其短,暴露出自己的情報給敵人,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這眼前的墉道人,不論是怎麼看也都不是一個傻子。

事有反常,必然有原因。

任何人都是逐利的,他們所作所為,必然是能夠帶給自己好處的。

墉道人這麼做,只能夠說明把情報透漏給自己,相比較壞處,獲得的好處會更大。

竇長生不開口,墉道人就不出聲。

大約過去了百餘個呼吸後,竇長生主動問道:“還請前輩解惑?”

墉道人露出了回憶之色,在組織著言語,開始慢吞吞的講道:“天墉道人來歷不小,此人生於遠古時代末年.”

“那時候還是妖族稱霸天地的年代,萬妖衝突,相互爭奪《大羅道經》,為此連連血鬥,天下一片混亂.”

“妖族血腥廝殺,天下萬族也沒有逃脫,妖族是霸主,萬族各自附屬不同的妖族勢力.”

“一次次內鬥廝殺,也是萬族攻伐的時候.”

“天下動亂,處處皆是戰爭.”

竇長生不由提醒講道:“前輩,有一些跑題了.”

“儘管這一些上古隱秘,我也非常喜歡聽,可如今場合不適合,可以等待未來再請前輩解惑.”

墉道人一愣,然後賠禮講道:“貧道大多數時候,都處於沉睡,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昏昏沉沉,所以有一些顛三倒四.”

“還請太師見諒.”

墉道人賠禮後,這才繼續開口講道:“天墉道人少年時,萬族混亂,正是在廝殺中成長.”

“正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遠古時代血脈為王,天墉道人出身羽族,儘管血脈高貴,可天墉道人不為王族,一輩子成就有限,最多就是一尊地仙.”

“地仙對於尋常人,已經是天花板了,不知道多少種族,終其一生,都達不到地仙.”

“可羽族實力強大,族中也是有不朽金仙,對於這樣的結果,天墉道人自然不甘心.”

“但怕是天墉道人再不甘心,也是無濟於事.”

“因為很多東西,生來沒有,就不會再有了.”

“除非是藉助著龍族至寶龍門.”

墉道人開口解釋講道:“此龍門,非太師手中龍門,是祖龍鑄造至寶.”

“龍族大興,稱霸天地,就是因為祖龍立龍門,萬族皆可化龍,打破了血脈限制,給天下眾生一條上升之路,所以祖龍匯聚天下英才,龍族才擊潰了眾多生而強大的生靈.”

“但龍族統治末年,奸佞之臣矇蔽祖龍,又有群龍墮落,他們損公肥私,把持龍門,能夠獲得使用龍門者,皆是自己親族或者是門徒,他們沆瀣一氣,以至於龍族風氣大壞.”

“萬族喪失了上升渠道,而天下間又出了一位青天勾鈞,此人聯絡眾多被擊潰活下來的先天生靈.”

墉道人長篇大論,突然間戛然而止,也注意到了竇長生不愉的神色,瞬間砍掉了大量內容,直奔主題講道:“青天勾鈞代表著血脈為王的老舊勢力,他們才是天下間最強的勢力,當初被龍族擊潰,也是他們一盤散沙,各自為戰的結果.”

“當他們聯合起來,一舉推翻了龍族統治,青天勾鈞開闢了眾神時代.”

“而龍門在最後的決戰後,就已經消失無蹤,其下落眾說紛紜,有說被青天勾鈞收藏,也有說是被龍族秘密儲存起來.”

“但不論是哪一種結果,對於天墉道人都是極為遙遠的事情,是不可能獲得使用資格的.”

“本來天墉道人最後已經向現實妥協,可天地間卻是崛起了一尊大人物.”

“對方有教無類,廣收門徒,教授修行之法.”

“能夠不純化血脈之力,就能夠獲得超凡之力,不論是何等出身,皆可修行.”

“天墉道人不是道祖最早的一批弟子,卻是道祖早期弟子.”

“正是傾聽道祖講道,跟隨在道祖身旁,日日聆聽大道,天墉道人才能夠打破極限,突破至天仙.”

“跟隨道祖一起終結妖族霸權,大興仙道.”

“上古末期,天墉道人不是最為驚豔的人,但成功抓住了機會,用現在的話語來講,就是吃到了仙道大興的紅利.”

“仙道興起時,天墉道人就是帝天麾下大將,當道祖隱退後,仙道混亂,群雄四起,天墉道人追隨帝天,先平天界,再壓地界,一統三界.”

“戰功赫赫,成為天庭三十六天尊之一.”

哪怕知道此刻開口不對,但竇長生還是不由多問了一句:“帝天如今如何了?”

這位一聽,就知道是上古天庭之主。

這可是天帝。

在上古仙道當中,論起來重要性,僅次於道祖的。

對於道祖如何了,竇長生沒問,因為不報以希望,這絕對不是天墉道人知曉的事情。

不要問,問就是道祖。

這就能夠說明一切。

墉道人沉吟一下,這才開口講道:“關於帝天的訊息,貧道所知不多,彷彿神秘消失了.”

“但不論怎麼講,貧道沒有死,那麼帝天就絕對不會死.”

“這可是天帝,修為曠古爍今,已經到了不朽金仙極限,要說誰能夠超脫,證道大羅金仙,要是有一個排序,帝天絕對能夠排入前三甲.”

“要不是道祖如今情況未知,名列第一位,壓了帝天一頭.”

“不然帝天就是第一.”

“說起來道祖可能超脫了,自仙道大興後,道祖就開始隱退了,前一些年,還有訊息傳出,後面就已經無蹤了,誰也不知道道祖去了哪裡.”

“以道祖的本事,誰也殺不了道祖.”

“所以道祖超脫希望更大,如同媧皇一般,已經深入混沌,離開了這一方世界.”

“只是那一些道祖嫡傳,他們把道祖留下的瑰寶,全部都給隱藏起來了,如同凡間帝王一樣死後,他們兒子秘不發喪,就是要把好處獨吞.”

不得不說,墉道人這一個猜測,機率是非常大的。

要是自己的話,肯定這麼幹。

道祖遺留下來的至寶和名聲相比,肯定是寶物香啊。

再說又有道祖修行精要,對大羅金仙的闡述,這是超脫的希望,誰能夠放手。

不對,跑題了。

竇長生趕緊糾正講道:“天墉宮?”

“前輩說天墉宮?”

墉道人回過神,正了正八卦仙衣,然後繼續講道:“天墉宮建立於遠古末年,是天墉道人搶奪妖族之物.”

“是昔年一尊妖王的一處行宮,遠古時期能夠擔當妖王者,無不都是不朽金仙.”

“真正的皇者,都是位於不朽金仙極致.”

“九皇,三十六王.”

“這是妖族稱雄天地的實力,媧皇也才是九皇之一.”

“這實力盡管無法和天庭相比,但天庭是萬族匯聚,匯聚萬族英才,三十六天尊,皆是核心力量,餘下有著各路冥尊也臣服於天庭,可妖族才是一族實力.”

“各路妖王皆有附屬種族,妖族匯聚了天下大半不朽金仙,已經近乎百尊,天下無敵.”

“這真是一個龐然大物,要不是媧皇超脫,因為媧皇遺產,爆發的血腥衝突,就有三皇隕落,餘下各路妖王慘死於內鬥,哪怕是道祖想要崛起,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沒有天時,哪怕是真龍也無法騰飛,翱翔於九天之上.”

“只能夠龍困淺水,與魚蝦嬉戲.”

“天墉道人幸運獲得了一處行宮,從而佔據化為了道場,然後經過無數年來的擴充,尤其是天庭建立後,有著天庭的權勢相助,天墉宮本身已經成為了一件至寶.”

“分為四季,春夏秋冬.”

“再細分為三十六奇觀.”

“一步一景,一步一世界.”

“獲得天墉宮之主認可,自可閒庭信步,欣賞山河壯闊,天下美景.”

“可私自闖入,步步殺機,寸步難行.”

“自正門而入,此刻算來,應該是大夏紀.”

“對應青鸞界.”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半世逍遙半世顛

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