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頭像真好看!”

“是啊,太子殿下就是英俊!”

“看起來就慈眉善目的,以後當了官家肯定是好官家。”

“這話不能亂說,當今官家還在呢!”

“怕什麼,咱們官家也喜歡太子,不然怎麼會廢掉之前的太子呢。”

“這話倒也是!”

眾人議論紛紛。

百姓們對於紙幣的稀奇,完全是一種看熱鬧的心態。

同時也對紙幣非常的好奇,但看到紙幣後,說實話,他們被這種工藝品震撼了。

這是一種對他們思想的衝擊,之前太子製造的紙就已經夠好了,如今紙幣的紙張拿在手中,讓他們有一種錯覺。

這真的是紙嗎?

紙可以製造的如此精緻?

若非親眼所見,誰能相信,紙都能如此完美。

隨著紙幣的流傳,大街小巷的人都在研究紙幣,有的百姓本來不準備兌換,如今一看,徹底喜歡上了。

雖然不會將自己全部身價都兌換,但隨便兌換一點也是沒問題的。

太子的名聲好,百姓們買賬,之前趙桓和御史大夫,榮國公等人表面上不說,心裡還是覺得紙幣肯定發行會出問題。

畢竟紙錢在大宋是給死人用的,如今百姓們倒是接受了。

而且呈現滾雪球的方式,影響越來越大,趙桓等人也只能目睹這一切發生。

如果紙幣推動成功,還有了不錯的效果,那太子又建立了一個功勞。

有時候趙桓都懷疑趙樞的腦子是怎麼長的,他怎麼會這麼多東西呢?

難道他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是未來穿越過來的?

趙桓站在一城城樓上,看著大街小巷的熱鬧場景,他是真有這個想法。

不然怎麼解釋趙樞什麼都會?

他自己也曾經效彷趙樞,想要自己做出一點新東西出來。

結果他發現自己完全不行,想不出任何新鮮的東西,即便有,實踐起來也是萬難。

所以只能感慨自己沒辦法。

幾個月時間過去。

紙幣已經徹底在汴京城以及周邊開始運轉起來。

“老闆,來幾個包子。”

一百姓拿出幾塊紙幣出來,掌櫃的拿著紙幣笑道:“好嘞,稍等!”

“小二,結賬!”

酒樓中,一百姓吃飽喝足,從懷中掏出一個紅色的百元大鈔放著,掌櫃的立刻過來將錢拿起來然後找出一些零錢。

“客官您慢走!”

汴京城到處都是用紙幣買東西的人,不得不說,百姓們剛開始有些不習慣,後來便是習慣了。

感覺還是非常不錯的。

用習慣了紙幣,在用銀兩,倒是覺得有些繁瑣,太重了。

“掌櫃,結賬!”這時又一位客人吃完之後結賬,不過他用的是銅錢,掌櫃的眉頭一皺,看到銅錢這麼多,他道:“額,這位客觀,您有紙幣嗎?現在咱們酒樓全部都是紙幣結賬!”

“怎麼,銅錢不是錢啊?我沒紙幣!”

眼看客人要發難,掌櫃的笑道:“行,銅錢也行!”

不過卻是轉身的時候白了一眼,現在誰特麼還用銅錢。跟不上形勢啊。

這位客官也是有些無奈,這都好幾次這種情況了,他覺得自己還真得換紙錢來用了,不然不太方便啊。

沒法,這位客人去了銀行,開始排隊兌換紙幣。

他在家裡拿了不少錢出來,很厚重,結果兌換過來一疊不多,也不少的紅色百元大鈔。拿在手中之後,誒。

還別說,感覺輕鬆了許多,數著手中的鈔票,忽然感覺紙幣也不錯。得勁。

此刻趙樞在一座酒樓上。

看到了如今汴京城的情況,他很滿意。

紙幣在汴京城開始流行,終究會擴散到整個大宋周邊。

如此,紙幣可以推動節省效率。讓大宋經濟更加發達。

而這段時間,工部的紙幣廠,沒日沒夜的印刷。

將大量的紙幣全部發行出去,兌換成黃金白銀存在銀行。

紙幣則全部發給老百姓。

一年的時間過去,整個大宋幾乎都在用紙幣,一部分百姓不願意換,最後發現紙幣還真香,所以也改用了紙幣。

至此,紙幣發行完美成功,且根據調查,商業經濟也的確因為效率而在瘋狂增長。

以往的貨物交易要用大量的錢,有支票的好好,沒支票的就需要金銀大部分則是銅錢。

不說其他,就是銅錢要兌換成銀兩,或者是存在銀行變成交子票,那也是非常繁瑣的,這一枚枚銅錢你得數一數吧。

但所有人都用紙錢後,去哪裡都是紙幣,輕裝上陣。

再一個,如果真是大額交易,將自己的錢兌換成另外一種形勢的支票,清點起來也簡單的多。

銀行也退出了一種支票形勢。

只要你賬戶上有這麼多錢,就可以直接開出支票,各地分行對進行驗證,沒問題便可以蓋章。

然後拿著這張支票就可以做生意。要節省很多時間。

效率的提高,就是經濟效益的暴漲。

對了,還有大宋今年的糧食產量也空前的高。

種植的新水稻種子已經全國各地開花結果,僅僅是稅收,就是往年的六倍。

不談其他商業指數。

而現在,大宋每年的國庫收入,已經達到了六億貫。

如果按照銅錢來算的話。

這什麼概念?

這幾乎是以前的六七倍,甚至是十倍的增量了。

以往大宋好的時候有九千多萬,一般就是五千,六千,或者是七八千左右,但現在這幾年,幾乎暴漲。

前年的時候就已經達到兩億多,今年更是直接達到六億。

這讓宋徽宗和滿朝文武也不得不對趙樞佩服的五體投地。這真是太狠了。

而且現在大宋的船業也發展了起來,各種海上捕魚,港口的海鮮交易市場,還有菜市場中,都出現了不少海鮮食物。

而銀行貸款到業務,目前也在逐步的回收利益。

風險在可控範圍內,因為大家都買了保險。

如果大宋保險,已經對外推出了很多業務,而貸款買船的人,必須買保險。

保險的錢也並不是很多,很划算。

而腳踏車,如今也已經不是什麼稀奇東西了。

海州地界,汴京城等,甚至一次在殿前司,武松告訴他,他之前回家了一趟,發現自家老家陽穀縣大街上都是水泥道路,不少人騎著騎行車,三輪車出行。

大宋完全變了模樣。

而這一切,趙樞感覺到很滿意。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山河社稷圖【南瓶竹絮】

瓶佳佳

倚天屠龍記續

為伊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