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神力,攻打敵人的。

不能破壞趙樞的水泥路。

若真毀了,不是打恩人的臉嗎。

肅王他很尊敬。

只是陛下有令,他也不好拒絕。

趙桓目露期待,岳飛天生神力,蔡京高求這些老臣自是不能相比。

只要水泥路砸了,多少讓趙桓有些欣慰。

岳飛拿著錘子,不得不錘,只是錘了幾次過後,水泥路出現了一些印痕,卻沒有破壞。

岳飛放下錘子。

“陛下,此路確實堅硬無比,岳飛砸不破!”

趙樞親眼見過岳飛的力量,他沒用全力。

岳飛不知道多少力度可以破壞,他收斂了一點,發現水泥路其實是沒問題的。

首先不說他用盡全力是否能砸破,即便砸破了,也根本不影響水泥路以後的建設。

路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並不是要建造一個永遠不可摧毀的,不現實。

他也不會真的砸破,那是打肅王的臉。

眾人見狀,紛紛點頭。

“水泥路,不錯!”

“大宋有這樣的路,已經夠了。”

畢竟誰這麼無聊,天天拿著錘子去砸路。

朝廷肯定要將他抓起來治罪。

路,就是人踩,馬車過,抗的住風雨,經的住日曬就可以了。

宋徽宗覺得很划算,成本便宜,路好。

趙桓多少有點失望,看著路面卻無可奈何。

“諸位愛卿,覺得此路如何?”宋徽宗看向眾人。

“陛下,此路比石板都要堅硬,成本低,如肅王所言可以大面積實施,首先將汴京城的主道修建一番。”

“微臣附議,此乃神路,不但替大宋節約了國庫,又能一勞永逸,就是不知道這路可以維持多少年?”

梁師成問道。

“此路可以維持三十年。”

趙樞如實說道。

其實根據古代這種沒有大車的路況,再多個幾年也是沒問題的。

“三十年……”

所有人對於這個數字覺得不可思議。

平常他們的路,遇到水就會垮了。一年修一次都是不錯的。

保持三十年就有點誇張了。

蔡京問道:“這三十年,需要維修嗎?”

“一般來說,不需要維修,除非泥土坍塌導致破壞,僅水泥路本身是不需要維修的。”

眾人議論紛紛。

感覺水泥就是神蹟一樣的東西。

“肅王,這水泥真的不怕火,和水嗎?”

“嗯!”

趙樞道:“水泥路,不懼火力,再說了誰閒著沒事去放火燒公路?

至於水麼,常年下雨避免不了,不過水泥路有一個特性,在水中能增強路的硬度,所以不怕水泡。

至於風,多大的風能將水泥吹起來?也是不存在的。”

“嗯,肅王言之有理。”不少大臣點點頭。

“水泥是一種粉末,卻能在乾枯之後變成硬路,這種方法聞所未聞,如此大宋的道路問題徹底解決了。”

有的大臣很是激動,能見證一種新事物的變革,也是一種榮幸。

岳飛提議:“陛下,這種水泥可以用來建造軍事防禦,利用在邊關城池,甚至是牢房中,不僅僅是公路的作用。

還可以建造高強度的房屋。”

經過岳飛的提醒,不少人反應過來。

趙樞點點頭,岳飛不愧是岳飛。

僅僅是塊水泥路,他就想到這麼多。

眾人沉浸在水泥路的神奇中,岳飛卻是想到了後面很多事情。

宋徽宗:“確實,咱們大宋的城牆都是夯土製作,只有皇城一部分有青磚。若是能建造城牆,確實有利於大宋防事。”

夯是指一種使用重物按壓將泥土中空隙去除的動作,大力二字因此組合而成夯。

這種動作使泥土變得更結實。

古代的臺基,牆壁,城,城門等大都是夯土築成的。

為了加固,還在土中加水平方向的木骨,稱為鄉土木。

這種做法自漢長安城開始,下至南北朝,唐,宋,最晚到元代還在使用。

“建造城牆可以,房子也可用水泥嗎?”宋徽宗。

“父皇,水泥可以修路,建牆,高樓自也是如此,兒臣推算過,如果房屋採取金屬結構,運用水泥材料,可以將樓堆十幾層高。”

古代由於房屋都是木質,住房不可能堆太高。

除非是高塔之類的建築。

“肅王說的是住房,還是塔樓?”

蔡京覺得如果是塔樓的話,不足為奇。

“自是住房!”

“不會塌嗎?”

“以鋼筋為骨,石為肉,水泥為皮,如何會塌陷?這可不比木質,如果建築方法得當,建築即便十丈,二十丈高的樓都不在話下。”

不過這只是一個設想,當下還是以水泥路為主!”

二十丈!

住房若是如此高大,那是什麼畫面?

眾人深吸口氣。

只是這麼複雜的結構,不是一時半會的事。

“如此說來,這水泥可以多用,真是妙啊!”

文武百官對於水泥的出現,內心驚歎。

眾人圍繞水路現場很是沸騰,不知道的還以為這群人在看猴。

“如果父皇准予,工部可以立刻修建汴京城主道,連同大宋其他城池道路也重建。”

趙樞這個想法並沒有什麼問題。

眾人也很贊同。

趙桓說道:“雖然水泥成本低,全國各地動工,累計起來也是不小的耗費。這也是個大問題。兒臣覺得還得緩著時間。”

趙樞想要快速修建水泥路。

除了是實行這個計劃帶來的功勞之外,可以給大宋經濟的促進繁榮。

趙桓總是想給趙樞找點阻礙。

太子說話,旁邊幾個朝臣對視一眼,梁師成他們如今和趙樞有生意上的往來。

換做以前,他們會說點什麼,附和太子,如今梁師成他們卻並沒有說什麼。

“陛下,水泥路能給大宋帶來巨大的便利,對大宋發展有巨大好處,成本低,即便全國各地修建成本驚人,也比之前鋪石板強太多了。微臣贊同肅王的想法。”

李綱站出來道。

眾人對此事進行了研究。

“父皇,修路,兒臣並沒有打算讓朝廷出錢。”

“不出錢,那誰出錢?”宋徽宗怔住了。

“除了汴京城主道,其他城池道路建設,兒臣打算讓天下的商人出錢!”

趙樞道。

讓商人們出錢?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天下的商人又不是傻子,怎麼會付錢幫朝廷修路?

“樞兒,你具體打算如何做?”宋徽宗又興奮了。

“很簡單!”趙樞笑道:“咱們可以將大宋建路商業化,造大宋的路,非但不需要朝廷出錢,還能讓朝廷賺錢。”

趙樞的話,讓眾人更加摸不著頭腦了。

本來一項巨大開支的事情,被趙樞說的好像還能賺錢一樣。

那要具體如何做才能如此,他們是不瞭解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逆九川

落雨塵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