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那個成品大船就已經極為駭人了,他們自己船廠造出來的船,都沒臉見人。

現場一道道驚歎之聲,他們一邊研究大船的基建,感嘆之規模。

一邊看向成品大船,驚歎於精巧的設計。

商人們議論這大船到底是如何構造的。

為何能如此龐大還穩定在水面上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龐大的重量,是怎麼做到維持水平之類。

看似簡單的東西,蘊含的技術成分太大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眼前的船在他們眼中就是船的里程碑。

“難怪啊!”

“難怪什麼?”

“這麼大的船太子都能製造出來,相比之下,其他的船技術開放給我們小船廠,也不算什麼事了!”

“也是,對於太子來說,小船估計都沒什麼意思,大船才是國之利器!”

一胖商人笑道:“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這些商人才有機會嘛。”

“這種技術,若非太子外放,我們一輩子可能都研究不出來!”

“把可能去掉,肯定造不出來!也不看看咱們的小船是什麼樣,能和這種大船相比嗎?”

旁邊一商人笑道。

“老張你說的有道理!哈哈!咱們有福了!太子給大宋帶來不少新東西,每次都能造福不少人。

我一個朋友跟著做水泥路工程,現在三進院在廣陵都買好幾套了。”

“你這個朋友,是你自己吧?”一商人嘿嘿笑道。

那人搖搖頭:“非也非也。”

“呵呵,不是他,要是他,早就說出來了,他這個人愛炫耀,沒必要遮遮掩掩!”

“也是!你這個朋友也是抓住了潮流的風口。

不過咱們還是說說這船吧。看基建規模,如此大的船,以後建立起來得多嚇人啊!”商人笑道。

“船足夠大,抵禦風浪的能力就強,一般的風浪不怕,這是大船的好處!只是核心技術太難。稍有不對就容易損壞,漏水,若是在海中翻了,那虧大了!”

現場連聲驚歎。

他們內心也更加渴望得到這樣的造船技術。

眾人議論了好一會兒,現場人越來越多。

許多商人從港口趕來,有的則從遠處趕來,總之他們不會錯過這次技術外放的機會。

隨著人群聚集整個現場如同會場,人滿為患。

這時,遠處一個青年身穿華服出現了。

是趙樞。

當朝的太子爺。

“參見太子!”

所有人看到趙樞的一刻,紛紛行禮。

沒有人敢不行禮。

其實很多人沒見過真正的太子,當初趙樞是肅王之時,見過他的這些商人並不多。

畢竟不是想見就能見到的。何況如今已是太子了,就更尊貴了。

他們看趙樞的儀表,面容,還有走路的姿勢和身上穿的衣服,一眼就能知道眼前這人就是太子。

最重要的是他走在前方,旁邊眾人簇擁,還能是誰呢。

最具備辨識度的是蟒袍。

看上去讓人喘不過氣來,對於這種高貴的衣服,讓人只能心生敬畏。

“諸位,想必也知道這次本太子召集大家來的目的了!”

趙樞的聲音響徹全場。

“本王之所以千里迢迢從汴京城趕來海州,就是為了我大宋的船業,如果大宋有了更多的船,就能將貨物運送整個外域,讓大宋的商品更多的拋售海外,賺國外的錢!”

“同時,將國外比較實惠的東西運送到大宋境內,讓大宋更加繁榮。

外面的世界很大,而想要出去就需要更多的船。

所以本太子將船規劃成大宋未來五年內最重要的專案。

這就需要大家來一起助力完成這個偉業了。

靠朝廷的工部,不如大家一起合作來的更快!”

“大家也應該能看出來船業發展對未來的影響,雖然大宋有商貿已經開始出售海外,但貨船有限,畢竟還是少了點。

大家造出更多的船,一起賺錢,而你們造船後,不但自己可以貨運,也能出售船盈利,亦或者是自己組建商隊,這些都隨大家。”

趙樞說的這些,在場的人都能聽懂。

說白了,船就是海外的路。所謂路通財通。

通往海外的路是什麼呢?就是船。

船越多越好,越穩固,技術越高,裝在的貨物堆積的越高,流通性更強,經濟增值是恐怖的量。

和國外的交流也會更加的頻繁。

以往來回一趟,麻煩的要死,如果海上貿易成為普遍的生意,貨船每日來往,風雨無阻,無疑會加快這種交通。

量便上去了。

這時,有人詢問了趙樞該如何得到船的技術問題,他們對於這個問題最為熱切。

也是為了此事而來。

趙樞笑道:“諸位不要著急,我們工部有專業的造船師傅,他們會將各種造船技術發下去,教導你們學習,會組織傳授班,到時候你們就會知道了。

當然,這也是有前提條件的!”

“太子殿下,什麼條件儘管說,只要我們能做到的。”眾商人們紛紛道。

“你們以後造船,每一艘出售,都要上繳一成利潤!”

所有人剛開始聽到之後,議論紛紛,隨後一想,如果能將造船業發展起來,無論是出售船隻,還是海外商貿,亦或者是船的一些零件出售訂單,各方面都能暴漲。

沒有新技術的開發,量上不去,他們反正也賺不到多少錢,如果訂單上漲利潤爆發,一成也不是什麼事。

相當於技術發開外放的授權利潤。

也很正常。

甚至,他們覺得這抽成也不是很多,要知道一艘大船的利潤,造成時間長,但出售利潤肯定不低,他們還有九成的利潤空間,也不少了。

其實來之前,他們就想好了各種情況,如今一看,太子要的也不多。

完全在他們接受範圍內。

“太子殿下,這條件我們接受。”

“不錯,這條件不高,我接受。”

現場船廠的掌櫃,商人們都紛紛表示沒問題。

趙樞點點頭:“雖然只抽取一成,但後續出售中,若是誰想要做假賬,隱瞞銷售情況,不願意繳納這筆錢,也不要怪本太子不客氣。

本太子既然這麼做,此事就要嚴謹。若是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就別怪本太子將你們抓回來,停止你們船廠的製造,將其關閉。偷漏嚴重的,本太子還要追求律法責任。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表最白炮灰

琴立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