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回答之後,眾人議論。

覺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不由感覺趙樞分析的很透徹。

水滸中。

宋徽宗看到方臘起義軍發展迅速,實力越來越強大,於是就想招安他們,他下詔稱:

“如能束身自歸,或告言動息,捕致賊黨,並特予免罪,一切不問。同稍有功績,即伏與推賞。”

但方臘的起義軍對宋徽宗下的招安詔書根本不感興趣,方臘繼續率兵攻打杭州城。

而起義軍男女老幼都上戰場,打了五天終於攻下杭州城,方臘一氣之下毀了蔡京父親的墓地。

後來方臘起義軍又連續攻下宋朝幾個重鎮,直到後來朝廷聯合梁山等人一起,才消滅了方臘。

介於趙樞的說辭。

還有他這次戰勝歸來,話語還是很有份量的。

於是宋徽宗道:“那就將方臘等人全部清除,岳飛,這次朕給你五萬大軍,聯合梁山一起消滅方臘,你可以信心?”

岳飛趕緊道:“陛下放心,微臣此次定將方臘一等反賊剷除,為朝廷肅清賊寇!”

“好!”宋徽宗笑了,對於岳飛的信心,是相當的滿意。

岳飛有了功勞,現在說話不會遭受到人的質疑。

蔡京,王黼,趙桓等人沒說什麼。

只是趙桓有些疑惑,趙樞之前主動請命去消滅梁山,如今面對方臘這個功勞,他卻無動於衷。

五弟不想建功立業嗎?難道說他覺得招安梁山就夠了?

和以往不同,這次方臘更危險。

他希望趙樞去,最好不要回來。可偏偏這次趙樞不去了,讓他很失望。

對於這點他是不理解的,一口氣如果再消滅方臘,不是更利於他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嗎?為何將機會交給岳飛呢?

要說岳飛這個少年,還確實有點能力,聽趙樞的口氣,這次岳飛出力很大。

趙桓不理解,他不知道趙樞第一次就是單純為了培養岳飛而已。

如今岳飛都出來了,交給他就行,趙樞沒必要親自去做什麼。

岳飛是忠於朝廷的,趙樞為他保駕護航,岳飛只需要好好發揮才能,他大宋未來可期。

在這點上趙樞表現的完全在於大局上。哪怕岳飛以後不聽他的,只要能為朝廷效力也足夠了。

今日朝堂上的兩件大事都解決了。

第一,封賞回來的趙樞等人,第二就是方臘的事情,將招安的梁山等人派出去。

其實他們就是炮灰,發揮的好就是功勞。看這次平叛的結果。

又商議了一些小事,眾人退朝後,趙樞在路上。

岳飛問道:“肅王這次不跟著一起去嗎?”

岳飛有點明白,趙樞是想要爭奪太子位的。當然這只是他的猜測,具體他也不敢亂想。

但奪得一些功勞是好事。

趙樞:“方臘那邊,就交給你了!”

趙樞和他交流了一番,沒什麼去的想法。

岳飛點點頭:“肅王,您比較睿智,這次征戰方臘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睿智嗎?趙樞內心一笑:“這次朝廷派出梁山,是希望削弱方臘,以及梁山這邊的實力,讓兩幫賊寇都減輕對朝廷的威脅。

這點,相信宋江他們也是心知肚明的。

若說建議,嶽將軍如果能將梁山中人多帶回來一些,就是對朝廷的幫助了。”

站在朝廷的角度,父皇是對的。

站在趙樞這個現代人知道宋江等人心思的角度來說,故意削弱宋江他們,沒必要。

宋江為首的人既然已經招安,必定只能為朝廷效力。消滅方臘,梁山還能有所保留實力。

這才是趙樞詔安的目的。他不是讓梁山僅僅是對付方臘,而是讓他們能在以後對抗金國中出力。

岳飛:“我明白了!”

“嗯!”趙樞笑道:“再一個,這次前去為了保險,王府會再派一些火銃以及彈藥給你,利用的好,能減少自身的傷亡。”

“那就多謝王爺了!”岳飛知道火銃的威力,那絕對是大殺器。有王爺幫助,如虎添翼。他更有信心了。

兩人交流一會兒後,岳飛忙他的事情去了,帶著宋江他們去了營地開始整合軍隊。

暫作休整,就會前往消滅方臘。

“肅王!”

身後忽然傳來童貫的聲音。

趙樞回頭:“是童大人啊!”

看到魁梧的童貫,趙樞知道應該是最近玻璃廠房擴張的問題有所進展了。

不過這一個多月進展應該不大。

“肅王這次勞苦功高,招安梁山,實乃我大宋棟樑啊!”童貫首先是讚揚了一番。

“哪裡哪裡,不過是僥倖而已!”

趙樞客氣一番。兩人簡單交流幾句。

童貫這時又笑道:“肅王,您出去的這一個多月,我在汴京城周邊已經建立了三十座廠房,所有的房屋,人員分配,工具提供,租金,招工人等等都已經置辦妥當。

王爺府上的王管事也帶著工匠以老師傅帶新人的方法,傳授了玻璃工藝。

如今三十多座廠房,都已經開工多日了。

而且在周邊一些城池,我也在置辦廠房。相信玻璃的物品會越來越多,銷售也會增長起來!”

“哦?”趙樞有些意外。

覺得還挺不錯,童貫辦事沒有拖拉,一個多月就已經置辦這麼多廠房?

顯然是下了很大精力的。對於賺錢方面,童貫還是非常積極。

畢竟這也有他的利益在其中。

“王爺要不要去看看?”童貫問道。

“嗯,去看看也好!”趙樞對於新廠房還是有些期待。

王府畢竟小了點。

外面的廠房可以置辦的更大,可以加大生產力。

童貫和趙樞商議好後,便一起出門,去了汴京城東邊較遠的區域看廠房。

在遠一點的地方,租金要低很多,這是考慮了成本問題,趙樞對此也很滿意。

不多時,兩人進入了一座府中。

非常寬闊的院落,和想象中的不一樣,這裡類似於一個四合院,只是上方已經建立了瓦棚。

類似於一個工廠的四合院。

足足兩千平方米,很是寬闊,旁邊有許多火爐,工匠們在熱火朝天的塑造各種玻璃器具。

“王爺!”

“童大人!”

看到王爺來,眾人紛紛行禮。

其中有不少老面孔,都是老師傅負責傳授工藝。

如今這些老師傅由於傳授工藝,他們的職責是教導眾人技術,自身工錢還是一樣,但比以往輕鬆了許多。

這也是他們作為老人的福利待遇了。

許多新工匠正在孜孜不倦的忙碌著。

那些玻璃吹出一個大紅泡,然後塑造成不同形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科西嘉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