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接過一把略顯沉重的白色左輪槍。

拿在手中的一刻,趙樞掂了掂手,雙眼一亮。

好傢伙,挺沉啊!

眼前這把左輪通體銀白色,發亮,槍管很精緻。

木質的兩塊薄片貼在金屬把上。拿在手裡很穩。

左輪的後方則有一道擊錘。

擊錘是單動式,屬於那種打一下,撥一下。從技術上來說比較簡單。

還可以製造連動式,但介於古代工匠技術不成熟。

趙樞給他們的圖紙屬於單動式。

先研究簡單的,再研究困難的。

趙樞迫切需要一把左輪保護自己,這個比小型火銃要方便的多。

看到如此精緻手工打造的左輪,趙樞愛不釋手,將擊錘撥開,開了空腔。

哐當,擊錘撞擊上去,雖然是空彈。

敲擊的清脆聲音卻讓趙樞猶聞天樂。

從外相上看,肯定不如前世的那種精緻左輪。

對於趙樞目前來說卻是足夠漂亮了。

他研究了每一個角落,多試了幾次,發現並無問題。

“這左輪,不錯!”

趙樞兩邊翻看,很是喜歡。

這把左輪屬於小型槍,轉輪有6個彈巢,可以逐發射擊。

子彈轉輪為了配合多數人使用右手的習慣,多為向左擺出。

因此中文翻譯稱為左輪手槍。

其實原文名稱意為轉輪手槍,與左右實無任何關聯。

有了這把左輪,趙樞不害怕人攻擊他。

只需要扣動扳機,就能讓人命喪黃泉。

這次出征梁山,是有危險的,所以必須要有保護自己的東西。

再高的功夫,在左輪面前也得跪下。

“子彈研發出來了嗎?”

趙樞問道。

有了左輪,就必須要有子彈,而且還要完美配合,包括尺寸,大小,長短,還有子彈的威力。

子彈才是核心點。

若是子彈質量不好,開槍便會出問題,甚至發射不出去。

危險關頭,那是致命的。

老師傅道:“王爺,子彈也制了出來,一共有十顆,都是第一批打磨出來的!”

“你們試過沒有?”趙樞。

老師傅:“回稟王爺,試過,子彈和左輪完美契合,沒問題!”

聽到這話,趙樞點點頭。

這時老師傅在盒中拿出銅色的子彈,一共十顆,恭敬遞給趙樞。

老師傅和在場的工匠對趙樞極為尊敬!

不僅僅是因為身份,更是因為這完美的左輪和子彈工藝。

看似簡單的東西,結構卻很是精妙複雜,他們無法想象王爺是如何想到的。

趙樞拿著其中一顆子彈掂量了一下。

他也沒想到,這群工匠真將子彈做了出來。

趙樞知道子彈能發揮效果,需要做到的很多。

首先整體密封要好。

一顆子彈由彈頭,彈殼,裝藥和底火四個部分構成,內部構造很精細。

子彈在被擊發時,底緣變形,撞針撞擊底火,底火引爆火藥,使得彈殼內的壓力和溫度驟增。

這時彈頭脫離彈殼,進入飛行狀態。

趙樞拿著子彈端詳。

子彈外殼由黃銅製成。

因為彈頭在出膛時會與槍管產生劇烈摩擦。

如果外殼的表面太硬會過度損傷槍管,使槍械很快報廢。

銅相對於鋼鐵而言硬度要低許多,卻也沒有很軟,並且容易加工,是製造彈頭最理想的材料。

而彈頭則是子彈的殺傷核心。

彈頭形狀分為長頭,圓頭,凹頭,它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性。

長頭阻力較小,穿透力強,射程遠,適合攻擊遠距離的目標。

圓頭靜止作用好,很容易留在目標體內。

還有最後一種凹頭。

當這種子彈進入身體時,子彈自身表面會被炸裂。

容易在體內大幅度翻滾從而增加殺傷力!

由於其傷害機理過於恐怖,現代全球上早達成了禁止使用的共識。

而趙樞工匠們製作出來的,屬於圓形子彈。

在古代,已經足夠殺傷力了。

就看能不能成功引爆發射。

趙樞將子彈一個個裝了上去。

裝滿之後,趙樞學著以前電視上看到的,將轉輪巴拉轉悠了一圈。

嘩啦啦…..

左輪發出清脆的金屬滾動聲。

他手指一摁,聲音停止,將其轉輪契合固定。

隨後,趙樞將擊錘拉開,左輪瞄準了遠處一塊三尺方圓的厚鐵板。

在眾人矚目中。

他扣動了扳機。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