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又道:“純鹼也是清除粗鹽雜質所用。可以用草木灰制鹼法!

只需要將植物曬乾,燒成草木灰裝進布袋裡,用水淋洗就能得到鹼液。”

“也就是說,用這兩種東西,可以提取精鹽?”

韓木呂等人面面相覷。

還是頭一次聽到這麼神奇的方法。

“王爺大才,屬下佩服!”

韓木呂只是聽說了這些方法和名詞,就覺得趙樞懂得的東西和他們不在一個層面。

雖然沒有試驗過,但精鹽既然已經上過朝堂,肯定沒問題。

既然精鹽製作方法沒問題,那麼趙樞說的開採法,也定然沒有問題。

也就是說,趙樞教導他們的這些,已經將鹽司開採,製作,包括提純等方法都告訴了。

鹽司鑽研多少年都攻克不了的問題,趙樞一來就解決掉了。

眾人對趙樞佩服的五體投地。

韓木呂雖然年紀不小了,此刻卻快成趙樞的迷弟。

那種發自內心的崇拜,早已經取代了之前內心的懷疑。

對於製鹽方桉,趙樞並沒有保留。

實際上精鹽提取,還可以更純,只是需要更多的化學物品,製造起來麻煩,趙樞只選擇了簡便的方法。

他不擔心方法外漏。

鹽司有嚴格的規定。

即便外漏,到時大宋的官鹽大量衝擊之下,鹽商根本搶不過。

朝廷之所以放任這些鹽商,那是因為鹽商的確給朝廷分成帶來了利潤,若是朝廷本身就能賺錢,這些鹽商宋徽宗一句徹查禁鹽,就可以將他們統統砍頭。

那時,他們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而且,趙樞進行改革會屢建奇功,到時位高權重,還整治不了這些?

其實這些商業手段,不過是趙樞上來的過程。

到時有槍桿子在手,就是王道。

因為趙樞最近的火銃,已經有進展了。

這些暫且不談,趙樞將這些方法傳授下去後。

他便回去了。

接下來一段時間,鹽司的人嚴格按照趙樞的吩咐下去。

有不懂的,趙樞會做現場試驗,再讓鹽官散發到各地傳授。

隨著時間緩緩而過……

此刻。

海邊鹽田。

一群工人正在勞作。

當第一批鹽生產出來,海邊這些工匠看著大量的鹽比以往數倍的效率出產,都沸騰了。

“這種天日風力曬鹽法太妙了!”

“是啊,原來曬鹽還能這麼做,肅王是大宋的天才啊!”

“原來我們之前的曬鹽法有問題,真正的曬鹽,就應該是這樣的!”

海邊一群鹽官工頭看著面前堆積大量晃人眼球的白鹽高山,無法相信這是他們自己透過最近技術製造出來的粗鹽。

產量已經遠遠高於之前好幾倍了。

透過肅王的方法,只要按照程式走,不難也不累。

工人們很喜悅。

鹽官們一直強調產量,奈何技術有限,只能如此。

如今有了這樣的方法,他們也輕鬆一些。

雖然他們沒有資格見到位高權重的肅王,卻已經打心眼裡佩服這位五皇子。

另一邊。

屬於大宋南方區域的一塊岩鹽礦區。

一根按照特殊要求打造的巨長鐵管,直接豎立到地底深處。

坑洞四周圍繞了密密麻麻看熱鬧的人群,他們想要見證奇蹟。

這是新的方式,工人們將大量水灌注鐵管,浸入到地下,隨後耐心等待。

其實他們能直接將水灌注坑裡,不用經過管道,至少在場的人有這麼想的。

但肅王明確指出,坑洞垂直,如果水直接傾斜而下,勢必會造成坑周圍的土地流逝形成崩塌。

用鐵管衝擊就小多了。

此刻。

水在地底深處浸泡裡面的鹽礦。

不一會兒,水沉澱在下方數十米深處,肉眼可見,有人拿著繩索連線的水桶吊下去將滿滿的水提上來。

“這,這是滷水!”

眾人驚歎的發現,地下深處的水上來後,變成了滷水。

有工人攆在手中品嚐,驚喜道:“鹹的,真是滷水啊!”

“太好了!”

“不可思議!肅王真厲害啊!”

所有人無法保持平靜。

岩鹽開採是非常麻煩的,工人們進入地下挖礦,每年都會死一些人。

如果採取這種方法,只需要灌水,取水,到處打洞就夠了。

這種新的方式,讓他們內心受到了很大沖擊。

而接下來。

整個大宋各地的海鹽區,岩鹽礦場,以及其他的礦山區在粗鹽出產之後。

便開始按照趙樞的方法提取精鹽。

提取的部門,乃是機密,外人謝絕圍觀。

當他們按照趙樞的方法將熟石灰和純鹼放入鹽池後。

沉澱下來的就是雜質,再經過漏斗過濾後煮幹,得到的就是精鹽。

他們開始品嚐。

神奇的發現味道沒有了之前的雜味。

粗鹽裡面蘊含了很多雜質化學成分,導致味道不純,對身體還有害,經過純鹼和熟石灰的沉澱,味道比之前純的十幾倍。

他們品嚐到如此純的精鹽,看著手中的精鹽目光愕然。

而在短短時間內。

鹽司各處開採區,生產了6300萬斤鹽。其中精鹽300萬斤。

產量是之前同期兩倍多。

由於產量提高,精鹽大面積製作,很快第一批精鹽要上市了。

但在此之前,要定好價格。

價格是很關鍵的一環,一旦上市再改難免會讓人覺得亂來。朝廷還是要穩重一點。

所以,針對價格,趙樞仔細思量了。

隨後,他將價格制定了。

他的精鹽,生產的時候就劃分了三檔。

一檔為普通鹽,生產了4000萬斤,定價一斤15文。比之50到70文的價格低了不少。

這個是走量的普通鹽。質量比市場上的要強。

一旦上市,質量好的鹽價格又低,足以顛覆大宋整個鹽市場,讓人瘋搶!

其次,就是中檔精鹽,生產了2000萬斤,定價500文。

這個是給有錢人購買。

實際上普通鹽和中檔差不了多少。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價效比不高。但有錢人追求不一樣,他們會購買這種。

最後一種,高檔精鹽。生產了300萬斤,定價一斤一貫。這個就比較貴了。

高檔精鹽很貴,專門針對有錢人,屬於奢侈品。

即便是宋朝鹽商也不敢將鹽價格定這麼高,只因為他們的鹽質量有限,市場肯定不買賬。

趙樞的高檔精鹽在過濾,提純方面會多一些繁瑣的工序時間,質量更好。

對於趙樞的定價,顛覆了鹽司以往的情況。

低的低,高的又如此嚇人嗎?

鹽司的韓木呂等人不敢相信。

但出於之前趙樞一系列操作,他們敬佩有加,所以王爺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鹽司現在是趙樞管理,大量的鹽已經運送各地官店等待上市出售。

不過,在價格上,還需要宋徽宗來最後決定,畢竟鹽價更改不是小事。

所以,趙樞直接去了宮中。

延福宮。

一處河邊,四周還有竹林。

宋徽宗站直身體,彎腰低著腦袋,左手負在背後,右手拿著毛筆,在桌椅上的紙上正繪畫著一副竹林圖桉。

延福宮左邊就是竹林,宋徽宗聚精會神。

得知趙樞來了後,他停止動作,熱情的問趙樞最近鹽情況怎麼樣了。

“回稟父皇,一切進行的很穩當,而且第一批鹽要上市了,兒臣已經擬定好了價格,還請父皇過目!”

趙樞將價格表拿出來。

宋徽宗笑著臉點點頭,拿過來看了一下。

上面有三種,普通鹽,精鹽,皇鹽。

當看到普通鹽一斤15的時候,宋徽宗笑容失去了。

當看到精鹽一斤500文的時候,他有些意外。

當看到皇鹽一斤一貫的時候,宋徽宗的臉色變得怪異起來,他盯著趙樞:“這中間精鹽價格倒是不錯,即便賣的不多,也能賺錢,至少不虧。

但你這普通鹽一斤15文?

樞兒,你知道朝廷有三分之一的盈利都是靠鹽嗎?

你這樣,朝廷每年直接損失至少千萬貫啊!”

“還有最後一種皇鹽,一斤一貫?這也太黑心了,誰會買這麼貴的天價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地表最白炮灰

琴立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