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

趙樞印刷了八萬份報紙。

將其宣揚了一番。

老百姓們得知有新鹽上市,議論的很火熱。

至於新鹽如何,又是什麼價格,這點他們倒是不知情。

“你們聽說了沒有?前不久朝廷上出現了一種新鹽,也是肅王做的。”

“嗯,後來肅王兼任戶部右侍郎,好像接管了鹽司,這不是什麼秘密!”

“這種鹽是不是和以前官鹽一樣粗糙啊?”

“根據訊息,朝廷一些官員嘗過,精鹽質量很好。

如果出售可能有點貴吧!咱們買不起。”

“肯定啊,朝廷的鹽什麼時候便宜過?”

許多老百姓看過報紙後,知道這和傳聞的一樣,內心有些期待。

鹽價很高,汴京城還好,大宋其餘地方的百姓嫌貴,吃的鹽很少,甚至吃不起。

鹽關乎百姓們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有的人覺得,既然是新鹽肯定價格會調整,或許會降低。有的人覺得,朝廷什麼樣他們能不知道?鹽不會便宜的。

與此同時。

各大酒樓中,一些鹽商聚集在一起。

“肅王之前搶了茶葉生意,現在又想要在鹽上下手,朝廷不安分啊!”

一名大商戶尚彪,中年男子,有著圓滾滾的肚子,拿著酒杯一口而盡,雙眼很不友善:“肅王還真是,茶葉也就算了,如今插手鹽的生意,他莫非以為可以從我們手中搶奪市場不成?”

旁邊一個商人:“尚掌櫃,這可不一定,肅王可是人才,說不定他能做出好鹽,搶奪我們的市場!”

尚彪冷哼一聲:“就算他做出好鹽,也不能搶奪我們的利益,好鹽必定貴,他只能佔據一部分,我們還是有利可圖。”

尚彪其實對肅王的行為,感到不悅。

尚彪是一個大商戶,經營茶葉,鹽,還有瓷器等物。

對肅王的行為早有耳聞,之前蜂窩煤的時候,他沒做這個生意,不然也要被趙樞搶了利益。

茶葉生意他們已經降低了,這點他就很不舒服。

如今鹽要是在出來,他們生意不好做,尚彪不得氣死。

在他看來,真是好鹽,價格絕對居高不下。不可能搶奪他們太多的市場。

因為很多百姓是吃不起鹽,並不是鹽好不好的問題。

而隨著時間過去,根據報紙上的時間。

中午。

大宋的新鹽,在各大官營店上市了。

有百姓擠在官營鹽店,問道:“掌櫃的,你們這新鹽多少錢一斤?”

旁邊一大媽道:“我看天下烏鴉一般黑,新鹽價格恐怕更貴!聽說這種是好鹽,不會便宜的,還不是坑的我們老百姓?”

好的東西,哪有便宜的道理。

“…..”鹽掌櫃。

不少人看到櫃檯上的鹽之後,問可不可以品嚐一下。

官營的掌櫃示意他們隨便嘗,有百姓黏了一點在手中,放口裡。

不一會兒,這人看著自己的右手指尖:“這,這鹽太純了,這是好鹽,絕對是好鹽!”

“確實好!”

旁邊的人也試了一下,眾人面面相覷,這麼好的鹽,太貴了他們未必捨得買啊。

“這鹽多少錢?”

“諸位客官,告訴你們一個好訊息,咱們肅王制作的鹽,很便宜,分為三種,第一種皇鹽,一斤一貫。”

“……”

百姓們差點罵娘。

一斤一貫還便宜?

“那第二種呢?”有人問道。

“第二種精鹽,500文一斤。”

“這都不是我們買的起的,鹽好是好,太貴了。”

“諸位彆著急,還有一種鹽很便宜,15文。”

“這麼便宜?…..我們剛才嘗的是哪種鹽?”大媽驚呆了。

聽說15文,百姓們覺得不可思議!

合著這掌櫃有病啊,從高到低報價格?

不過這15文是真的假的?

他們沒見過這麼便宜的鹽。

但有人認為,眼前的鹽肯定是他們說的500文或者是一貫一斤的。

誰知官營掌櫃告訴他們:“剛才大家品嚐的鹽,就是咱們的普通鹽。一斤15文!”

“這種鹽一斤15文?天啊,這也太便宜了?”

“這麼好的鹽,只要15文嗎?那貴的得有多好啊?”

百姓們以為自己聽錯了。

以往的鹽是一斤50文呢,現在這種好鹽一斤15文,好不說,還便宜,這誰不想要?

現場立刻熱鬧了起來。

紛紛要買鹽。

“這鹽好,我要兩斤!”

“掌櫃的,來三斤!”

“這麼好的鹽,我要十斤。”

這下,官營店直接爆了。

剛開始,百姓們還以為官營店只是這麼一說,這種價格未必是真。

結果他們花錢,還真就買到了自己喜歡的鹽,是真的只有15文。

鹽好,還便宜?

不少百姓被這好事整懵了!

朝廷什麼時候這麼體恤百姓了?

而當訊息傳開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過來購買好的便宜鹽。

“掌櫃的,能品嚐下500文那種嗎?”

“不行!貴鹽買了可以隨意品嚐,不買不能品,但我告訴你們,越貴,鹽越純!”

“15文的鹽都這麼好,500文的肯定更純,說什麼也要嚐嚐,給我來半斤!”

“好嘞!”

半斤不多,但他們買得起。

汴京城的許多百姓還是比較富裕的。

而隨著不少人品嚐到500文的鹽後,更是驚呼了起來。

“老夫一輩子吃鹽,從未見過這麼純粹的!”

這給買鹽的百姓極大的震撼。

不說500文的那種,就是15文的這種鹽,已經是百姓們覺得價格非常不錯,質量上等的鹽了。

對於百姓來說,在高檔的沒必要,15文這種就很滿足了。

“奇怪了,官鹽還有這麼好的質量,又這麼便宜的?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吧?”

誰能想到,大宋對於鹽的價格管控,忽然降低這麼多。

百姓們歡呼了起來。

紛紛出手購買。

500文一斤的,照樣有人賣。

就算一貫的那種,也不缺乏有錢人買回去。

這一刻無論是汴京城還是附近,以及大宋其他州城的鹽店,生意都爆滿。

所有人跟瘋了一般的搶鹽,生怕賣慢了被搶光。

也擔心以後不會在有這麼便宜的好鹽,一些人甚至買了好幾十斤。

不少百姓有錢任性。

有這麼好的鹽,以後誰還會購買私鹽?

短短几天,所有人擔心好鹽賣光,購買了很大的量。

趙樞的新鹽剛剛上市,就讓以往的私鹽生意全部擱淺了。

他們的店鋪之前陸陸續續有人去買,如今一個人都沒有。

生意過於火爆,趙樞在樓上看到這一幕,也沒有意外。

“好東西又便宜,老百姓們不傻,這次以後恐怕沒人在購買私鹽了,也沒有存在的必要!”

趙樞在自家樓上看到遠處店鋪場景,悠閒的坐著喝茶,左手摟著任二姑,優哉遊哉。

錢怕是不會少賺。

這第一批鹽上市,百姓們沸騰,鹽商們炸鍋了。

整個汴京城比以往更為熱鬧,茶樓,酒樓,街道上無數的百姓聚集在一起議論這次鹽的大改革。

簡直顛覆了他們以往對鹽的現象。

也感激朝廷終於開恩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雲事蹟

劉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