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說,無法反駁海上之盟。

他們也不會聽從自己的,即便不簽訂,以金國的性子,靖康的到來也是必然。

按照他所想,自然是聯合遼國抗金才是明智之舉!

因為金國威脅最大,唇亡齒寒,必須要制止。

兩國聯合,金國處境就不好過了。但他要這麼說,怕是群臣要跳起來,就是宋徽宗也萬不能答應。

畢竟這是他們看來千載難逢收復燕雲的機會。

這種狀況下,他只能順著說了。

所以趙樞道:“父皇,依兒臣看,遼國已在金朝攻擊下苟延殘喘。在這種情況下,合謀與金朝聯手滅亡遼國,將燕雲十六州重新掌握並沒有什麼不妥。

遼國滅亡已是定數,趁機拿回燕雲十六州更可以在防禦上更為穩固。”

聽到這話,宋徽宗,蔡京等人點點頭。

他們也是這麼想的。

“不過!”

趙樞停頓。

“不過什麼?”

“父皇,金國如虎狼,既然和他們合作,正如李大人所言,要早作準備。

在合作之前兵馬要提前到位,這一戰,不但要攻破遼國的城池,同時也要讓金國看到我們大宋禁軍的實力,以此作為震懾,防止金國對我們大宋生出歹心!”

聽到這話,旁邊的李綱神色微動。

想不到小小年紀的肅王,想法和他一樣,窺破了其中要害關係?

也不由得讓李綱點頭,大為讚賞。

但蔡京可不這麼想,他笑道:

“肅王殿下此言也並非沒有道理,只是那金國消滅遼國多有損失,如何還能消滅我大宋?肅王多慮了!”

“蔡大人說的是。”王黼等人都紛紛贊同。

李綱則搖搖頭。

海上之盟看似簡單,實際上是很危險的。

不過在場的人活在夢裡,他們覺得金國不可能消滅遼國之後,還能對抗他們大宋。

也並沒有意識到大宋的兵馬是有問題的。

既然說不出什麼結果來,事情還是按照簽訂的方向走。

趙樞自然不會跳出來說靖康的事,反正還有七年時間,他有大把的機會。

眾人商議之後,事情還是定下了,之後會派出使臣去在海上籤訂。

趙樞也無法阻攔。

眾人走了之後。

路上。

太子趙桓和蔡京在一起,商議了海上之盟的事情,隨後趙桓還說道:“蔡大人,最近那肅王忽然做生意,又是送酒,不知他這是何意?”

趙桓有些顧慮。

蔡京聞言,搖搖頭:“太子殿下放心,他一個肅王去經商,顯然也明白太子之位與他無關。他愛財,對於殿下來說不正是好事嗎?”

“若是他不愛財,那才說明他有心思。”

趙桓一聽,也有道理。

一個做生意的王爺,瘋狂斂財,自己又擔心什麼呢?

想到這裡,趙桓也笑了:“蔡大人說的極是。就讓肅王賺他的錢,本太子也不能太小氣了。”

此刻。

延福宮,趙樞被宋徽宗留下了。

房間中。

他看向趙樞:“樞兒,朕聽說你最近做起了生意,這酒也是你因為生意做出來的吧?”

“回稟父皇,正是。”

“你作為肅王,難免有失皇子身份,以後不要經商了!”

宋徽宗語氣肯定:

“你應該學學你三哥,前兩年他在科舉中得到狀元,若非考慮到皇室影響,給他調了個榜眼,不然他就是狀元。作為皇子,熏習各方面的造詣才是你應該做的。”

言語中,宋徽宗對趙楷頗為欣賞。

更是有著濃濃的喜愛。

宋徽宗是最喜歡趙楷的,歷史上也是如此。

他其實是將趙楷,當成未來接班人培養。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趙楷目前是勾當皇城司公事,所謂勾當,就是兼任,因為長官是宦官楊戩。

即便如此,趙楷也幾乎掌握了皇城司。

這是一個負責皇宮安全,監察百官,挖掘軍中不法之事的機構。有六千多人,權利很大。

明面上太子是趙桓,實際上宋徽宗已經開始給趙楷鋪路了。

只是後來事情發生,誰當皇帝誰倒黴,所以就讓倒黴的趙桓順利繼位。

總之,宋徽宗雖然喜歡趙樞的酒,但希望他走正道。

畢竟他是大宋的皇子。

而趙樞有自己的想法:“父皇,兒臣只是想要透過經商磨鍊自己,並無他意!

商業也是一國富強之道,商業繁榮,經濟發達,稅收高,國庫充盈才能應付各種事情,製造兵器,軍中糧餉,亦或者是增兵,這些都需要錢。

天下四行,士農工商,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商業也是立國之本啊!”

宋徽宗微微一怔。

想不到趙樞小小年紀,有這般見解。

這話的確有幾分道理。

但他還是喜歡有才華的皇子,經商並不討喜。

他並未看到商業有多強橫。

而趙樞不這麼看,不強,那是因為沒做出效果!

等他以後的商業帝國建立起來,天下百姓的生活起居,都要受他的影響,控制了民生,等於控制了一個國家的走向,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簡單交流幾句,宋徽宗便將趙樞打發走了。

對此,趙樞並未有什麼,根據記憶中,如今宋徽宗的態度已經極好了。

看著趙樞離去,對這個喜歡經商自掉身份的趙樞,宋徽宗也只能感慨兒子大了,管不住。

不過趙樞離去不久,趙楷便來了。

看到他,宋徽宗頓時笑的合不攏嘴:“楷兒,快,過來!”

“參見父皇!”

“楷兒,朕剛才還說到你呢,你來看看朕繪畫的山水圖如何?”

“今日朕畫了兩個時辰才繪出來!”藝術皇帝宋徽宗看到趙楷,就如同碰到了知音。

兩人尋常就有所交流,一般都是詩詞歌賦。

對於這個有藝術天賦的趙楷,他打心眼裡喜歡。

無論是詩詞,繪畫,亦或者是書法,趙楷都是皇子中最出色的。

相比之下,趙桓,趙樞他們就不行了。

剛才趙樞在此,宋徽宗也未曾提及自己繪畫的事情。

“父皇這畫生動有神,將山的神韻畫了出來,兒臣佩服!”

趙楷拿著畫欣賞了一會兒,也找不出什麼毛病,即便有毛病,趙楷也不會說的那麼難聽。

況且父皇在才藝方面,絕對少有人能比。

只是這次趙楷過來,將趙樞的畫帶來了。

對於喜歡藝術的人來說,發現了新東西,他們都會交流一番。

趙楷就是如此。

他也是最像宋徽宗的兒子。

他說道:“父皇,兒臣今日也帶來了一幅畫,還請父皇品鑑!”

知道父皇最喜歡繪畫書法,他第一個過來給父皇品鑑。

宋徽宗以為趙楷是在民間發現了好東西。

開啟之後,一副山水畫映入眼簾,江岸還有一老翁正在垂釣,那湖面,那山水,那雲間,以及旁邊瘦金體書法的一首詩詞,整體的意境讓宋徽宗很欣賞。

宋徽宗讚道:“墨筆丹青,如行雲流水。

幾筆勾勒山雲錦,尤其這首詩詞配合江岸之景,實屬佳作啊!”

趙楷笑道:“當初兒臣看到這幅畫的時候,也很滿意。”

宋徽宗點點頭:“嗯!這幅畫的題詞還是朕的筆鋒,模彷到這般地步,卻也難得啊。”

“不過,這不像是你的筆鋒,莫非是你在民間找的畫?”

宋徽宗疑惑:“難道是朕的書法流入民間,有人模彷才繪畫了這副江岸圖?也太像了。”

趙楷知道父皇會喜歡,他笑道:“父皇慧眼,這的確不是兒臣所作,而是五弟肅王所畫。”

聽到這話,宋徽宗臉色微變:“這是樞兒畫的?”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天災歷代皇儲從扶蘇降臨開始

書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