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樞覺得自己要說點什麼。

哪怕阻止不了,也不能看著不管不是?

趙樞出列:“父皇,兒臣覺得,剿滅梁山是大事,為了確保滅掉梁山賊寇,兒臣建議讓李綱大人當監軍,一同前往。”

李綱好歹也是打過仗的,讓他去照顧肯定好一點。

趙樞作為穿越過來的人,懂得歷史程序,能阻礙最好。

但趙樞覺得應該不會有什麼作用。

果然。

那高求一臉信誓旦旦:“陛下,微臣帶領十三萬大軍,消滅梁山賊寇綽綽有餘,肅王殿下這是不信任微臣啊。

陛下放心!這次我必定消滅梁山賊寇,為朝廷撫平禍亂!”

宋徽宗覺得趙樞的意見不錯,但也頂不住高求的迷之自信。

以至於見高求這麼有信心,宋徽宗大喜,便不好在說什麼,畢竟他是很信任高求的。

在宋徽宗看來,十三萬朝廷大軍,已經足以消滅任何一股造反勢力。

這種作法,也並非不妥。趙樞若是不知道後續,也不會有意見。

知道自己再說也沒意義,他也不在多言了。

但在趙樞看來,高求此次必敗。

高求,趙樞還是非常瞭解的,但凡是看過水滸傳的人,對此人多少有點明白。

高求發家史,其實就是一個搞笑史,為什麼這麼說呢?

試想一下,一個搞體育的特長生,沒有經過正規科考,就當上了朝廷的重要幹部。

放眼整個歷史,貌似僅此一位。

高求曾經只是一個藥鋪打雜的,還當個混混。

只是陰差陽錯之下,出現在宋徽宗面前,表演了一手好蹴鞠,所以被看上了。

像高求這樣的混混當上了朝廷的重臣,自然能把壞事幹得風生水起。

高求上任之後,燒了三把火,而這三把火直接把梁山給燒出來了。

高求的第一把火燒在了王進身上,王進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被高求打壓,開除。

第二把火是燒在了同樣身為禁軍教頭的林沖身上。將其陷害,最後將林沖逼上梁山。

高求的第三把是燒在了楊志身上,楊志人太耿直,難免得罪人,最後丟官。

後來他給高求送禮,結果高求不僅不買賬,而且收的錢也不給退還,搞得楊志流落街頭。

最後楊志實在餓極了,不得不去把祖傳的佩刀給賣掉。然後就發生了楊志殺潑皮的故事。最後只能上梁山。

高求的三把火燒起了水滸傳的開頭。

王進的出逃引出了史進,史進又引出了魯達,魯達的出現為日後的玉麒麟盧俊義埋下了伏筆。

林沖的出現引出了日後在梁山上讓位給晁蓋的故事。

楊志的出現引出了生辰綱桉件。

而生辰綱的桉件,為日後梁山初具規模奠定了基礎。

這些一系列的反應,正是因為高求的三把火導致的。

可以說,高求就是梁山催發的始作俑者。

如今他要帶兵消滅梁山,若是成功了,算是自己造的麻煩自己解決,反而還立了功。

真要滅了,也倒好,但高求沒這個本事。

自己惹出來的麻煩,最後還平不了,被宋江等人殺的丟盔棄甲。

因為朝廷有點幹不過,宋徽宗這才詔安,而宋江等人也本不是為了江山,所以詔安成功。

不然,高求根本無法收場。

既然事情已經定了。趙樞也沒執意要求。

但出兵遼國的事情肯定是暫緩了。

不過趙樞想到了一件事情。

就是關於打仗方面。

“除了經商,我還得會打仗,我打,不如讓能人幫我打!

所以,打仗不如找岳飛。回去就將事情辦了。最好是我收服梁山,將梁山的人也搞一批自己用。”

眾人散朝後,趙樞也回去了。

回去第一件事情,趙樞找到了王管事。

“王管事,你給我去打聽個人!”

“王爺儘管說,小人一定給您找到!”

“此人名為岳飛,字鵬舉。是宋相州湯陰縣人,你派人去找到他帶回來,我重重有賞!”

“岳飛?”王管事對這名字很陌生,而且宋相州距離這裡有點遠啊!

他不明白王爺找這麼遠的人做什麼,莫非是遠房親戚?

當然,多的他沒問,王爺讓他去做,他按照吩咐行事就行了。

而為了更準確的找到岳飛,趙樞道:“岳飛此人不同凡俗,目前應該只有十八歲,是個少年,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天生神力。

年少時,便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

你只要去湯陰縣按照這個打聽,絕對沒問題!”

王管事一聽,有些驚訝:“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這是奇人啊!

這樣的人絕對不會找錯,王爺放心,我這就去派人找。

就是將湯陰縣翻個底朝天,也要將人給王爺找到,想辦法帶過來。”

找人這種事,花點錢問題不大,王府人多,隨便找幾個人一路趕往就能找到。

趙樞想了想,既然要找,那就多找幾個。

他將王管事喊回來:“王管事,除了岳飛之外,你還給找這幾個人,張俊,還有韓世忠,劉光世。”

趙樞將幾個人的祖籍都報給王管事,讓他記下。

索性將他們全部找來。

這幾個人是中興名將,現在都是青年時期,但這樣的天才人物,要在他趙樞手中。

以後可以發揮大作用。

王管事用筆將這幾個人全部記下。

張俊,字伯英,鳳翔府成紀人。

韓世忠,字良臣,自號清涼居士,延安府綏德人。

劉光世,字平叔,保安軍,金明縣人。

“這其中,劉光世是軍二代,其餘三個先找到,最後在找劉光世,明白嗎?”

趙樞囑咐道。

“好的,王爺!”王管事趕緊去辦。

趙樞點點頭。

這幾個人可是未來的中興四將,是非常有名的,提前被他挖掘,舉薦上去那可都是功勞啊。

岳飛當初可是打的金國就如同虎入羊群,金國連戰連敗,根本不敢硬碰。

若非後來趙構停止戰事,和秦檜陷害岳飛,金國早就滅了。

或者趙樞出征,帶著岳飛讓他出謀劃策。趙樞就可以坐擁功勞,還能提拔岳飛……

辦完這事,還沒多久。

屬於趙樞的冊封聖旨降臨了。

這次宣讀聖旨的依然是童貫。

童貫除了是樞密院使之外,還是宦官。

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替官家走動。

聖旨的內容是冊封趙樞為戶部右侍郎,管理茶,鹽等事。

隨之一起的還有一道令牌。拿著這道金色令牌他可以隨意出入皇宮。

老規矩,趙樞賞了童貫點錢財。

童貫笑道:“王爺真是咱們大宋的大才啊。之前是茶葉,如今王爺接手,怕是這鹽也要有一番改變了。”

童貫知道鹽是稅收大項,這要是被趙樞做起來,哪怕只要翻個兩倍,那可不得了啊。

大宋每年的國庫收入有九千多萬,鹽利就佔據了兩千五百萬。有時候高達三千萬。

如果翻兩倍,幾乎佔據大半了。

真若是做成了,大宋每年躺賺。

“童大人是樞密院使,做的是大事,本王做的不過是一些小生意罷了,不足掛齒。”

趙樞笑道:“童大人一路勞累,不如留下來喝杯茶再走?”

童貫聞言,也笑了。

作為王爺的身份,如此高捧,這幾句話童貫還是聽著很舒心的。

“下官就不耽擱王爺的時間了,對了,這一個月,礦材的提供沒有問題吧?”

童貫比較關心他和趙樞合作的事情。

這一個月,童貫打通關係提供了很多礦資源,為了給趙樞製造玻璃。

“童大人放心,王府已經大量打造玻璃,鏡子等物,過幾天就可以銷售了。到時童大人只管收錢。”

“如此,那就多謝肅王了!”

童貫內心有些期待,也不敢打擾過多時間,便告辭了。

童貫走後,趙樞去廠房看了一下。

關於玻璃的程序,他非常關心。

而他過去後,一些工匠遇到問題會請教他,趙樞都會給他們解惑。

在工匠們心中,趙樞就是工匠之神。不懂的地方問他準沒錯。

這裡忙完後,趙樞便出門了。

榷茶司。

此刻的寇朋已經升任了大提舉茶馬司使。

當趙樞來到這裡的時候,只聽撲通一聲,迎面寇朋急匆匆過來,當下就直接跪在趙樞的面前,給趙樞磕頭。

“下官寇朋,拜見王爺,多謝王爺提拔之恩,寇朋終生不忘!當為陛下,為王爺效犬馬之勞!”

趙樞如今是戶部侍郎,寇朋就是他手底下的人,這話也沒毛病。

寇朋這次完全是屬於意外了,當聖旨降臨榷茶司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懵的。

還是童貫告訴他,是朝堂上趙樞在陛下面前舉薦,這才讓他升了官。

不然,按照寇朋這種小官,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更進一步了。

很多事就是這樣,有個人幫你說話,很難的事情,忽然就變得簡單了。

當然,這其中有榷茶司建功的關係,否則趙樞也找不到由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紈絝皇帝:開局召喚名妃奸臣

一念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