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朝的路上。

文武百官都算著時間,知道今天工部的結果要出來了。

他們都想著這件事。

根據訊息,不鏽鋼市場很好。

至於具體如何,他們也不好猜測。

路上,趙桓和蔡京相遇。

趙桓小聲道:“蔡相,不鏽鋼用具在民間反響很好,如今時間已到,肅王若真完成了任務,就成工部尚書了!”

蔡京神色略顯嚴肅:“這件事老夫知道,太子暫且寬心。

據老夫所知,工部這個時期會產出一千多萬斤的鋼鐵,利潤會有六十幾萬貫。

在短短三個月想要翻這麼多倍,很難。只要有一個不成,對賭肅王就輸掉了。”

“希望如此吧!”

趙桓憂心忡忡。趙樞的逐漸起勢,讓他最近睡不好覺。他只希望趙樞失敗。

眾人全部進入朝堂。

隨著宋徽宗出來,殿內變得安靜。

走完禮數之後,趙樞對不遠處的郭定使了一個眼神。

郭定第一個站出:“陛下,如今三個月已過,工部對賭期限到了,肅王運作的工部如今有了結果!”

“哦?快快說來!”宋徽宗有些期待。

郭定緩緩道:“工部三個月在肅王的帶領下,已經生產鋼鐵總計九千兩百萬斤!已經接近往年整年的產量!是同期階段九倍!”

“除此之外,工部不鏽鋼金屬對外出售,盈利210萬貫。

鉻材料盈利158萬貫。

高溫爐售出50萬貫。

不鏽鋼鍋碗瓢盆等物,結合以往工部銷售的農具以及稅收一起,247萬貫。

同期總計除去成本,三個月總共盈利665萬貫。是以往的十倍左右!

所以,肅王和朝廷對賭,承諾的八倍產量,十倍利潤,已經完成了!”

郭定稟報中,還有焦炭沒有說。

因為焦炭是趙樞自己的。

完全屬於他的利潤。

單隻焦炭他就賺了四十多萬貫。

除了之外,這次不鏽鋼合作產生的利潤,他也可以得到上百萬貫的利潤。

也就是說,幾個月忙碌,趙樞賺了接近一百五十萬貫的利潤。

此刻。

郭定說完之後,整個朝堂變得沸騰起來。

665萬貫?

這麼多嗎?

宋徽宗知道不鏽鋼反響好,如今聽到郭定報告,他內心極為震動。

這意味著趙樞做到了!

結果完全超出了宋徽宗的預期啊!

工部鋼鐵產量提升有多難,宋徽宗比誰都清楚,如今趙樞將其改革提升。

意味著大宋發展又進了一大步。

趙桓將目光掠向那稟報的郭定身上,問道:“郭大人,你剛才說工部的產量是多少?”

趙桓似乎想要確定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郭定嚴肅道:“回太子,工部產量九千兩百萬斤,盈利665萬貫。

以往同期鋼鐵產量一千萬斤,盈利在六十三萬。所以微臣算的不會有錯!”

斯……

再次聽到郭定的稟報,所有人這次真切的聽清楚了。

才三個月,產量居然飆升到九千兩百萬斤?

確實是往年一整年的量了。

“太瘋狂了!這才剛開始啊?”

“六百多萬的利潤啊?肅王也太恐怖了!”

在場的朝臣議論紛紛。

這還是趙樞接手工部不久的情況下,若是等部門運作熟練,豈不是每年都能高產?

這給國庫增加了多少收入啊?

鋼鐵並不是國庫收入大頭,這也是工部地位比較低的原因。

是六部墊底的。

盈利往往抵不過茶葉或者是鹽。

但在趙樞的帶領下,短時間翻了十倍利潤。著實有些駭人聽聞。

他們不知道趙樞是如何做到的,難道工部的人都不休息嗎?

幾個月產量這麼多,這得要多少人工物力啊?

其實郭定自己也無法想象。

如果之前有人告訴他,有人能做到這個成績,他打死也不會相信。但事實擺在眼前。

蔡京驚訝道:“你們工部,是如何提煉鋼鐵的,怎麼比往年忽然增加這麼多倍?”

對於工部基本情況,蔡京是瞭解的。

工部尚書曾經也想過提升產量,奈何提升不上去。

提升一倍都難,何況提升九倍?

郭定笑道:“這都是肅王的功勞。

肅王將工部的火爐全部換成了新的高溫爐,採取的是一種新的焦炭進行提取,效率自然就高了!

工部不缺礦石,缺少的是提煉技術,有了提煉方法,便有了這樣的產量。

至於盈利,也是肅王想出來的法子,肅王將生產出來的不鏽鋼製作成新的農具變賣,得到百姓的喜愛。

將不鏽鋼對外出售,商人們也願意購買,所以才有這麼大的利潤!”

聽到這些,趙桓臉色有些不對勁。

內心越來越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蔡京也無言以對。

這…..旁邊王黼,楊戩,甚至是童貫等人也是面面相覷。

宋徽宗滿面笑容,越發的欣賞趙樞。

能將鋼鐵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官家,他比誰都喜悅。

李綱這時候笑了起來:“陛下,當初的對賭,肅王已經做到,工部能有如此成績,靠的就是肅王。

工部常年利潤低,如今忽然暴漲,此乃大功,肅王理應根據之前所說,冊封為工部尚書!”

戶部尚書陳顯也上奏:“李大人所言甚是,肅王當之無愧,成為工部尚書!”

“臣,附議!”

“微臣也附議!”…..

頃刻間,旁邊不少大臣們都附議。

因為這是事實。

再也沒有人能阻攔趙樞成為一部之首。

宋徽宗龍顏大悅,笑了起來:“蔡愛卿,可有異議?”

作為百官之首,蔡京的權利很大。

宋徽宗此刻也不過是象徵性問了一下,知道這種情況,再反對也是說不過去的。

蔡京看了一眼趙桓,無奈道:“陛下,既然肅王完成了對賭,此種功勞,冊封尚書之位也是理所應當,微臣無異議!”

“太子?”宋徽宗笑著看過去。

趙桓儘管心裡一萬個不情願,也是勉強笑道:“五弟能將工部改革,發生如此鉅變,兒臣佩服,也無異議!”

太子和蔡京發話,其餘的朝臣哪裡還敢有什麼異議。

就是榮國公此刻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只能附議了。

哎。

榮國公王藻嘆了口氣。

他看向趙樞的目光有些怪異,工部尚書這麼多年都只能穩著。

趙樞憑什麼一進入工部就這麼厲害?

之前對賭眾人都是同意了的。

他們再反駁,就是打自己的臉。

大勢所趨,阻攔不了。

其實,太子有想過要稽核工部的成績,看看是否屬實。

但想來,這麼大事情趙樞也不敢欺君,便沒提。

反正這次他們輸了。

宋徽宗點點頭:“好!既然諸位愛卿無異議。

從今日起,朕便冊封肅王為新的工部尚書,將工部交於他掌管!”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多子多福,開局截胡呂素!

興廣大大

重生二戰,我重振法蘭西

來自遠方的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