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話,傳入太子耳中,顯然是個很不好的訊息。

趙樞剛才佔了上風。

父皇的意思,似乎有提升他的兆頭。

若是讓他繼續向上爬,以後趙樞就不是一個只有爵位的王爺,而是掌有實權的人物!

這對他不利。

但趙樞確實有立功表現,進入鹽司不久就提升了鹽的利潤。

雖不是打仗開城掠地的功勞,卻增加了國庫收入,也可以升官。

蔡京也意識到事情的重要性。

趙樞是戶部右侍郎,再升是什麼官?

那就只能按照尚書升了。

開玩笑!

一個侍郎就不得了了,要是晉升尚書,可是一個機構絕對的掌權人啊!

蔡京擁護的是太子,五皇子卻一步步強大起來。

他擁護太子的心不會變!

太子已經是東宮之主,皇長子身份,未來繼承的機率更大。

一旦選擇了陣營,想要改變也很難。

所以這件事情,以蔡京為首的百官肯定不允許。

好在,陛下也沒說要升官。

蔡京第一個站出來,高聲道:“陛下,肅王在鹽司卻有其功!

但肅王短時間連續升任,如今已是戶部右侍郎,身居要職。

微臣看,不如封賞一些奇珍錢兩比較適合!”

“兒臣附議!”趙桓立刻接話。

趙桓又看向旁邊的右僕射宰相王黼。

王黼想了想,隨後也道:“蔡大人言之有理!

鹽司利潤提升,應當給予肅王賞賜!”

工部尚書宋祁,也站了出來:“微臣也是如此認為,應當給予肅王一些財物獎賞!”

宋徽宗一看這麼多人提出的想法,跟他不一樣。

索性,他直言道:“諸位愛卿,肅王立下大功,朕,今日有意要冊封他為尚書!”

什麼….尚書?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立刻炸了!

他們只說嘉獎,陛下居然也不遮掩了,要提升趙樞為尚書?

雖然沒說是哪個部門的尚書,但尚書可是一個機構的首腦。

“陛下,萬萬不可啊!”

“尚書之職,乃是一部之首,哪個不是兢兢業業多少年,升上來的?

肅王雖然建了功勞,卻也不能一步登尚書之職啊!”

蔡京著急了。

工部尚書宋祁更是道:“尚書之職,需要慎重啊陛下!

況且,肅王的功勞,不足以冊封尚書。”

“陛下,尚書之職,需考慮再三!

微臣以為肅王如今還年幼,不足以擔任。臣不贊同肅王升遷尚書之職!”

王黼也直言道。

“陛下,可以給予嘉獎,升任尚書,萬萬不可!”

“王大人說的有理,微臣附議!”

“臣附議!”

“微臣附議!”……

太子那邊的人,三品,四品官員不少,全部站出來。

總之,他們的話大致是給予一定財富上的賞賜,與官沒太大關係。

即便戶部尚書,陳顯,李綱等人有意維護,但他們的聲音被太子這邊的人淹沒了。

形勢一邊倒。

寥寥幾個人的意見,完全沒用。

陳顯,李綱等人一看,紛紛搖頭。

在他們看來,趙樞之才若是能升任尚書,絕對是大宋明智之舉。

人才就要在重要崗位,這難道不應該嗎?

而且,趙樞早就成年了,如今十九歲!加上本身的能力,又是王爺,這年幼從何說起?不過是藉口而已。

但阻攔的人多,就不好說了。

呵。

看到這一幕,趙桓高興了。

他掃了一眼趙樞,嘴角上揚。

看看,這些都是他太子的人!

他們都是一個陣營,一個利益集團,怎麼可能讓趙樞這麼快上來?

萬一以後對他們造成威脅,就是損害自己的利益。

其實還有一點,那就是趙樞損害了鹽的利潤,在場一部分官員和下面的鹽商有關係。

私鹽沒了市場,下面的人不分錢了。

這些官員沒了利益,心裡是有點成見的。

趙樞只是一個戶部侍郎,就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以後若是晉升尚書,這還了得?

何況他們是太子陣營的人,此刻打壓趙樞正常不過。

此事關乎太子和趙樞的暗中交鋒。

太子的身份和他的黨羽,在大事情上絕不含湖,一致對外!

這也讓趙桓內心微微有些釋懷,可不是嘛,他終究是太子。

即便趙樞再會做生意,也僅此而已。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帝國開始的稱霸

支離破碎的心

大秦青竹你別跑

子安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