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管事笑道:“這還多虧了王爺的一些新菜譜,有人買賬。

如果和其他酒樓的菜相同,賣不了這樣的高價啊。”

“王爺研發的菜譜,像清蒸野生大鯧魚,上湯養生保健菜,吊燒雞,四喜丸子,鹽水海捕大蝦等等這些菜,小人以前沒見過。

拖王爺的福,小人頭一次吃到這些好吃的菜!”

何管事的拍馬屁功夫還是很到位的。

趙樞親近的是王管事,但有些事情還需要另外的人負責,比如這酒樓,自助餐,趙樞就交給了何管事。

何管事也很高興為王爺做事。

畢竟什麼都是王管事去做,要他做什麼呢?

前段時間他還憂心忡忡,萬一趙樞不需要他,自己在王府可能待不下去了。

好在趙樞還是器重他的,給了他一個管理酒樓的機會。

而趙樞的府邸兩個管事,都是母妃在他冊封肅王的時候安排的。

都是精明能幹的人,也都是底子清白的,不會有什麼問題。

趙樞很放心。

他笑道:“這些菜譜,你記的很全啊!”

何管事:“王爺說笑了,這裡任何一道菜我都記得,這點能力都沒有,小的沒臉為王爺辦事啊!”

“嗯,做的不錯。本王還有個任務要交給你!”趙樞點點頭。

“王爺請吩咐!”何管事躬著身子。

“高檔酒樓很賺錢。本王決定在汴京城開個十家八家,所有廚師你培養,酒樓租地你去找。包括裝修之類!缺錢就去找王管事。”

“是,王爺!”

何管事大喜。

王爺又派了新任務,他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也能更好為王爺辦事。

趙樞笑道:“如果你管理的好,除了每月府中的月錢之外,本王少不了你的賞賜。明白嗎?”

“是,王爺,小的一定做好!”

“嗯,去辦吧!”

趙樞在錢方面,肯定是越多越好,不然研發起來養一批工匠消耗驚人。

以後開辦廠房,弄更多的研發房,這都是需要錢去養的。

這段時間,趙樞的收益每天都瘋狂進賬。

僅僅是茶葉和鹽,就給趙樞帶來了一千多萬貫的收益,更不用談他自己還有其他生意。

現在趙樞家底至少有兩千多萬貫。

這還只是剛開始而已,越往後他賺的越多。

酒樓的事情沒什麼問題,只要按程式走就可以大量盈利。

他回去後,天色也不早了。

便是和任二姑在榻上交流人生。

第二天早晨。

趙樞神清氣爽的便去上朝。

“今日,是父皇為我升官的時候。工部尚書大機率升不了,來個工部侍郎足以。

到時我所有關於工部的東西,都可以名正言順的搞出來!以後太子之位,就是我的!”

趙樞既然穿越過來,不整那些虛的。

他就是來當太子,繼承皇位,搞事情的。

何況那太子看他不爽,趙桓還看他樂嗎?

如果趙桓將他當成親兄弟,趙樞或許會走輔助的路線,走其他路子,但趙桓將他當成敵人。

那就別怪他趙樞了。

趙樞可不是穿越過來當聖母的。

直接幹就完事了……

大慶殿。

上朝時間,文武百官排列。

宋徽宗一如既往坐在最上首。

趙樞也是在前列的人物。

一開始,諸位大臣在朝堂上對大宋境內一些事情進行了上奏。

高求也啟奏,要帶兵出征了。

前往消滅宋江等人。

他走的時候充滿了雄心鬥志,揚言必剿滅梁山賊寇。再三保證會凱旋而歸。

話說的漂亮的很。

但趙樞知道,高求此次必敗而回。

他並沒有幸災樂禍,而是覺得這是個機會,只要岳飛他們來,高求戰敗而歸,他的機會就來了。

雖然岳飛年紀尚小,但天生的打仗帥才,只要短暫的磨練,很快就能展現其天賦能力,這點不用懷疑。

在場的朝臣又說了一大堆事情。

這時,戶部尚書陳顯出列:“啟奏陛下,戶部之下鹽司,肅王的改革已經有了成效!”

“嗯,陳愛卿將鹽司的情況說下吧!”

宋徽宗知道。但還是走個過程,不然怎麼提拔趙樞呢。

“肅王任職戶部右侍郎之後,一個月產鹽,製鹽,在官店中銷售,目前已經賣了1130萬貫,是往年同期230萬貫利潤的五倍!”

此訊息一出,整個朝堂沸騰了起來。

“一個月就將鹽司利潤提升了五倍?”

“鹽的利潤提升很難。肅王是如何做到的?”

“這……”

鹽司的情況,很多大臣是不知道的。

如今聽到這個訊息,誰都難以置信。

不由紛紛將目光掠向不遠處的趙樞。

五倍是什麼概念,1130萬貫!

這太嚇人了!

許多朝臣交頭接耳,議論的火熱。

趙桓看向趙樞,他還真不知道這回事。

他聽說過新鹽的生意很好,但好到這種程度,誰都沒有預測出來。

戶部左侍郎韓木呂道:“陛下,肅王此次建立大功,為朝廷多賺了五倍的錢,現在鹽司各個地方都在按照肅王的方法制鹽,以後收益應該會更高。”

“嗯!”宋徽宗點點頭:“肅王這次功不可沒啊!”

宋徽宗滿面笑容,不吝嗇對於趙樞的誇讚。

在場的朝臣們實事求是,都站出來表揚趙樞的能力。

能做到這樣的人,還真沒幾個。很難不讓人感慨啊。

眾人議論中,趙桓看在眼裡,他出列道:“父皇,兒臣有事起奏!”

宋徽宗點點頭:“太子有何事,儘管直言!”

趙桓看了一眼趙樞,隨後回過頭,他的聲音響徹朝堂:“父皇,兒臣以為,雖然鹽司收益高,但肅王要分不少,這麼一算,錢都讓肅王賺走了!

兒臣以為,鹽是朝廷收入來源的根本,即便收益再高,也不能讓其他人分走接近一半利益。

所以兒臣建議,將之前合作分成改變。定為一成比較合適。

肅王作為父皇的兒子,理應為朝廷分憂。

即便不分成,都說得過去,何況分一成?

這已經是極為厚待了!

如果我是肅王,兒臣寧願一分不要!就當為父皇,為朝廷出力了。這樣才不失為大宋皇子所為。

朝廷有了更多的錢,更能富強,這是作為皇子應該承擔的責任!

相信肅王也很願意為了大宋朝廷分擔這一份責任!五弟,你覺得呢?”

趙桓這是在為父皇謀利,父皇應該不會拒絕。

因為趙樞已經將製鹽的秘方和增加產量的方法實施在鹽司,沒有趙樞,以後鹽司照樣可以賺錢。

現在不需要趙樞了,之前的合作分成,自然可以反悔。

分成可以反悔,傳授的技術反悔也無濟於事,收不回來。

趙樞這是眼紅趙樞的利益,畢竟他作為太子,也不可能幾百萬貫的賺,這擱誰不眼紅?

而且他的說法並沒有問題,一切為了朝廷作想,出於大局考慮。

這番話說的大義凜然,讓趙樞幾乎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

他反駁,就是不承擔皇子的責任,不肯獻功,不願意為大宋江山出一份力。

他接受,他就會損失利益。

這是一種詭辯,偷換概念,但往往卻很有殺傷力。

以至於現場眾人都等著趙樞回話,看他如何作答。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一樣的崇禎

妖玉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