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寬容還是嚴苛?

她也是十分認真努力。

但是卻一直被汪晴壓制。

沒有一次成績是好過汪晴的。

這讓她又氣又恨。

卻又無可奈何。

她是真的花了心思去學的。

但是跟著同一個老師學習,她根本不佔任何優勢。

而且相比較而言,其實汪晴的基礎會比她要好。

她在努力,汪晴也沒有荒廢。

“時間上,截止到上午十一點半。

其餘的均無限制。

大家可以自由發揮。”

王祁懷這次倒是沒有搞什麼小動作,也沒有為難的意思。

主要是這些藝人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不需要幫忙,自己運用非遺技藝,製作出成品。

這就已經是很厲害了。

雖然因為他們有厲害的老師指導。

但學習時間有限。

王祁懷對他們的期待並沒有那麼高。

就屬於是,能夠做出來,就已經很好了。

基本上,只要沒有什麼大問題,作品完成了。

就可以透過這次考核。

要是不能透過考核,豈不是證明這幾天都白學了?

那他們這個節目《非遺教學》還有什麼意義?

聽到王祁懷這次沒鬧出什麼么蛾子,想什麼壞點子。

大家雖然有些詫異,但是卻都鬆了一口氣。

這是最後的考核了。。

肯定沒有人希望自己是通不過的。

自然是越少的限制就越好。

不需要顧忌那麼多。

“大家如果沒有疑問,現在就可以開始製作了!

我們會同步進行各位作品的評定。”

王祁懷提醒了一下。

然後就看到眾人都動了起來。

景州等人作為老師,此時不需要製作作品,就開始對之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和打分。

“幾位老師辛苦,麻煩你們給主位學生的作品,進行點評和打分。”

王祁懷示意下,工作人員給三位老師遞上寫字板和筆。

實際上是連線了網路,寫完之後就會直接上傳到後臺。

節目組就可以進行統計。

在公開展示的時候,可以進行處理,改成不記名的。

這是很多節目慣用的方式。

這樣能夠避免一些裁判擔心學生記仇,或者是給自己招惹麻煩,就故意寫好評。

至少提供了一層保護。

讓裁判們能夠隨心打分評價。

不用擔心被報復。

不過顯然現在的情況,幾位點評的人,並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依舊採用這樣的方式,只不過是為了讓老師沒有必要避諱自己的學生,就故意壓分。

景州等人一個個展臺看過去,有時候還會交流一下。

然後才在自己的寫字板上寫上對應的分數和點評。

曾辛夷一直都是霸佔著首位。

可能是他在印染方面的天賦著實不錯。

相比於金銀細工來說,蠟染也的確是簡單一些。

而且,他有繪畫基礎,在者方面能夠得到發揮。

在對色彩的把控上,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也是景州基於對他的瞭解,給他挑了這麼一項技藝。

事實證明,景州沒有挑錯。

這的確適合曾辛夷。

這次的作品,曾辛夷幾乎沒有犯下什麼錯誤。

雖然是第一件成品。

但也是精心之作。

完成度很高。

黃劍姚雖然不懂蠟染,但是對於作品的欣賞,還是沒有問題的。

可能是對於自己不瞭解的,評價的時候,就會保守一點。

黃劍姚給曾辛夷和莫晚亭兩人的作品,打的分數,都挺高的。

景州對於這些“新人”,要求也不那麼高。基本上只要沒有什麼大問題,都能夠得到一個不錯的分數。

他們兩個都沒有將這些“學生”當作是非遺技藝傳承人。

只當是“非遺技藝體驗者”。

所以都比較寬容。

但古永誠卻不是這樣。

他不僅是在看教學鏡頭的時候,還有在觀戰的時候,都表現出他的嚴格與苛刻。

在這最後的考核面前,他不可能就改了性子。

他一邊看,就一邊喋喋不休地批評。

將這些作品,都說得一無是處。

“這是什麼東西?

歪歪扭扭的,這裡的焊接是沒處理嗎?

這麼明顯的痕跡!

這做的是什麼?

花還是樹?

枝幹和葉子都分不出來了!

這一個個的,做的都是些什麼玩意兒!

全部都是瑕疵!

肯定不能稱之為作品!”

古永誠好像是來挑刺的監工。

不管到底是誰的作品,也不管其中到底有沒有可取之處和優點。

反正在他嘴裡冒出來的,都是缺點。

好像沒有一件作品,是能入他的眼的。

一直到他看到曾辛夷和莫晚亭的作品時,他才稍稍收斂一點。

主要是他自己也不懂。

不好隨意批評。

要是說了些什麼外行的話,到時候被人揪出來,就丟人丟大發了。

但他用眼神,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對這兩件作品的不滿。

不過事沒有具體展開說罷了。

“他們本身才學了幾天吶!

倒也不用要求這麼高。

我看著至少都是做成了的,小毛病雖然不少,但是大問題卻沒有。”

黃劍姚聽到古永誠這麼不給面子的批評,擔心大家都會因此提高對這些作品的要求。

這很有可能會導致大家不幹動手嘗試。

畢竟如果非遺技藝的要求都這麼嚴苛的話,作為新人自己摸索嘗試。

當然會擔心被人也這樣嚴厲地批評。

他們參加這個節目,旨在鼓勵大家更多地去體驗非遺技藝,嘗試動手製作。

而不是展現非遺技藝的要求有多麼嚴苛。

景州本來也想要說幾句。

他是最不希望非遺被人束之高閣的。

把非遺捧到一定的高度,雖然是因為非遺失傳,也是因為聯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但這樣的方式,卻更類似於捧殺。

只會導致越來越少的人能夠接觸到非遺。

形成門檻。

景州覺得,非遺要“活”過來,就不能只是那麼少數幾個人在做,在堅持。

而是要讓更多的人去嘗試去動手去體驗。

只有真正嘗試,才會發現那些有天賦的人,才會引發大家對非遺都興趣。

但是沒等景州開口,古永誠聽了黃劍姚的話,就像被踩到尾巴的老鼠一樣。

“這裡面有你教出來的,你當然比較寬容!

非遺技藝是嚴肅的,就應該高要求嚴標準!

要是誰隨手製作一件不知所謂的東西,就能夠稱作是非遺作品。

那豈不是亂套了?”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狐緣

朽憐殘世

門外之愛

未來將來

四同的股市人生

魔幻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