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人生如戲

思索許久,楚飛一字一句說道:“下一個目標之一,是開啟基因儲存基礎。

不過事情要一步步來。

暫時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思維模型是否可以更進一步?

還有感知之風第二層,這需要去曙光學院的虛擬中心‘深造’;

新吸收的300克奈米顆粒想要應用熟練,還需要加大練習;

蝶變法術潛力很大,而自己現在只學到了一點點皮毛,同樣需要大力練習;

最重要的是,從次元空間帶出來的生物基因晶片,需要解壓。

得到傳承時,就給了兩種解壓方法:找到一臺虛擬裝置解壓,或透過自己的學習和修行,逐漸開啟這些知識。

現在自己有虛擬裝置了,還是比較高階的裝置,也許可以解析這個晶片了.”

楚飛沒有立即進入虛擬空間,而是先出來轉了一圈,打聽下相關資訊,又去虛擬中心學習六個多小時,將感知之風的第二層學會了,並順便補充了不少知識。

曙光學院的虛擬中心裡,還是有很多知識的。

經過三十多年的積累,基本上比較完善了,至少楚飛最近需要補充的知識,這裡都能找到。

如更高深的數學知識、ai程式和邏輯、資料庫構建方法、多執行緒技術、部分生物資訊、製圖軟體等等。

如今楚飛有六百多學時,完全可以放肆揮霍。

在補充了基本知識後,楚飛終於開始學習思維模型的下一層架構。

與前面的修行不同。

前面的,曙光學院提供的思維模型很明確、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

突破第一極限,是引入時序,構成一個完整的計算“顆粒”;

突破第二極限,引入向量矩陣,四個計算顆粒構成一個“晶胞”。

但在楚飛突破之後,突破的難度就開始直線上升。

如今,楚飛已經構建了32個晶胞,形成八個初級計算單元、兩個高階計算單元——雙核,但依舊沒有觸及到的極限。

按照曙光學院提供的思維模型,至少得64個晶胞、四個高階計算單元,才有可能突破。

接下來的修行,似乎繼續積累計算單元就行了。

但問題沒那麼簡單。

在楚飛嘗試突破第二極限時,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嘗試構建三個晶胞,遇到了執行混亂、資料序列,最終導致計算結果出現亂碼。

從兩個計算單元增加到四個計算單元,中間要經過一個“三單元結構”。

然而三單元結構卻是混亂的系統,典型的就是三體系統。

嚴格來說,這種混亂並不是真正的混亂,應該叫做“無限”。

這是是一種無限的秩序

就是利用科學研究展示了自然界中的“三生萬物”。

兩個單元的任何系統,都相對簡單,其執行模式是可以用窮舉法列舉出來的。

但到了三單元系統,在立體空間裡,就會出現無數種執行模式,無法精確計算。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極限的時候,引入了時序的概念,第二極限引入了矩陣,突破到之後又引入了向量矩陣。

其實這種所謂的時序、矩陣,就是將三體系統給限定了,限定你只能這樣執行。

這就實現了有序控制。

現在,楚飛又面臨這個問題,且比之前更棘手。

而這個解決方案,必須來曙光學院的虛擬空間中尋找答案。

與前面三個情況不同,修行達到楚飛現在的高度後,解決方案很多,但適合自己的卻可能很少、甚至沒有。

確切的說,到了這個程度,曙光學院已經不再指定唯一的修行方法。

潛力達到的、併成功構建雙核心的半覺醒者,已經一手摸到覺醒者的門檻。

從半覺醒者到覺醒者,就不再是固定的修行開模式可以量產高手了。

每一個覺醒者都是不同的,這就意味著每一個人從半覺醒者到覺醒者的突破經驗、方法等,都是不可簡單複製的。

簡單的說,此時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思想。

比如說,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是一念成佛還是一念成魔?是成就聖賢還是化身邪魅?

這個就需要自己探索了。

因為個人體質問題,會導致選擇偏差;

而個人思想等又會引發不同的觀察者效應,進一步影響個人的抉擇;

最終會成為怎樣的人,全看個人的根基和抉擇。

半覺醒者到覺醒者的關鍵轉變,就是這一刻。

所以此時學院已經不再指定功法,但提供無數選擇。

只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如果可以,誰不想給自己找個“更好”的突破方法呢。

但更好的突破方法,也意味著難度更高。

此前楚飛為什麼要逮著雙核四執行緒使勁擠牙膏,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啊。

楚飛也想給自己找個更好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可以查詢到的三核心架構,楚飛都看不上。

楚飛想要的,是重新設計自己的架構!

這當然是更難的,難上加難;但這卻是天才的選擇。

或者可以這樣說,這是另類的畢業設計。

別人是抄作業,楚飛卻要做一個真真正正的畢業研究。

虛擬空間中,楚飛默默瀏覽一個個學院提供的方案。

其中主要有兩大類:矩陣、以及分形幾何。

矩陣,有逆矩陣、等價矩陣、復對稱矩陣等,這些都是延續了過去的方案,從時序、初級矩陣、向量、發展而來,並繼續沿著既定的方向發展下去。

這樣的方法相對簡單,成功率較高,對要求較低,但上限也較低。

以矩陣的方法突破的覺醒者,基本上是普通覺醒者;就算能成為完美覺醒者,也就是沾了個邊,屬於低階的完美覺醒者——大約只有那麼少許幾個引數沾邊。

再就是分形幾何結構,以分形幾何為核心構建的思維模型,直接跳出原來的框架,進入全新的視野,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矩陣沒什麼好說的,中規中矩,適合絕大部分半覺醒者。

而分形幾何就有點小特殊了。

分形幾何之於半覺醒者的意義,恰如井字遊戲機之於剛接觸思維訓練的新生的意義。

井字遊戲機的邏輯,剛好處於簡單運算和複雜運算的臨界點;跨過去就能構建比較成熟的思維模型。

而分形幾何卻剛好處於有限邏輯與無限邏輯的臨界點;跨過去就有希望構建無限邏輯的、高階思維模型——就是覺醒者的思維模型,或者應該稱之為初級的宇宙腦了。

分形幾何的“極限”,取決於精度。

在最初分形幾何的著作《大自然的分形幾何學》一書中,有一段話:雲不只是球體,山不只是圓錐,海岸線不是圓形,樹皮不是那麼光滑,閃電傳播的路徑更不是直線。

用分形幾何測算海島海岸線的試驗,最是經典。

最終得到的結論是:海島面積是有限的,但海岸線卻是無限的。

海岸線的具體長度,取決於測算時的精度。

隨著精度的不斷增加,海岸線的長度也會無限增加。

最終,從有限邏輯,進化成為無限邏輯。

而分形幾何本身又具備矩陣的很多特性,可以完美覆蓋矩陣邏輯。

分形幾何,是半覺醒者到完美覺醒者最好的邏輯。

吳庸已經收的三個弟子,都是透過分形幾何升級成為完美覺醒者的。

但很可惜,這三人的思維模型並沒有分享,資料庫中可以看到的相關例子也不多。

楚飛必須自己研究一個屬於自己的思維邏輯。

當然,還可以向老師請教。

向老師請教,需要消耗貢獻點,具體多少看實際情況。

不同難度的問題,開價當然是不一樣的。

不過還好,楚飛有一個免費老師——曹利文!

絕大部分問題,曹利文都能回答。

雖然曹老師的解答經常摻雜點私貨,但楚飛已經知道如何修復。

無他,熟能生巧罷了。

將虛擬空間幾個分形幾何的思維模型背下來後,回頭檢查了一下感知之風第二層的資訊後,楚飛退出虛擬空間,直奔曹利文曹老師的辦公室。

曹老師在,同時在的還有劉婷雲。

遠遠看起來,兩人好像在討論什麼,而且有點火氣。

楚飛猶豫一下,但卻沒能逃過劉婷雲的感知,被劉婷雲點名。

進入辦公室,劉婷雲微笑著點點頭,沒說什麼。

曹利文有些不快的問道,“什麼事?”

楚飛認真說道:“老師,我想向您學習下分形幾何的問題,尤其是分形幾何和思維模型中間的邏輯關係.”

劉婷雲本來有些巧笑嫣然的神態,忽然嚴肅一些,嚴肅中隱隱透著一點小小的尷尬。

楚飛看到了,大概也分析出來了——我不會啊。

曹利文微微點頭,胸有成竹。

但是,曹老師沒有講解,反而問了一個問題:

“楚飛,冬至日馬上就到了,你有多少把握?”

這話問的有點半截,不過楚飛卻明白,問的是獲得成熟的精靈果實的問題。

楚飛回答的沒有任何猶豫:“老師,我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對於冬至日各方的情況,我一無所知。

我只能說,在冬至日之前,我需要全力加強修為.”

曹利文聽了,微微皺眉。

但看著楚飛坦誠的目光,終於只能微微點頭。

冬至日的次元空間探索,可不僅僅只有曙光學院,而是整個飛虎城都有參與。

這種情況下,難以用全面的資料作為參考,誰也不敢說今年就沒有超級天才出現。

楚飛簡單看過以往的資料,偶爾總會出現那麼一兩個鎮壓時代的天才,讓同行望塵莫及。

好在曹利文沒有繼續詢問,而是給楚飛講解了分形幾何與思維模型的問題。

這一番講解,足足有兩個多小時。

講解完畢,曹利文又補充道:“關於分形幾何的問題,我雖然有研究過,但並沒有多少實際應用經驗,這些東西只能給你作為參考.”

楚飛心道:伱可能不知道,你說的所有知識,我回頭都要篩選好幾遍;你更不會知道,對現在的我來說,只需要知道一個大概方向就行,具體的知識細節反而是次要的,可以回頭補充。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楚飛需要的就是這個“領進門”。

只要入門了,接下來楚飛就能用智慧露珠、虛擬空間技術等,進行極限昇華。

而曹利文更加不知道的是:這很有可能是楚飛最後一次找他請教問題!

補充了分形幾何的知識後,楚飛在覺醒者之前階段的知識體系,基本上已經完備;剩下一些細節完全可以自學補充。

換句話說,曹利文對楚飛來說,已經“沒用”了!

但曹利文卻自以為握住了楚飛的命脈——他傳授的知識中,埋下了不少坑;不講這些坑撫平了,楚飛就別想突破到覺醒者。

而劉婷雲看著楚飛,心中想的卻是法器、以及留在法器控制程式中的木馬程式。

此刻的辦公室裡,卻一片溫馨。

楚飛虛心好學,曹利文全力教導,劉婷雲面帶微笑側耳傾聽。

但是,自始至終,楚飛沒有問劉婷雲貪狼戰隊追加投資的問題。

請教結束後,楚飛保持著興奮雀躍的表情,一直保持到進入曙光戰隊的研究室。

關上研究室大門,楚飛眼神陡然變了,變得犀利。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但這也是最後的溫馨了吧.”

思索片刻,楚飛喃喃自語,“我想,劉婷雲和曹利文這樣的人,不可能對自己毫無懷疑。

要做最壞的打算!”

但仔細思考一會,楚飛不得不承認,最好的準備,就是修行!修行!還是修行!

我現在的思維模型跑分已經超過萬分;若能構建第三個高階計算單元,算力必然會有質變。

算力提升了,戰鬥力也將會質變!

還有,是時候解壓傳承中的資訊了。

登陸虛擬空間,楚飛一心二用,更用智慧露珠加速。

一部分心思去研究分形幾何的資訊,嘗試推演新的思維模型架構;

一部分催動虛擬空間,開始解壓“封印”在大腦皮層中的傳承資訊。

強大的思維能力、以及虛擬執行緒技術,讓楚飛就算心分二用,也保持極高的效率。

在計算機的輔助下,楚飛開始了最後的衝刺。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球交匯,我殺穿宇宙

獅子頭最棒

什麼我爹竟是天下第一宗主?

林竹行雲

重生成蛇,千萬分身,獸潮竟是我自己

還復來

鼻涕蟲的異界之旅

至高天理

一念執浮生

紅薯吃地瓜

神話之靈寵降世

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