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大羅金仙講道,自然是不凡。

雖然說不上聖人那般,可以直接藉助使用天道之力,可以直接形成先天靈氣給人作為法力補充,讓聽道者突破時無法力之虞。

不過卻也遜色不了太多,只見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無數仙音憑空而現,億萬祥雲繪成無數祥和瑞獸繚繞唐霄。

唐霄所參悟的大道,一一展現出來,頭頂現出一畝大小慶雲,現出頂上三花,每一花都花開十二品,散發著圓滿無窮韻味。

這種機緣可是極為難得,畢竟三界之中修行,想要參悟大道,難度是非常難得的,天道隱於虛空,玄奧難懂,想要去參悟起碼得是到了大羅金仙層次,而且還不一定參悟得到。

可是如今,唐霄講道,卻是展現出他參悟到的二十多種大道,除了時間大道圓滿外,其餘大道盡皆還未達到圓滿,或多或少都有殘缺,但是對於門下弟子而言,這些大道已經是浩瀚無窮,如同海洋一般。

一時之間,門人聽得如痴如醉,自己以往不解的地方豁然開朗,喜不自禁,哈哈大笑起來;聽不懂的地方,出現新的問題,則是抓耳撓腮,愁眉苦臉,醜態百出。

唐霄也不管門人哪裡懂、哪裡不懂,他自顧自地講道。

道不可輕傳,悟多悟少全憑自身。

悟了便是悟了,若是錯過了,那隻能怪自己平常修行不夠認真,積累不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迭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

無水之地,金蓮遍湧;無樹擎天,金花墜落。

玄清冷光輝遍佈虛空,道道紫氣縱橫,九九八十一道紫氣結成陣勢,演化一元、兩儀、三才、四相、五行、、七星、八卦、九宮,週而復始,永不停息,而給人的感覺卻次次不同,當真是大道唯簡,直指核心。

很快短短五百年時間過去了:“五百年時間已到,爾等回去後好生閉關鞏固此次所得,不可懈怠!”

“不久之後,量劫將會爆發,爾等盡在劫中,也好多幾分保命手段。”唐霄叮囑道。

門下盡皆大驚失色,他們大多數迄今都歷經許多劫難,不過憑藉著高深道行和神通,都安然無恙渡過。

“老師,不知此次量劫因何故而起?為何我等都已經是大羅,還會捲入劫中,更有可能隕落?”靈兒作為唐霄門下大弟子,連忙問道。

她親自經歷數次大劫,而給她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封神殺劫,那一次神仙殺劫攪合盡人間王朝氣運,兇險非常,如今天庭大名鼎鼎的主要神仙,基本上都是那時候隕落上榜。

而且那次大劫,據說天帝都隕落了,以至於從此以後三界再無天帝,只有六御,她的父皇也因為在大劫之時為人皇,因此被封為紫微大帝,名列六御之列。

其他人紛紛看向唐霄,畢竟他們中大部分人都經歷過封神殺劫,對此是印象深刻。

“此次量劫可謂是巫妖量劫之後又一次量劫,兇險遠遠勝過封神殺劫,別說大羅強者,便是準聖都會捲入其中,只要未證混元大羅金仙或是聖人,都會身在劫中,均有隕落危險。”唐霄澹笑道。

眾人聞言紛紛大驚失色,沒有想到此次量劫竟然是如此兇險,連準聖大能都會隕落。

畢竟準聖,在三界之中已經屬於最為頂尖的強者了,三界時代聖人不可輕入三界,更不可以隨意出手,威懾力其實反而不如準聖。

就是這樣情況下,準聖竟然都有可能隕落。

“此次量劫的緣由,乃是如來佛祖即將證道所引起的。”唐霄說道。

竹語不解問道:“老師,為何如來佛祖即將證道會引起量劫?”

其他人也紛紛露出不解之色,畢竟證道乃是好事,據傳如來佛祖已經斬去三尸,證道的話便是能夠成為聖人,這可是三界的大好事,他們可沒有忘記,常羲證道成聖時聖人之威籠罩三界,天道賜福眾生。

結果倒好,怎麼輪到如來佛祖證道時,卻反而引起量劫。

唐霄微笑道:“這乃涉及到一些隱秘,也罷了,你們如今道行不淺,也有資格知曉這些隱秘。”

“若是從最開始源頭說起,還得從太古之時說起來。太古之時,西方有位大能名叫‘羅睺’,一身修為通天徹地、冠絕洪荒,他的魔道極其恐怖,自稱為‘魔祖’,統治著整個西方,那時候西方和東方並無差別,都是人傑地靈的寶地。”

“龍漢浩劫,便是魔祖‘羅睺’為了證道而引導的,魔祖‘羅睺’的霸道也引起其他先天魔神的不滿,其中就有‘道祖’鴻鈞,雙方爆發了大戰,也就是道魔之爭。道魔之爭中,魔祖‘羅睺’以西方祖脈蘊養誅仙劍和誅仙劍圖,最終引爆獻祭誅仙劍和誅仙劍圖,佈下誅仙劍陣,迎戰道祖‘鴻鈞’等大能,大戰之中無數先天魔神隕落,最終魔祖‘羅睺’落敗,而魔祖‘羅睺’立下天道誓言,道長魔消,道消魔漲,以身化為域外天魔界。”

眾人一聽紛紛吃驚不已,不想這其中竟然有如此隱秘,這些都是他們以前聽都沒有聽說過。

以前他們也知道域外天魔界,但是卻不知域外天魔界是如何來的。

“遠古之時,西方誕生了兩位頂級先天魔神,也就是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他們秉承西方氣運而生,立下大誓言要重振西方,他們二人在紫霄宮聽道,被道祖收為記名弟子,賜下鴻蒙紫氣,最終立下西方教成聖。這西方教也就是佛教前身,在封神殺劫結束,西方二聖脫離玄門,另立門戶,改西方教為佛教。而因為他們所傳之道,本身一部分來自於魔祖,也因此有一種說法,叫‘一念為佛一念為魔’,佛教雖然自稱為出家人四大皆空、有西方極樂世界,實則總是難以避免有一部分僧人專行惡事,如同魔頭一般。”

“釋迦摩尼證道之時,域外天魔界欲界之主‘波旬’干擾他證道,曾言‘正義永存,邪惡也不會消失,就算你佛法現世,世人也不可能人人都信仰你,本座的徒子徒孫不也很多嗎?人性本惡,學壞容易學好難,有朝一日你入滅後,信仰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信仰本座的人會越來越多’、‘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本座也要說一句:波旬亦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在順應百姓方面,你是比不上本座的,日後你大乘佛教戒律森嚴,極力強調貪慾的危害,教人遠離貪慾,而本座順應百姓的慾望,滿足百姓的慾望,眾生沒有貪慾哪有我欲界波旬?’、‘經典是死文字,要教化眾生,還是需要人來解釋。你要教化眾生,該不會拒絕本座的弟子接受你的教誨吧。日後本座叫我的徒子徒孫混入你的僧寶內,穿你的袈裟,破壞你的佛法,曲解你的經典,破壞你的戒律,以報今日之辱。’

“那一次釋迦摩尼彷彿看到未來佛教場景,流下兩行熱淚,卻是留下了魔障。”唐霄緩緩到來:“如今他一統佛教,氣運最盛,想要證道自然需要渡魔劫,劫過則成聖,劫敗則隕落。”

“另外一個緣由,說起來也是和阿羞有些關係。”唐霄澹笑著。

眾人紛紛看向阿羞,阿羞雖然比較晚入門,修為也比較低,但是卻一直在雲霧山修行,反而是陪伴唐霄最久的,他們不明白,此次量劫的緣由竟然還跟阿羞有關。

阿羞也懵了,她不解問道:“老師,這......這怎會與我有關?”

唐霄笑著說道:“阿羞,你難道忘記了緊那羅?”

“小和尚!?小和尚怎麼了!?”阿羞頓時緊張起來。

她到了現在,依舊還記得當初她身處黑暗之中,是緊那羅用他的心打動了她,讓她看到了這世間還有光明,光明是那麼美好,讓她脫離黑暗之中。

“當日緊那羅因你為了救他而死,他向佛祖請求讓你活過來,不過佛祖卻未答應他的請求,反而認為他入了魔障,將他驅逐出佛教。緊那羅將善念永封黑暗之淵,隨後自稱無天,進入域外天魔界。如今無天已經統一了域外天魔界,齊聚了域外天魔界的氣運,如今也即將證道,如來佛祖的應劫之人就是無天。”唐霄微笑說道。

眾人聞言大驚,沒有想到竟然還有這麼一個緣由。

這簡直是勢同水火、不死不滅的局面。

“老師,小和尚他......他能證道成功麼?”阿羞臉色大變,一想到緊那羅可能隕落,阿羞便無比惶恐。

“不管是如來佛祖和無天,二人成功的機率都是五五分,誰又可能說得準呢。”唐霄啞然失笑。

......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到了如來佛祖出關之時。

就在這一天,諸天聖人、混元大羅金仙腦海中都響起一個聲音:“量劫之中聖人、混元大羅金仙都不可出手,違者必有天罰降臨。”

這道聲音充滿無上威嚴,又無比浩瀚,誰都知道,這道聲音的主人,便是‘道祖’鴻鈞。

唐霄略微詫異,他沒有想到自己都這麼低調了,道祖竟然還能知曉自己已經證道混元大羅金仙。

“這鴻鈞道祖還真是高深莫測,難怪天地諸聖都不敢違揹他的法旨,當真是恐怖。”唐霄暗自滴咕著,對於鴻鈞也愈加的忌憚。

其他聖人,唐霄都有十足的信心與他們一戰,哪怕是聖人中實力最強的老子聖人,唐霄也有信心能夠贏。可是就是這位天地間第一位聖人、‘以身合道’的道祖,唐霄那是一點把握都沒有。

“諸天聖人、混元大羅金仙不得插手此次量劫,那此次量劫恐怕比之巫妖量劫都絲毫不差,也不知道要有多少生靈隕落,如來佛祖想要證道,談何容易。”唐霄心中嘆了口氣,他彷彿可以看到,魔族大軍殺入三界,在三界引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忽然,唐霄心中一動,卻是察覺到天地大變,天機一片混亂。

他法力匯聚雙眸,洞穿法則道韻,遨遊三界乾坤。

“天道之中竟然蘊含了魔氣,看來天地果然要大變了,量劫即將開始了!”

唐霄眸光燦燦,看到天道之中,隱約有一抹詭異的黑氣流轉。原本清晰透明的天道法則,被黑氣流轉,頓時變得隱晦起來。

像是突然被一層詭異的黑幕籠罩了一般,朦朦朧朧,若隱若現,晦澀繁複,根本無法看清。

轟!

就在此時,虛空驀然炸響,一片黑氣,橫亙天道,足有百米大小,洶湧澎湃,若下雨一般,分別落下諸多修士的體內;但剩下的黑氣,則化成了一條黑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著西方而去。

靈山聖地,壯闊無比,山峰高聳如雲,流動氤氳佛光,像是一座不朽的道場。

峰頂之上,大殿坐落,瓦片琉璃,紫金牆磚,流動光澤,像是金屬鑄成,神聖祥和的氣息在瀰漫,恢弘磅礴。

大雷音寺前,菩提矗立,枝繁葉茂,金光絢爛,高聳入雲,宛若一根天柱般,無量佛光在瀰漫,亙古梵音在流轉,震撼非常。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玄堂,正覺之實稱,眾經之淵鏡,萬流之宗極。其為體也,妙存有物之表,周遊無窮之內,任運而動,見機而赴。”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屍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爾時世尊,與大比丘八十億百千人俱。”

“......”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繼承道觀開始長生

孤情君少

無限天災迴圈

今天一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