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廢墟

九道虛影正在不斷地吸收著這裡的煞氣,隨著源源不斷的煞氣被吸收,虛影越來越加凝實。

“聚!”

唐霄打出一道道手印,最終大喝一聲。

終於在最後一絲煞氣被吸收之後,九道虛影終於凝實,這九道身影終於顯現身形。

只見其一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為‘空間祖巫’帝江。

其二青若翠竹,鳥身人面,足乘兩龍,是為‘木之祖巫’句芒。

其三人面虎身,身披金鱗,胛生雙翼,左耳穿蛇,足乘兩龍,是為‘金之祖巫’蓐收。

其四獸頭人身,身披紅鱗,耳穿火蛇,腳踏火龍,是為‘火之祖巫’祝融。

其五八首人面,虎身十尾,是為‘風之祖巫’天吳。

其六嘴裡銜蛇,手中握蛇,虎頭人身,四蹄足,長手肘,是為‘雷之祖巫’強良。

其七人面鳥身,耳掛青蛇,手拿紅蛇,是為‘電之祖巫’翕茲。

其八人面蛇身,全身赤紅,是為‘時間祖巫’燭九陰。

其九人面獸身,雙耳似犬,耳掛青蛇,是為‘毒之祖巫’奢比屍。

在不周山底找到共工祖巫之後,唐霄在不周山廢墟千辛萬苦,也終於找到了其他祖巫的精血,隨後以祖巫精血重聚真靈,再塑肉身,復活祖巫。

這一個過程,自然並不容易,而唐霄在生命、造化等大道,紛紛大道圓滿境界,藉助此次機緣,足足有十一種大道全部領悟。

可以說,此次不周山廢墟之行,他可謂是收穫良多。

不過隨著他這些大道達到圓滿,這也意味著,這九位祖巫幾乎不可能證道混元大羅金仙,因為他們證道混元大羅金仙的難度增加了十倍!

看著九位祖巫還有些懵圈,顯然剛剛復活還未徹底反應過來,唐霄道袍一揮,將他們都收入袖中,這一招正是空間大道的一種應用,輕易在袖中形成一方世界。

隨後唐霄一步跨出,已然到了冥界之中。

“凌霄道友!?”就在唐霄出現冥界之時,平心娘娘便感應到,出現在唐霄面前,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唐霄。

因為唐霄出現在冥界她方才感應到,而這種本事,就是諸天聖人都做不到。

畢竟這裡是冥界,是她的世界,她相當於冥界的天道,往往大能還未抵達冥界她便能夠感應到。

“恭喜道友證道混元大羅金仙!”隨後平心娘娘便向唐霄道賀,顯然明白唐霄已然證道混元大羅金仙,而且出現在冥界的手段,乃是空間神通。

“此次未下拜帖便來冥界,還望娘娘海涵!”唐霄微笑道。

平心娘娘道:“道友助共工祖巫脫困,於我已然是大恩,道友隨時可以前來冥界,為我冥界貴客!”

唐霄笑道:“共工祖巫早已重聚肉身,隱於不周山底,只是對洪荒三界不知,貧道不過告訴共工祖巫訊息罷了。”

隨後唐霄道袍一揮,九位祖巫便出現了。

唐霄一步跨出已然消失在冥界,出現在雲霧山,而冥界之中,平心娘娘看著九位祖巫已然復活,喜極而泣,雖然復活後的祖巫實力百不存一,但是隻要復活了,恢復實力只不過是早晚的事。

而諸天大能紛紛為之側目,被祖巫復活重現所驚,畢竟祖巫的強大,他們都還記憶尤新。

如今十二祖巫歸來,毫無疑問讓洪荒三界的水更混了。

巫族則是興奮不已,畢竟有了十二祖巫帶領,他們必將重現輝煌,再也不用隱於十萬大山之中。

......

雲霧山,凌霄觀。

唐霄盤膝而坐,忽然之間腦海中金榜律動,一道金光從金榜中跳躍而出,落在唐霄手中,化作了一杆黑色長槍,這杆黑色長槍上面帶著粉碎一切的氣息,赫然是混沌青蓮蓮莖所化的弒神槍。

這弒神槍乃是混沌青蓮的蓮莖所化,因為它常年紮根於混沌之中,不斷地積累凶煞之氣,最終威力變得極為恐怖。

在太古時期,弒神槍這件先天至寶執掌‘魔祖’羅睺手中,羅睺手持著弒神槍不知道斬殺了多少位先天魔神。後來在道魔大戰,誅仙劍陣被破,‘魔祖’羅睺落敗,弒神槍這件先天至寶也失去了蹤跡。

而如今,得金榜所賜,弒神槍這件先天至寶終於成了唐霄所有。

第一時間,唐霄滴了一滴血落在弒神槍身上,為弒神槍所吸收,滴血認主,瞬間徹底煉化弒神槍這件先天至寶,可以完全發揮弒神槍的威力。

“這弒神槍威力著實恐怖,可以弒殺聖人,絕對是聖人聞之色變的至寶!”唐霄煉化弒神槍之後,心中為弒神槍的威力所震驚。

弒神槍作為先天至寶中主殺伐的存在,沒有鎮壓氣運的功能,但是它卻可以弒殺聖人,可謂是恐怖萬分。

聖人不死不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聖人元神寄託於虛空,也就是存在於天道,但是這弒神槍專門弒殺元神,可以循著元神聯絡,直接滅殺聖人寄託於虛空中的元神,使得聖人再也不是天道不毀聖人不滅。

“難怪太古之時,為‘魔祖’羅睺”所滅殺的先天魔神,歷經無數歲月都不曾迴歸。”唐霄驚歎道。

按理說,太古時期,也是有先天魔神,其中也有驚才豔豔的存在,絲毫不下於‘魔祖’羅睺、‘道祖’鴻鈞,但是但凡被‘魔祖’羅睺所殺的先天魔神,迄今為止都沒有一個能夠歸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弒神槍’這件先天至寶的恐怖。

“如今我共有十一種大道領悟圓滿,再加上我手中的靈寶,便是聖人之首的‘太清’老子,怕是也不是我的對手!”唐霄暗自滴咕著。

他領悟圓滿的十一種大道,分別是時間、生命、造化、空間、火、雷、電、木、金、毒、風。

其中時間、空間、生命、造化都是三千大道中排名前十的大道,玄妙非常,有不可思議的威能。

“以前只以為洪荒三界的三千大道盡皆圓滿,如今方才知曉,洪荒三界雖然有三千大道,但是其實只有二千八百種大道圓滿,兩百種大道殘缺不全。”唐霄如今已經知曉了洪荒三界其實是不全的。

當然哪怕有兩百種大道殘缺不全,依舊可以讓洪荒三界這個大千世界稱得上無盡機緣、無盡造化,畢竟這意味著,眾生可以參悟這麼多大道。

忽然,唐霄神色一動,目光投向了三界。

此次量劫,也迎來了尾聲了。

這段時間,隨著三清天的修士、媧皇天的妖族、西方極樂世界的佛陀菩薩羅漢進入地仙界,北俱蘆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實力大大增強,一個洲一個洲成了絞肉機一般。

無天佛祖雖然佔據天時,但是魔族大軍在攻打其他大洲之時,也是損失慘重,看似如今一統三界,其實已經是盛極而衰。

當初殺入三界的魔族大軍,十不存一,而三界又那麼大,那點魔族兵馬根本不可能就守住三界,維持無天佛祖對三界的統治。

果然,最先出現問題的是天庭,楊戩、哪吒奉紫微大帝之名,率領著四海龍族和水軍,殺入天庭,盡數誅殺駐守天庭的魔族兵馬,便是連黑袍護法,都被楊戩、哪吒給斬殺了。

而失去天庭,彷彿就如同一個號令一般,東勝神洲、南瞻部洲短短不到一年便被道門收服,東勝神洲、南瞻部洲的魔族淪為了喪家之犬,潰不成軍,到處都是喊打喊殺著,魔頭都只能是東躲西藏。

而北俱蘆洲,無天佛祖也只能放棄,將剩下的魔族兵馬收攏到西牛賀洲。

西牛賀洲,靈山,大雷音寺。

當初無天佛祖有多威風,如今就有多沒落,從一統三界,到只剩下西牛賀洲的地盤,麾下得力助手只剩下黑蓮使者和巨蠍,其餘盡數隕落。

端坐在十二品玄水黑蓮之中的無天佛祖,雙眼頗有不甘心,若不是諸天聖人,他豈會這麼快就失去三界。

黑蓮使者抱拳道:“佛祖,人間有句話說‘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退入魔界,積蓄實力,日後何嘗沒有機會再殺入三界。”

正所謂兔死狐悲,隨著黑袍護法等先後戰死,黑蓮使者心中也頗有一種膽寒,實在是局勢變化得太快了,明明都擊殺了洪荒三界無數練氣士,都已經一統三界,可轉眼之間又都失去了。

一切如同黃粱一夢。

“機會!?失去此次機會,何時才能再有?一個量劫?兩個量劫?”無天佛祖說著,心中卻頗為無奈。

他距離證道成聖是如此的近,觸手可及,但是偏偏始終無法跨出這一步,如今好不容易聚攏起來的氣運已經潰散大半,剩下氣運也在不斷流失,哪怕他以十二品玄水黑蓮鎮壓氣運都鎮壓不住。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小覷了三界,雖然如來佛祖躲避,轉世輪迴而去,但是洪荒三界的準聖大能,數量遠超魔族。

甚至連斬三尸準聖都有數位。

雖然此次量劫,洪荒三界無數修士隕落,哪怕是準聖大能都有隕落,可是他很清楚,他想要翻盤很難很難了。

他不甘心就這麼退入魔界,失去這一次機會,他幾乎不可能再有證道成聖的機會。

域外天魔界,終究比不上洪荒三界,洪荒三界乃是盤古開天闢地所成,盤古身隕化萬物,擁有無量造化、機緣、氣運。而域外天魔界是‘魔祖’羅睺身隕所化,終究遠不如洪荒三界。

域外天魔界的氣運,根本不足以讓他成聖。

而無法成聖,他就無法復活阿羞。

揮退黑蓮使者,無天佛祖端坐在十二品玄水黑蓮之上。

就在這時候,他的身體散發著柔和的白光,無比的聖潔,隨後一個穿著白袍的和尚從他的身體走出來,慈眉善目,雙眼有著大慈悲。

白袍和尚雙手合十:“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無天佛祖嗤笑不已:“我是佛,我是佛祖!我何須放下屠刀,哈哈~~看看如今的三界,該死的人都死了,整個洪荒三界都清淨了許多,那些藏汙納垢之地,再也掩藏不住!”

“高高在上的佛、菩薩,都死了!”無天佛祖目露兇光:“再敢未經我同意,我就將你鎮壓在魔界,以魔界之力滅殺你!”

白袍和尚絲毫不為所動:“我是善念,你是滅殺不了我的!我死了,你也得死!”

“無盡深淵,也鎮壓不住我!只要人之本性有善,世間有善,任你手段通天,又豈能消滅得了善!”白袍和尚澹笑道。

這白袍和尚,正是無天佛祖的善念,被鎮壓在無盡深淵。

只是無天佛祖修為神通大漲,作為善念又豈會原地踏步,同樣是修為神通大漲,使得無天佛祖再也無法像以往那般將善念鎮壓在無盡深淵,善念總是可以投射出一部分力量。

這讓無天佛祖很憤怒,偏偏又無可奈何!

因為善惡,本是一體!

他可以將善念鎮壓在無盡深淵,但是卻消滅不了善念,因為除非他隕落了,不然的話就不可能消滅得了。

他是佛祖也是魔主,善惡本就是一體,善為佛祖,惡為魔主!

“可惡~~你忘了麼,當初就是漫天神佛,見死不救,他們宣傳著善,可是卻不就善良的人,專做惡的事,你忘了麼,若不是他們,阿羞也不會死!”無天佛祖雙眼帶著怒火。

“當初是我害死阿羞,若非我迂腐,不使用力量,要以佛感化眾生,阿羞也不會救我而死!”白袍和尚平靜地說道,他沒有恨,也沒有怨,他將諸般罪責歸於己身。

是他答應與大長老的賭鬥,是他遵守人道秩序規則。

若非如此,凡兵俗鐵豈能傷得了他性命。

若非如此,一個寺廟大長老,豈敢算計他,害他!

而阿羞不知道他的修為,並非是普通和尚,為了救他,但是為了答應他的,用生命來實踐。

他覺得要怪也是怪自己。

他不怨天也不尤人,而這與無天佛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強烈地對立著。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輝煌圖卷

溫茶米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