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

嫦娥緊張地問道:“不會有問題吧!?”

唐霄笑道:“放心吧,一切很順利,現在是真靈剛剛合二為一,又剛進入新的肉身,還不適應,過些日子適應了,羲和就會醒過來。”

也幸好他擅長生命之道、造化之道、靈魂之道,不然的話想要將兩個形成個體的真靈合二為一、又塑造肉身,那可沒有那麼快,哪怕是聖人也無法做到他這一步。

“不用百年,羲和肯定會醒過來!”唐霄充滿著自信說道。

嫦娥頓時露出期待之色,百年時間,對於她而言,眨眼就過去了。

唐霄此時看向西牛賀洲,唐三藏師徒離開天竺國國都,往著靈山而去。

“師父,這條路俺老孫熟,俺老孫帶你前去大雷音寺。”孫悟空看著前方的道路。

“我,我們出發!”唐三藏此時也心中非常激動,取經十幾年,終於要結束了。

不久之後,唐三藏師徒來到了一處大河之前,滾浪飛流,約有八九里寬闊,四周毫無人跡。

唐三藏站在大河邊,四處張望,有些驚訝道:“悟空,此水這般寬闊,這般洶湧,又不見舟楫,如何可渡?”

“師父,你看那是什麼?”孫悟空朝著旁邊一指。

唐三藏等人全部朝著孫悟空手指方向扭頭望去,只見不遠處有著一根獨木橋架在大河之上,橫跨河面。

眾人連忙走過去,只見橋頭聳立一座石碑,上面寫著‘凌雲渡’三個大字。

豬八戒叫道:“猴哥,這獨木橋我們渡得,但是師父如何渡的了?”

原來這獨木橋又細又窄,橋面滑得就像是抹油了一般。

沙悟淨四處張望,說道:“師父,俺去給你找條渡船。”

就在這時候,只見這河裡有一人撐著一隻船來,叫道:“各位長老,上來這裡,我送你們過河。”

眾人細細一看,發現那渡船竟然是沒有底。

唐三藏大感好奇,問道:“你這船沒有底,如何渡得過去。”

老人笑道:“諸位長老,我本是一老龜修行得道,今日特來渡你們。”

唐三藏聞言,便上去,眾人便在老人的幫助下,向著河對岸而去。

到了河中央的時候,老叟說道:“聖僧此去靈山,可否幫老叟問問佛祖,老叟何日方能修成正果。”

唐三藏便應了下來:“等到了靈山,見到佛祖,貧僧定然幫助問之一問。”

順利上了岸,唐三藏師徒便朝著大雷音寺而去,一路上沒有見到一人。

不久之後,眾人來到綻放佛光的大雷音寺前,見到值守四大金剛。

四大金剛齊聲喝道:“取經人到~”

那裡邊,一層一節,傳遞喝道:“取經人到~”

“取經人到~”

“取經人到~”

氣勢威嚴莊重。

如來佛祖大喜,就命八菩薩、四金剛、五百羅漢、三千揭諦、十一大曜、十八加藍,排列兩旁,傳法旨命唐僧入見。

唐三藏師徒四人來到殿前,先拜瞭如來佛祖,又拜了左右,再向如來佛祖長跪,奉上通關文牒,如來佛祖看了以後將通關文牒還與唐三藏。

唐僧當即稟告道:“弟子玄奘,奉東土大唐皇帝旨意,遙詣寶山,拜求真經,以濟眾生,望我佛垂恩,早賜回國。”

“你那東土乃南贍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廣人稠,多貪多殺,多淫多誑,多欺多詐,不遵佛教,不向善緣,不敬三光,不重五穀,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瞞心昧己,大斗秤,害命殺牲,造下無邊罪孽,惡貫滿盈,致有地獄之災,所以永墮幽冥,受那無盡之苦。”如來佛祖說道:“雖有孔子在彼立下仁義禮智之教,帝王相繼,設有徒流絞斬之刑,仍有愚昧不明、放縱無忌之輩!我今有經三藏,可以超脫苦惱,解釋災愆,有法一藏,談天,有論一藏,地,有經一藏,度鬼,共計三十五部,為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修真之徑,正善之門,凡天下四大部洲天文、地理、人物、鳥獸、花木、器用、人事,無般不載。”

“汝等遠來,定要全付汝等取去。”

當即,如來佛祖就命阿難、加葉二尊者領四人到珍樓,先去用齋,然後於三藏經中,三十五部之內,各挑幾卷,留傳東土。

二尊者奉佛旨領四人來到樓下,擺下素齋,盡是奇珍異果與各種仙餚、仙茶,四人大快朵頤,而後才隨二尊者來到寶閣,開門看,在霞光瑞氣、彩霧祥雲的籠罩下,排列著藏經櫃,櫃上貼著紅籤,上書藏經目錄。

二尊者引唐僧看罷目錄,就說道:“聖僧從東土來,有什麼人事送我們?好傳經給你。”

唐僧道:“弟子未曾準備。”

二尊者就不肯傳經,孫悟空叫嚷要找如來佛祖告二尊者索賄,豬八戒、沙僧勸住孫悟空,阿難、加葉才交付經卷。

四人收拾捆好,馱在馬背上,又讓豬八戒、沙僧各挑一擔,這才拜辭如來佛主,出了山門。

如來佛祖便問詢,唐三藏師徒至今歷經多少劫難,觀世音菩薩便開始算起來,發現竟然才歷經七十九難,還未達到八十一難,不得功德圓滿。

而此時,唐僧師徒已經再次來到凌雲渡,老龜再次幫他們渡河,在到了河中間的時候,就問唐僧是否有幫助自己問如來佛祖。

唐僧卻是忘了,而他又不會撒謊,支支吾吾著,老龜頓時知道,生氣地將唐僧師徒掀翻掉入河裡。

孫悟空等人連忙收攏經書,小白龍則是化作龍身馱著唐僧。

等到了岸邊的時候,忽然就見一隻大凋飛來,朝著經書抓去,唐三藏捶胸頓足,豬八戒扔掉經擔趕來,孫悟空取棒,奮勇追去。

大凋見孫悟空趕來,連忙扔了經書,一陣風逃走,而那經書落在地上,摔斷了捆繩,書頁被風吹開,滿頁雪白,無一個字。

四人慌忙翻看,盡是無字經書,唐僧忍不住傷心落淚,道:“取回這種無字經,又有何用?怎見唐王陛下?欺君之罪,怎麼承擔?”。

孫悟空說道:“不用了,定是阿難、加葉二人向我們索賄不成,沒給我們真經,只是把白本子給了我們,我們回去向如來佛祖告他們索賄作弊之罪。”

當即,四人重進山門,再上寶殿,孫悟空大叫大嚷,狀告阿難、加葉。

如來佛祖笑著:“你別嚷,此事我已知道,經不可輕傳,也不可空取,你們空手來取,當然給你們白本,白本是無字真經,也是好的。”

當即又讓阿難、加葉再領他們去珍樓撿經。

到了珍樓,二尊者仍向唐僧要人事,唐僧只得命沙僧取出紫金缽盂,雙手奉上道:“此缽是唐王親手所賜,弟子持著它沿路化齋,如今奉上,聊表寸心”。

阿難接了,加葉這才進去取經,唐僧就讓徒弟們一一認真翻檢,發現都是有字的,共取了五千零四十八卷,合一藏之數,捆好了,放在馬上,剩下的做一擔,豬八戒挑了,再次向如來佛祖告辭。

而此時,唐僧西遊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功德圓滿,如來佛祖便開始分封果位。

“唐三藏。”如來佛祖看著唐三藏。

唐三藏連忙上前,行禮跪拜。

如來佛祖說道:“取得真經,已成正果,封你為旃檀功德佛!”

“多謝佛祖!”唐三藏沒有想到,自己此行西天取經,歷經諸多劫難,前後十幾年時間,不但取得了真經,還被如來佛祖封為佛陀,頓時連忙拜謝。

“師父成佛了!”豬八戒拉著沙僧的手,滿是不敢相信。

這時候,就見一道金色雲團獎勵,沒入唐僧體內,一瞬間唐僧修為大增,覺醒了前塵往事,知曉自己前世是金蟬子,為如來佛祖的二弟子,只因如來佛祖講解佛經時,自己打了瞌睡,如來佛祖將他貶斥入輪迴恕罪。

就在唐三藏要跪拜之時,‘地皇’神農氏、‘福德真仙’雲中子出現,鎮元子也出現在大雷音寺,鎮元子道袍一揮,比剛才多得多的功德飛向三人,鎮元子捏著法訣:“真靈合一,此時不歸更待何時!”

然後就見三人竟然合三為一,竟是成了一人。

新形成的人閉上了眼睛,諸多佛陀、菩薩、金剛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如來佛祖也是驚訝萬分,不想鎮元子竟然如此行事。

許久之後,只見那人睜開雙眼,一身強大無比的氣息幅散開來,竟然不比如來差分毫,他雙眼滄桑,聲音也充滿著滄桑:“吾紅雲,歸來了!”

“多虧了道友,否則紅雲不知何日方能歸來!”紅雲看著鎮元子,已然明白了鎮元子的種種努力。

“紅雲歸來就好,歸來就好!”鎮元子聞言,喜極而泣,只覺得所作的一切都值得。

“道友,待我將真經取回東土大唐,了結因果,再去五莊觀見你!”紅雲並沒有直接離去,而是對著鎮元子說道。

原來紅雲卻是要完成唐三藏的心願,並且了結因果。

“哈哈,億萬年都等了,又豈會在意區區數十年!”鎮元子哈哈大笑起來,絲毫不以為意。

紅雲歸來,比什麼都重要。

此時鎮元子心結隨著紅雲歸來,徹底解開。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川山暮暮

羽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