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國國主送別唐三藏,不由得有些心灰意冷。

也無心國事,於是將國主之位禪讓給丞相,隨著嫦娥前往月宮修行。

唐霄給了嫦娥三顆黃中李,卻是要嫦娥以黃中李助力女兒國國主修行,也好為日後真靈合一做準備。

而西遊取經一行人,不知不覺中來到了火焰山,唐三藏起了憐惜這裡百姓之心,而孫悟空也得知這火焰山形成的原因,竟然是當初他踹到八卦爐,八卦爐中掉下的火焰所形成,所以孫悟空便去向鐵扇公主求取芭蕉扇。

孫悟空很順利地借到了芭蕉扇,以芭蕉扇掃滅了火焰山的火焰,並且使了呼風喚雨之術,讓火焰山下起了雨,長起了草,使得這裡的氣候大為改善,百姓也不用受火焰山高溫的折磨。

牛魔王和鐵扇公主夫婦宴請唐三藏等人,留在翠雲山幾日,方才放孫悟空等人離去。

眾人跋山涉水,披荊斬棘,這一日又遇到城池,便下馬過橋,進門觀看,只見六街三寺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正行時,忽見有十數個和尚,一個個披枷戴鎖,衣衫襤褸,沿街乞討。

唐三藏大為吃驚,連忙趕緊說道:“悟空,你上前去問他一聲,為何這等遭罪?”

要知道進入西牛賀洲之後,越往西百姓越崇佛,僧人的地位越高,唐僧還是第一次遇到有僧侶過得如此悽慘。

孫悟空依言,立馬大叫:“那和尚,你是哪個寺廟的?因何事披枷戴鎖?”

眾僧跪倒,說道:“爺爺,我等是金光寺負屈的和尚。”

“金光寺坐落何方?”孫悟空問道。

“前面就是!”眾僧指著前面一座寶塔。

孫悟空將他們帶到唐僧面前,唐僧問道:“怎生負屈,說給貧僧聽聽?”

“長老,不知你們是哪方來的,此問不敢再次奉告,請移駕我們那荒山。”眾僧說道。

“也是,且到他那寺中,仔細詢問緣由。”當即一行人同至山門,見門上橫寫七個金字:“敕建護國金光寺。”

唐僧師徒們進門觀看,卻是一片破敗景象,唐僧心酸,不禁流淚,眾僧們頂著枷鎖,將正殿推開,請唐僧上殿拜佛。唐僧進殿,拜佛上香,來到後面,見柱子上又鎖著六七個小和尚,唐僧甚是不忍。

到了房中,眾僧俱來磕頭,問道:“長老可是東土大唐來的?”

孫悟空好奇道:“你們這些和尚還有未卜先知之法不成?怎知我師父從東土大唐而來?”

“我等沒有未卜先知之法,只是負了屈苦,無處分明,只得日夜禱告,想是驚動天神,昨日夜間,所有人都得一夢,說有個東土大唐來的聖僧,可以救得我等性命,這才認得。”一個老僧面露喜色地說道。

“貧僧唐三藏,奉東土大唐皇帝陛下之命前往西天拜佛取經。”唐僧說道:“你們這裡是何地方?你們有何冤屈?”

那老僧拜道:“聖僧,此城名喚祭賽國,乃西邦大國,當年有四夷朝貢:南月陀國、北高昌國、東西梁國、西本缽國。年年進貢美玉明珠,嬌妃駿馬,我們這裡不動干戈,不去征討,他們卻要拜為上邦。”

唐僧疑惑道:“既拜為上邦,想是你們這裡的國王治國有道,文武賢良才是。”

“文也不賢,武也不良,國君也不是有道,我這金光寺,曾經寶塔上祥雲籠罩,瑞靄高升,夜放霞光,萬里都可見到,被視為受到佛祖庇護,四夷這才朝貢,只是三年之前,夜半子時,下了一場血雨,天明時,百姓驚恐,大臣們稟告國王。”老僧面露愁苦地說道:“自那以後,我這黃金寶塔不再有異象,使得這兩年外國不來朝貢,眾臣都認為寺裡僧人偷了塔上寶貝,所以無祥雲瑞靄,外國不朝,昏君聽信此言,將我僧眾拿了去,百般拷打逼問,打死了不少的和尚,剩下的人,也要披枷戴鎖。”

“聖僧啊,我等怎敢盜取寶貝,還請聖僧慈悲,救我等一救!”眾僧紛紛磕頭跪拜。

曾經金光寺也是香火鼎盛,僧侶有吃有穿,上至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都會來金光寺拜佛燒香,他們日子過得美滋滋的,不曾有其他苦惱,可一心專研佛法。

可是再想想他們現在過的生活,簡直是豬狗都不如。

如今見到了救星,自然眼巴巴地希望救星救他們脫離苦海。

唐僧不解道:“既然是天降血雨,汙了寶塔,為何要你等來受苦?”

唐僧對著孫悟空道:“貧僧當時離了長安,在寺裡立願,上西方逢廟燒香,遇寺拜佛,見塔掃塔,悟空你給我取一條新笤帚,待貧僧沐浴了,上去掃掃,看看這寶塔怎麼被汙,好面君奏言,解救他們這苦難。”

當即,一個和尚拿了一盞燈,來請唐僧沐浴,唐僧洗完後,手裡拿一把新笤帚,對眾僧道:“你等去安寢吧,待貧僧掃塔去。”

孫悟空皺了皺眉頭道:“塔上既被血雨所汙,恐有妖魔,師父一人前去恐有差池,俺老孫與你同去如何?”

“甚好!”這一路來,唐僧已經見了孫悟空的本事,有他保護著,他也安心。

當即,一人一猴各持一把笤帚,開了塔門,自從下層往上掃去,如此掃至第七層,已經是二更時分,唐僧漸漸困了。

孫悟空道:“師父困了,便歇息吧,等俺老孫替你掃吧。”

唐三藏同意,孫悟空抖擻精神,一直掃到十二層,正掃時,聽得塔有人說話,孫悟空心中疑惑,當即扔掉笤帚,施法偷偷進入十三層。

只見十三層裡坐著兩個妖精,面前放一盤人肉,一壺酒,在那裡猜拳喝酒,孫悟空便取出金箍棒,攔住塔門喝道:“好妖怪!偷踏上寶貝的原來是你們!”

當即一人一棒,將他們打得吐血倒飛,趕緊大叫:“饒命饒命!不敢我等的事,寶貝不是我們偷的!”

孫悟空哪裡管他們,當即拔了根毫毛,化為繩索,將他們給捆了,提著去見唐僧:“師父,拿住偷寶貝的賊人了!”

唐僧正在打盹,忽聞此言,又驚又喜問道:“是哪裡拿來的?”。

孫悟空就把兩個妖怪扔在了唐僧面前,說明經過。

兩妖怪趕緊道:“饒命!我兩個是亂石山碧波潭萬聖龍王派來巡塔的,他叫奔波兒霸,我叫霸波兒奔,他是鯰魚怪,我是黑魚精,我萬聖老龍生了一個女兒,就喚做萬聖公主,那公主花容月貌,招得一個駙馬,喚做九頭駙馬,神通廣大。前年與龍王來此,顯現法力,下了一陣血雨,汙了寶塔,偷了塔中的舍利子佛寶,公主又去大羅天上靈霄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葉靈芝草,將寶貝養在那潭底下,使得金光霞彩,晝夜光明。近日聞得有個孫悟空往西天取經,他神通廣大,沿路上專打抱不平,這才派我們來巡邏。”

孫悟空一聽這話,頓時就是大怒,“那萬聖公主九頭蟲,就是那對姦夫淫婦,今日碰到了他們,不將他們打死,難解老孫之氣。”

當即,孫悟空找來寺里人,告知他們此事,自然是令他們大喜不已,隨後,孫悟空將這兩個妖怪關起來,準備明日帶去見國王。

次日,唐僧帶著孫悟空進入皇宮當中倒換官文,國王見了他們,唐僧趕緊行禮,孫悟空則是叉著手,斜立在旁,唐僧啟奏道:“貧僧乃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差來西方取經的,路經寶方,不敢擅過,有隨身關文,前來倒換。”

那國王聞言大喜,道,“你大唐王有疾,能選高僧,不避路途遙遠,拜我佛取經,寡人這裡和尚,專心只是做賊,敗國傾君!”。

“怎見得敗國傾君?”唐僧不解問道。

國王就說了寶貝被偷的事情,唐僧趕緊道,“陛下,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貧僧昨晚到達,一進城門,就見十數個披枷戴鎖的僧人,問及何罪,他道是金光寺負冤屈者,便到寺中細問,發現不幹本寺僧人之事,貧僧入夜掃塔,已捉到那偷寶妖賊。”

國王大喜,就要見這兩個妖賊。

當即,孫悟空返回,八戒揪著一個妖賊,沙僧也揪著一個妖賊,回到了王宮,面見國王。

國王見那怪一個是暴腮烏甲,尖嘴利牙,一個是滑皮大肚,巨口長鬚,趕緊問道,“你是何方賊怪,哪處妖精,敢膽侵吾國土,盜吾寶貝,還不快從實招來。”

兩個妖怪趕緊了萬聖公主和九頭蟲之事。

國王便傳旨赦了金光寺眾僧,速速排宴,於殿上謝聖僧擒賊之功。

而孫悟空自然不會就這麼放過元兇,便帶著豬八戒要前往碧波潭,而白龍馬聞言便要跟著一起去。

孫悟空好奇,便問了起來,敖烈方才說起當年的事,那萬聖公主原本是要嫁與他為妻的,他無意間窺見萬聖公主與九龍蟲有姦情,於是大婚之日質問萬聖公主,雙方一番打鬥,而他錯手打翻燭臺,燒了玉帝賞賜的月明珠,放下大罪。

孫悟空聞言,便同意敖烈一起,抓著兩個妖怪朝著東南方向而去,不一會兒便來到亂石山碧波潭上空。

當即,孫悟空把金箍棒變做作一把戒刀,將黑魚怪割了耳朵,鯰魚精割了下唇,撇在水裡,喝道:“快去稟告那萬聖龍王,我齊天大聖孫爺爺在此,讓他們立馬送祭賽國金光寺塔上的寶貝出來,饒他一家性命!敢半個不字,我將這潭水攪淨,叫他一門老幼遭誅!”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玄天大弟子

蘇家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