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五轉巔峰

北原,月牙湖

日暮西斜,殘陽如血。

巍峨石林之中,秦一觀站在一根紫色石柱旁,透過間隙,抬眸遠眺。

卻見西沉墜下的夕陽,於無垠草原盡頭,接天連地處留下半抹丹霞,好似被貼上一條嫣紅飄帶。

目睹紅霞漸漸消弭,由飄帶化作紅絲線,轉而偏頭望向天宇另一端,一輪彎鉤皎月已然帶著冉冉繁星顯露身影。

二者交相輝映,忽閃忽亮。

秦一觀眸光緊緊盯著天際處那輪皎月,凝眸皺眉。

許是修行月道流派後額緣故,他發覺自己對於蒼穹之巔,那輪鑲嵌在點點星光間的月亮,愈發好奇與神往。

那月亮究竟是什麼?

沉寂良久,秦一觀收斂發散的思緒,掌心撫摸胸口,靜心感受。

在其胸膛正中央,有著一座被光膜包裹的球狀空竅。

空竅之內,盡是由一滴滴碧青之色、濃稠若漿青銅真元組成的真元海。

第二空竅!

此行收穫,不僅僅在於擁有第二空竅,更是憑藉琅琊地靈,獲得了海量修行資源補給,道途一路再度騰飛。

回憶方才在琅琊福地內種種,驚喜連連,再出來時也不過從上午到了黃昏,不免暗歎福地之妙。

(注1)

第二次煉製出的神遊蠱,不出所料被琅琊地靈捏著鼻子買下,只是先前要得太多,自己多少有些拿不下。

雖然有了兩個空竅,但第二空竅仍處一轉層次,空竅承載蠱蟲有上限,第一空竅塞滿了裝不下的,都是秦一觀袋裝手捧著出來。

況且,他心儀的蠱蟲,一時半會兒還沒影,得再等上半年才行,故而第二神遊蠱的款子,只能先讓琅琊地靈欠著,他也不怕對方賴賬。

當即,秦一觀來到草原上,真元呼叫,一隻蠱蟲鑽入地底,不一會兒,幾株豎草之後,一道傾斜向下的階梯,赫然出現。

待深入其中,石壁連片,甬道交錯,且能隨他心意,自由變動。

這正是前不久,他所沒能尋得的四轉蠱屋,狡兔窟。

倒不是秦一觀給琅琊地靈列舉名冊中,沒有高階蠱屋,只是這狡兔窟眼下最適用。

盤坐石室之中,沉心內視,軀體內兩座空竅格外醒目。

與世人一生只能擁有一座空竅不同,這座第二空竅的真元氣息雖僅有一轉修為,相當於剛剛踏上修行路途的真元海,但與腹部處的三轉白銀真元海,除開盛裝的真元不同外,其餘幾乎一般無二。

它們皆雖寄居秦一觀體內,卻和身軀的五臟六腑不處同一空間,你可以說它無限大,也可以說它無限小。

第一空竅經使用璞玉蠱、水源蠱,資質拔升九成七,而第二空竅則在煉製之前固定,為九成六,皆是甲等中的頂尖。

秦一觀信手握起三隻拇指大小的蠱蟲,圓球狀,周身散發金屬的銅質色澤。

青銅舍利蠱。

下一秒,三隻青銅舍利蠱相繼被投入空竅,逐一催動。

光芒充斥整個空竅,令竅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厚,漸漸凝結成一股股光流,直至光膜變作水膜。

此番情景,輪番上演。

一轉中階!

一轉高階!

一轉巔峰!

至此,全程不過兩刻鐘,秦一觀完成了尋常初踏道途的學員蠱師,反覆溫養近一年空竅的成果。

這,就是舍利蠱!

能直接提升蠱師一個小境界修為,沒有任何副作用和後遺症。

再下一步,則需蠱師不間斷調動真元沖刷竅壁,自行突破,可這對於擁有甲等資質的第二空竅,完全不值一提。

約百息後,第二空竅輕鬆突破二轉。

緊接著,則又是催動三隻赤紅色澤的赤鐵舍利蠱,修為再度攀升。

如此,至翌日清晨,秦一觀的第二空竅修為,儼然如坐火箭一般,躍升至五轉層次。

晶膜竅壁之下,股股晶紫色真元海潮起潮落,浪花翻湧,散發著貨真價實的五轉巔峰蠱師的氣象。

蠱界一、二轉為底層,三轉為中間,四、五轉才為高層。

而五轉巔峰蠱師,不論放在哪一域,都是傲視群雄的世俗頂峰存在,幾乎可以橫走!

但誰敢相信,不過僅僅一晚,他便從蠱師最底層,成就此等碩果。

論年紀,秦一觀才不過二十多歲,不及三十罷了。

而能做到修為一夜躍升,除開甲等九成七的頂尖資質外,那朵紮根於空竅底部,藍白相間,盛開怒放,渾身充滿聖潔氣息的五轉天元寶王蓮,同樣居功甚偉。

若無此蠱在突破大境界時,不間斷產出海量天然真元,否則斷然不會這般快晉升五轉。

當然,他的第一空竅裡,也還有一座……

空竅修為的問題得以解決,先前自琅琊福地處進貨的一眾五轉蠱蟲,便能安然存入。

一時間,秦一觀的第二空竅晶紫真元海中,眾多五轉蠱蟲鋪滿整座海面,橄欖球狀的人竅蠱,擁躉一團,熱鬧非凡。

見此,秦一觀終於長舒口氣,心頭大安。

修為上的極速躍升,帶來自身安全感的迴歸,先前那朝不保夕的日子,終於可以告一段落。

然而,其深知自己雖在修為上,與那些名震一方的五轉強者同處一階,五轉蠱蟲數量上堪稱碾壓,但在戰鬥技巧、用蠱心得以及流派境界上,都相差甚遠。

單單戰鬥技巧一項,因礙於五轉蠱蟲催動後所爆發出,近乎斷江毀山的強悍威能,秦一觀於過往戰鬥中所積累的心得體會,可能都會被盡數推倒,需要重新構建戰鬥體系。

五轉層次蠱師間的大戰,席捲千里,威壓四方。

好在,他先前從五轉巔峰蠱師,同修月道流派的李澤然殘魂中,蒐羅到一些寶貴的情報。

且從琅琊地靈自寶黃天處,也有購得一些凡人級月道傳承,以及自身所收藏的月道蠱蟲秘方,這對於其今後戰鬥體系的搭建,都能夠起到一定借鑑、參考的作用。

至於流派境界上……

秦一觀對此頗感無奈。

他終歸不是‘顛沛流離三百載,縱橫世間二百年’的方源,其正式踏上修行道途,也不過近幾年的事,流派境界一直是他的硬傷,這點無可指摘。

其自身煉道天賦不算好,幾乎都是靠著後天頻繁煉蠱,生生堆出來的,而在岐山老人指點迷津後,已然能傲視同齡人。

倒是先前在琅琊福地中,目睹一眾毛民與琅琊地靈攜手煉製第二空竅蠱的場景,令他收益良多,感觸極深,自感摸到了準大師境界的門檻。

或許,之後再勤加煉蠱,尤其是煉製高階蠱蟲,能叫他找到開啟那扇門的正確方式。

而其主修的月道流派……

具體情況有些複雜,這同樣涉及到煉蠱、養蠱與用蠱。

秦一觀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在昇仙前達到最低標準的準大師流派境界。

“五轉巔峰雖強,可在這之上,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注1:關於琅琊福地的宙道流速,原著中存在前後矛盾的情況。

在方源第一次離開琅琊福地時,明文寫著三十六之一,而在劇情中期,方源於北部冰原落竅渡劫時,則提出了蠱仙落竅時,仙竅宙道流速會與天地歸一,至於那些蠱仙隕落後形成的福地,自身宙道流速也會發生這種情況,只是減緩速度是層層遞減的,最終趨同於外界。

(此處也提了琅琊福地)

例如狐仙福地,三王傳承,宙道流速比值僅有個位數。

介於原著關於福地宙道流速設定上的矛盾,在這裡我做一個統一,其他仙竅福地適用此條,而琅琊福地則有所不同,宙道流速會有所稍高,但不及一比三十六。

畢竟原著也提過,長毛老祖曾請宙道大能調理自家福地宙道流速,也算有依據。

另外,下一章會有頂稿,一點後替換,抱歉。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妖:開局煉化扶桑木

寄浮生

因人而異的系統

愛研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