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傳承線索

中洲,南部丘陵

一處山澗洞穴內,飛瀑流水聲轟鳴如雷貫耳,迴盪其中。

洞內青苔遍佈,碧波盪漾,頂部石鐘乳不時落下細小水珠,滴答作響,寂靜幽深。

一隻高一丈,肥碩龐大,灰白肉質感,呈圓錐狀的蘑菇屋蠱中,秦一觀推開菇門,緩步走出,目光鎖定在一旁巖壁之下,兩團閃著金色光縷的‘線團’,格外引人矚目。

‘線團’猶如一根根金絲編織而成,呈暗金色,紋路清晰可辨,依牆而立,體積大小不輸蘑菇屋蠱分毫。

‘線團’與二轉蘑菇屋蠱類同,但卻並非屋蠱。

其源自一隻三轉金線絲蠶蠱,催動後可吐出縷縷金絲,根據蠱師意願進行塑造,可軟可硬,韌性極強。

經過一定編織,可充當吊床、繩索等生活用品,緊急情況下或可編出衣物,亦能用於搭建帳篷、屋舍,充當住處庇護所。

思緒間,岐山老人與鄭山川師徒倆,一前一後,分別從兩座由金絲編織的房中走出。

“秦道友,昨夜我思慮半宿,總算是想通了,今日再試一次,必能煉出這浴月蠱!”岐山老人精神抖擻,眼中放光。

秦一觀點頭回應。

自與這師傅二人簽訂協議,已然過去十餘天,在宴席結束後,他便前去採購煉蠱所需物資,籌備煉製四轉浴月蠱。

其為古月一族月道傳承中,一眾四轉月道蠱方之一,是三轉沐月蠱的上位蠱,四轉治療類蠱蟲。

考慮到煉製蠱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失敗與蠱蟲損毀,秦一觀花去不少元石用於採購,又賣出兩張月道蠱方,用於挽回元石儲備,方堪堪令元老蠱尚且仍面帶笑容。

岐山老人盤膝坐下,準備著手煉蠱。

秦一觀見狀,從空竅中掏出三轉沐月蠱,其凝結如球,核桃大小,好似水珠,周身佈滿細孔,幽藍若月。

這自然不是他剛到中洲時,重新煉製的那隻。

實際上,之前升煉便先後失敗六次,除開有岐山老人年弱體衰,精力不復從前,煉道狀態有所滑落外,對方也並非主修月道,對於月道理解有限,趨同於普通水準。

蠱蟲煉製,講究蠱師煉蠱技巧、煉道水平,正確、獨到的秘方亦不可或缺,對於蠱蟲的理解和認知,同樣重要。

蠱師對蠱蟲的理解越深刻,合煉的成功率越大,正因如此,使用時間越久的蠱蟲,合煉的成功率就越高。

將沐月蠱轉交給岐山老人,秦一觀轉身一揚。

嘭!

一隻塊狀箱蠱被取出,狠狠砸在地上。

三轉旅行箱蠱!

開啟箱蓋,開始從中掏取海量元石,一把接一把,不一會兒便堆成了一座小丘。

一旁跟著幫忙打下手的鄭山川,瞧了一眼,已然習以為常。

合煉蠱蟲期間,必然需要投入大量元石,助長光團凝聚。

二轉約百塊,三轉近千塊,四轉萬塊,五轉則只會更多!

之前六次煉蠱失敗,便前前後後搭進去數萬塊元石,都打了水漂,這還不算其中浪費的輔助蠱材。

柔光凝聚,聚合成團。

只見其一雙枯黃老手,橫推豎拉,種種蠱材相繼被投入光團之中,或急或緩,時快時慢,叫人眼花繚亂,手法嫻熟。

秦一觀與鄭山川聽隨指令,不斷向光團投入元石,其默默記下岐山老人煉蠱過程中的一舉一動,牢記在心。

岐山老人雖經歲月摧殘,精力衰退,但對蠱蟲把控與感知絲毫不弱,煉道大師的底子還在。

半響,元石投入過半,滿地元石碎屑足足堆起三指高。

來不及放鬆,眾人驟然屏息靜氣,緊緊盯住身前膨脹至車輪直徑的光團,聚精會神。

上一次,便是在此處半道夭折,功虧一簣。

秦一觀餘光一瞥,為其捏一把汗,但想到方才對方的信誓旦旦,又暗暗期待。

忽然!

岐山老人叫住秦一觀二人,命其停手。

光團隨心而動,光芒急爍。

呼——

手快如風,衣袖獵獵。

四份蠱材以一種詭譎的角度,精準丟入光團四邊,激起層層光瀾。

這似乎是某種煉道手法?

秦一觀心頭暗忖,手中不停,跟隨號令乘勝追擊。

片刻後,斗大光團漸漸蜷縮至拳頭大小,伴隨一陣光耀,光芒散去,從中緩緩飛出一隻新蠱。

其狀若蓮蓬,周身空洞縮減,約有一指粗,內部光影流動。

四轉,浴月蠱!

“成功了!”鄭山川立刻高興地歡呼雀躍。

岐山老人也長舒口氣,身形一軟,鄭山川急忙扶住。

浴月蠱緩緩飛至秦一觀掌心,顯然其態度明確,要轉回給他。

秦一觀想了想,心頭篤定,轉身蹲下,將新煉出的四轉浴月蠱交於岐山老人。

“秦道友……你這是?”岐山老人一時語塞。

至於一旁的鄭山川更是一臉茫然。

“大師所中之毒,不妨嘗試用此蠱醫治試試!”

秦一觀神情真摯,目光炯炯。

他知曉劇情,岐山老人所中之毒,乃是變化之毒,需集齊九種耀蠱,形成一道殺招,方能徹底根治。

浴月蠱才不過四轉,能夠達到醫治效果,他不敢保證,至少並不抱多大信心。

但……有些事情還是要做。

態度,才是關鍵!

這也正是秦一觀為何率先讓對方煉出浴月蠱的原因。

反正協議時間還長,煉蠱不缺這一隻……

岐山老人眸光一凝,定格在身前的浴月蠱上,心底思索,做著抉擇。

良久,還是選擇接住浴月蠱,出聲道謝,只是嗓音似乎因方才煉蠱,有些低沉。

“若此蠱真有效果,我願出價收購,定不讓道友吃虧,若是……”

“大師福運深厚,莫要說這等話!況且,這不還有您徒弟嗎?”

秦一觀扭頭微轉,朝鄭山川笑了笑,弄得對方一時身軀緊繃,手足無措。

事情告一段落,收拾完殘局,秦一觀主動向岐山老人請教煉蠱心得,尤其是方才那記煉道手法,實在叫人耳目一新。

岐山老人煉出新蠱,解毒又多了份指望,心情大好,主動承諾之後會傳授於他。

“秦道友,你所修這月道傳承,可是清月城月華宗弟子?”岐山老人主動挑起話頭。

“呃?大師何出此言?”秦一觀愕然,連忙追問。

“我中年時,曾在清月城遊歷過,那月華宗的門人,都是你這等月刃蠱蟲,故而我先前以為伱是月華宗之人.”

秦一觀與師徒二人一路同行,自然見過他使用月道蠱蟲。

“大師可否細說一下,這月華宗?”

秦一觀心頭某種猜測,感覺即將呼之欲出。

古月一族的月道傳承,源自古月一代,而古月一代又是中洲仙鶴門弟子,來自中洲,月道傳承亦極有可能同樣來自中洲。

莫非……

因字數太多,上半段在上一章作家的話。

……

另外,有書友吐槽讓蠱師耕田、挑糞,過於不可置信,以及耕田為什麼不用土道蠱蟲。

這裡,我是有一些考慮的,說實話低階蠱師與普通凡人武者的差距,並未那麼不可逾越,參考原著前期王二,換做別的一轉學堂蠱師,真有可能會栽。

低階蠱師與凡人最大的區別,就是可以使用蠱蟲,而如何讓他們那可憐的真元儲備,發揮最大價值,物美價廉的力道蠱蟲就是最好選擇。

從長遠看,比買蠱更貴的,是養蠱。

拿獸力蠱為例,使用三個月後就能永久增加力量,再交給別人使用,往後無需為蠱蟲餵養煩惱和花銷。

雖然不同的蠱蟲餵養不一,但力量增長後,就能受用終生,一勞永逸。

在我看來,中洲的低階蠱師與凡人,並沒有其他四域隔閡那麼大。

都是廉價勞動力,前者一旦用過力蠱增長力氣,與後者差距就被拉近到一個頂點,那為什麼不用前者?

而各位讀者感覺——中洲人均蠱師,這是因為主角當時身處城池,相當於在古月山寨裡,入目所見最多的,更顯眼的,自然也是蠱師。

關於蠱師小廝,我承認這是一個誇張的寫法,偏向於個例,畢竟沒有什麼比這更能給人以衝擊。

至於更新的問題,請原諒我是一個拖延症晚期的作者……

我會抽空多更,留些存稿的,抱歉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鬥破重生之我叫逍遙

一道逍遙

星辰遊輪

西紅柿愛吃魚

開局末世不用慌,姐繼承十億家產

梨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