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本手妙手與俗手

一股亮銀真元調出,銀光燦爛,宛如珠簾,將剛剛煉出的二轉月霓裳蠱包裹,凝聚成團,柔光漫漫。

光團堪堪拳頭大小,臨空懸浮。

秦一觀不急不慢,掏出一隻外觀獨特的新蠱。

狀似一根羽毛,其長七寸,寬三指,重若錦緞,潔白無瑕,羽絨稠密,輕輕揮動之下,風聲貫耳。

二轉,白羽蠱!

與銅皮蠱、鐵皮蠱、玉皮蠱之流的皮蠱,黑豕蠱、粉豕蠱、花豕蠱之流的豕蠱,和蠻力天牛蠱、黃駱天牛之流的天牛蠱一樣,皆出自一個常見的蠱蟲系列——羽蠱。

羽蠱大類之下,有最為經典的五色羽蠱,即較常見的白羽蠱,價廉的黑羽蠱,最稀有的赤羽蠱,效果優異的青羽蠱以及僅次之後的黃羽蠱。

此外,還有珍惜的錦羽蠱,特殊作用的羽冠蠱、鱗羽蠱,多出產自飛禽身軀。

五色羽蠱若直接催動,則會在身軀上下,生長出不同顏色的羽毛,鬢毛體發亦不例外,與黑鬃蠱、鋼鬃蠱類同,蠱師乍看宛若一個‘鳥人’。

單論效果方面,輕薄孱弱的羽毛自然不如由鬃毛密實厚重,根本不具備什麼像樣的防禦能力。

實際上,羽蠱更多的是作為煉蠱材料,起到輔助效果。

秦一觀單手一揚,白羽蠱輕飄飄地蕩起,彷彿被一股無形氣流託舉起,悠揚反轉,飛向光團。

嘭!

吞下白羽蠱的光團陡然一閃,便不受控制地晃動,光芒屢變。

見狀,秦一觀急忙收斂心神,一邊加強光團控制,一邊相繼丟入十餘塊元石,穩定狀態。

一連拋入近千塊元石,光團先漲後縮,漸漸變作南瓜大小。

秦一觀緩慢掌控著光團,心念一動,催動其空竅內某隻蠱蟲。

旋即,密室頂部堅硬的岩石壁,豁然洞開,出現一個直徑一丈的缺口,頓時幽藍的月光順著甬道,從外界徑直照入,撒滿秦一觀周身,亦將身前的光團籠罩。

如此數息後,呈現出一股淡雅之意的光團悄然破裂,從中飛出一隻新蠱。

其為臭蟲外觀,尖頭寬腹,背部軀殼好似一層錦繡,飄柔若紗,無風自揚,閃著霞虹,分外奪目。

“三轉,月飄裳蠱!”

秦一觀輕聲呢喃,隨之呼叫真元催動。

下一秒,其周身湧現出一片朦朧的幽藍霧氣,凝聚化作一條綿長的飄帶,如遊蛇般隨秦一觀心意在半空飄動,時卷時展,韌性十足,速度極快。

初看彷彿與二轉月霓裳蠱沒有什麼區別,可實則三轉月飄裳蠱已然脫離防禦蠱蟲類別,轉變為攻擊類蠱蟲。

可藏於衣袖、襟口,打旁人一個出其不意,擅長索敵、束縛,攻擊距離頗遠,倚重蠱師對此蠱的運用。

必然時刻還能載人低空騰飛,充當移動蠱蟲,只是真元消耗會較多。

秦一觀試著調動月飄裳蠱,變作各種姿態,五邊形、翻花與金字塔等等,花樣繁多,隨心而動。

僅這麼一小會兒,他便依照秘方心得,完成了數種運用,略有體會,只待日後開發出更多妙用。

把玩一陣,收回空竅。

秦一觀沒有因此而停下,再度掏出一隻月光蠱與一隻玉皮蠱,二次合煉出月霓裳蠱。

只是這次,他自然沒有再合煉三轉月飄裳蠱,轉而拿出一隻,由鋼鬃蠱逆出的二轉黑鬃蠱,開始合煉。

但接連經歷兩次失敗,核心蠱蟲月霓裳蠱死亡,秦一觀不得不重頭開始合煉。

片刻後,一陣光芒褪去,光團中飛出一隻新蠱。

其仍是臭蟲模樣,可軀殼卻擴大一倍,周身被圈圈彩紋環繞,紋路錯綜複雜,閃閃發光,宛若身著一身綵衣,格外耀眼。

三轉,月裳蠱!

真元呼叫,一層藍虹光衣自上而下,將秦一觀身軀包裹,緊貼軀體,好似雨衣,表層有如滑落雨露般的光紋波動,在僅有星星石點綴的密室內,彩光熠熠。

哧!

一團紅光凝聚,一枚血紅月刃驟然飛出。

譁——

藍衣光紋一番激盪,彷彿向平靜的湖面投入一枚石子,蕩起圈圈漣漪,成功抵消住血月蠱的進攻。

這樣的試驗結果,令秦一觀十分滿意。

血月蠱在三轉蠱蟲間屬稍遜一籌,但他卻清晰感受到月裳蠱自始至終變化有限,其空竅內還有先前合煉出,攻擊更強的黃金月蠱,只是不太敢測試。

“三轉月裳蠱乃是在二轉月霓裳蠱的基礎上,注重防禦力的選項,融合了黑鬃蠱,起到類似的效果,防禦力不輸三轉鋼鬃蠱.”

合煉這隻蠱蟲,正是他打算之後替換原有三轉鋼鬃蠱與金鐘罩蠱。

將兩隻蠱蟲放於手心,暗暗作比對。

很難想象,這是由同一只蠱蟲合煉而來。

合煉後的蠱蟲,往往只能留取一隻蠱蟲的能力,並得以加強。

三轉月裳蠱便是這條理論的完美詮釋,將二轉月霓裳蠱的防禦途徑,充分貫徹落實。

且之後,還可升煉至四轉月衣蠱,防禦能力再上層樓。

套用前世圍棋術語,是為本手。

三轉月飄裳蠱,則是妙手。

其安然飄揚,肆意舞動,繼承自月霓裳蠱,卻擺脫防禦束縛,將之發揚光大,展現出新的高度,妙用非凡。

此途徑,往後升煉至四轉,會再度發生轉變,且直通五轉寶月光王蠱!

可惜,秦一觀沒能拿到蠱方。

另外,二轉月霓裳蠱也有‘俗手’合煉途徑,即與二轉土堆蠱,合煉出三轉厚月蠱,效果是增強蠱師軀體強度,提升抗打擊能力,適合近戰蠱師。

其無論是與月飄裳蠱,還是月裳蠱相比,受眾有限,無疑要稍遜一等。

經過近段時間繁多的煉蠱,秦一觀依照秘方心得和參考,自身的煉道技巧提升不小。

如今應付起二轉層次的合煉,少有失手。

依靠一心二用蠱的幫助,則能將自身對蠱蟲掌控能力,短暫拔升到一心四用,肩比煉道大師。

可在煉蠱時機的把控,與經驗心得等方面,仍相差頗多,甚至連距離煉道準大師,都有不小差距。

得益於先前屢次煉蠱,秦一觀自認為天賦尚可,煉蠱水平已然勝過同年齡段的蠱師,至少放在原來的古月山寨,也是名列前茅,數一數二。

但放在整個南疆,卻算不得什麼,至少比不過那位傳譽南疆的年輕煉道大師,風天語。

而這亦是常態,蠱界絕大多數蠱師,終其一生,仍停留在普通層次。

唯有那些天才之輩,或年老成精的資深蠱師,可達到準大師境界。

至於大師級,更是萬中無一。

再往上的準宗師與宗師級,世間罕有,或許在中洲百年一屆的煉蠱大會上,能有目睹幾位。

秦一觀自己接觸煉道不長,在這個年紀取得如此長進,已實屬不易。

若繼續保持這般煉蠱頻次,積累煉蠱經驗,堅持個二、三十餘年,未嘗不可觸及煉道準大師境界。

此外,對他而言,收穫長進的不止是煉道,還有對於月道這個流派的認知。

在不涉及月道的蠱師看來,其很容易給人一種光道分支的錯覺,但經歷數度煉蠱的秦一觀看來,月道一派不僅單單有光道,還隱約有暗道的味道。

例如逆煉月光蠱時,需在暗匣中靜置,似乎是在將之前吸收的月光……‘消化’?

一明一暗,奧妙無窮。

當然,受限於接觸到的月道蠱蟲、月蠱運用,秦一觀暫時只能總結出這點,並不完善。

“煉蠱、養蠱、用蠱,博大精深,浩如煙海,何窮哉?”

身影沐浴在幽藍月光下,秦一觀閉眼喃喃,靜心感受。

月光如紗,輕盈若衣。

……

一個月後,秦一觀藉助七香酒蟲精煉出的高階亮銀真元,一舉突破水膜竅壁,成就貨真價實的三轉高階。

抱歉,今天只有一更,還一更明天補。

另外,想請問下大家,五轉寶月光王蠱的作用會是什麼?

關於畫道這個流派,各位都有什麼見解,包括畫道蠱師(仙),是如何戰鬥的?有哪些畫道蠱蟲?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神:從通天黑化開始

郭道子

血色之夜

玲霖

天醒之路

蝴蝶藍

簽到,我是認真的

星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