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唐朝很強,就是有點費老頭

【眼看唐軍就要被追到遼河裡餵魚了,薛仁貴率領的後軍終於出現了。

不過,他並沒有第一時間衝上去救援那些逃命的兄弟,而是很聰明的繞到了高句麗軍的側翼,等到高句麗軍追過去的時候,薛仁貴突然帶著唐軍從側後方殺了出來。

高句麗軍被這麼一嚇,頓時又亂作了一團。

高侃見狀也不跑了,調轉了馬頭就又朝著高句麗軍殺了過去。

一番激戰之後,高句麗軍再次大敗而逃,這次又留下了差不多五萬具屍體。

但是,戰爭遠遠還沒到結束的的時候,而薛仁貴也堅持要繼續痛打落水狗。】

【所有人都以為薛仁貴他瘋了,要知道唐軍已經連續追擊了幾百裡,經歷數場大戰,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急需休整。

而高句麗軍雖然大敗,但是仍有數萬大軍,屬實不可輕敵,高侃就是最好的榜樣啊!】

【然而,薛仁貴卻認為兵不在多,在於精,他完全沒有把那些勸告放在心上,僅僅挑選了三千精兵,就又一次追了上去。

這下不僅唐軍驚呆了,就連數萬高句麗士卒也都驚呆了,“見過瘋子,但沒見過如此瘋狂的瘋子。”

還能怎麼辦?

跑啊!】

【於是,薛仁貴率領的這三千人追著數萬高句麗軍又跑了兩百多里路,砍殺和俘虜了一萬多人,還順便攻下了扶余城。

這一次,高句麗軍是徹底的跑不動了,更別說還擊的力氣了。

投降吧,這最後的數萬高句麗軍向唐軍舉起了白旗,而扶余城周圍的四十多座城池,也紛紛望風而降。

就在薛仁貴拿下扶余城的時候,我們真正的主角也在鴨綠江畔也取得了巨大勝利。

淵男建聽說十幾萬高句麗軍被薛仁貴攆的滿世界亂竄之後,頓時氣的差點吐血,他又急忙從朝鮮半島抽調出了五萬精兵,去馳援這十五萬人。】

“呵呵.您還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角啊?”

“我不得不吐槽一句,之前蘇定方的影片裡被薛仁貴搶了戲份,現在在英國公的影片裡又被他搶了戲蘇上神您是多愛薛仁貴啊?”

“或許不是蘇上神偏愛薛仁貴,只是因為薛仁貴在兩次征討高句麗的戰役裡都有亮眼的表現吧!”

【然而,令淵男建意想不到的是,這派去支援的五萬人,剛剛渡過鴨綠江就碰上了李績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家。

畢竟是七十多歲的人了,又歷經四朝,表面不慈祥點怎麼混得開呢?

在大行城附近的薛賀水,李勣與高句麗援軍大戰了一場。

高軍被斬殺、俘虜的多達三萬人,並且唐軍又順勢攻下了大行城。至此,整個遼東算是徹底掌握在了唐軍手中。】

【拿下遼東之後,契苾何力、薛仁貴等人率領各自的部下,與李績會師,矛頭直指朝鮮半島。

李治在收到戰報之後,大喜不已,立刻派出了使者到前方慰問各位將士,並特意給薛仁貴寫了一封嘉獎信,宣示三軍。

不過李治又擔心李績年紀太大,怕在關鍵時刻嘎了,導致功虧一簣。

於是他又急忙任命已經六十七歲的右相劉仁軌為遼東道副大總管,率領軍隊開往了前線。】

【總章元年(公元668年)五月,唐軍大軍在鴨綠江畔集結完畢。

李績再一次將軍隊分為了兩路:

一路,由郭待封率領部分水軍,渡過黃海,直插平壤城下;另一路由李勣自己率領,渡過鴨綠江,從陸路進擊平壤。】

【唐軍經過一番戰鬥後,成功渡過了鴨綠江,並攻下了辱夷城。

七月,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五十萬唐軍長驅直入,直接包圍了平壤城。

和以往隋軍、唐軍攻打平壤不同,此刻的平壤儼然已經成了一座孤城。

遼東各城早已破的破,毀的毀,盟友百濟早已投降,倭國被打的不敢冒頭,高句麗幾十萬大軍死傷無數,已經被打得見到唐軍就開跑的程度了。

在這種極為不利的逆境中,平壤城內人心惶惶,將無鬥志兵無戰心,都在想著怎麼投降才好。】

【唐軍沒有著急攻城,畢竟冷兵器時候的攻城戰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而且現在高句麗上下都已經失去了鬥志,投降恐怕就只是時間問題。

果然,在唐軍圍城一個多月後,高麗王高藏便讓淵男產帶著王公大臣們,打著白旗投降了唐軍。

但淵男建不甘心放棄自己的權利,國王都已經投降了,他卻依然堅持不降,還不斷派兵出城挑戰唐軍。

結果可想而知,淵男建派出的軍隊,每一次都是大敗而歸。】

【淵男建的做法無疑是違背了所有人的思想,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跟著淵男建去死的。

九月,淵男建最信任的一個和尚,信誠,他偷偷地開啟了城門。

唐軍隨即一湧而入,徹底攻佔了這座不知道多少帝王、多少名將都夢想著將它踩在腳下的名城!

至此,建國六百餘年,曾經北拒華夏,南欺朝鮮,控地數千裡的高句麗終於被徹底毀滅!】

【總章元年十二月,李勣率領得勝之師,一路凱歌,回到了長安。

李治大喜不已,又是大賞三軍,又是太廟獻伏,又是南郊祭天,轟轟烈烈連續搞了十幾天,這才戀戀不捨的結束了慶祝儀式。】

【李績凱旋歸來後,於總章二年(公元669年)被加授為太子太師,增賜封邑連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戶。

這一年,李績重病臥病,於十二月初病逝,享年七十六歲。

李治聞訊後為之慟哭,輟朝七日,追贈李勣為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諡號“貞武”,並賜給棺木,允其陪葬於昭陵,唐初與他有相同待遇的,只有大唐第一軍神——李靖。】

【在這最後我不得不多提一句,李勣並沒有李靖那種驚才絕豔,令所有人都豔羨的軍事才能。

但他憑著自己的學習和堅持,做到了能被後人將他於李靖並列的程度,這屬實太過難得。

綜上所述,李勣排名華夏曆史十大軍神第五,實至名歸!】

“李勣他前面的敗仗其實也不少,他真的是那種一步一個腳印爬上來的.”

“李靖就是個怪物……要是他再年輕一些出山,李世民恐怕都不一定把持得住他吧?實在是太妖孽了!”

“所以說,李勣一個普通熱血青年,一路幹到與李靖並稱的程度,實在是太難得了!”

“大唐的運氣真是好啊!

李靖、李績、劉仁軌、蘇定方,他們都是六十多、七十多還作為統帥上戰場,並且還能健康順利的走下戰場。但凡其中有一箇中途掉鏈子的,那些大戰可能都不會如此順利。

哦對了,還有開元末期的郭子儀,要是沒有他老人家,唐朝怕是得縮短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唐朝很強大,就是有點費老頭”

“唉唐朝畢竟是我華夏文明的巔峰時期之一,就是被老年唐玄宗給禍害沒了,真是太可惜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又見蓼兒窪

聽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