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背水一戰,陷之死地而後生!

【當韓信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還定三秦佔領關中之時,項羽又在幹什麼呢?

彼時的項羽精力都放在平定齊、趙兩地的叛亂上了,暫時顧不上被他“流放”到犄角嘎達的劉邦。

當初項羽分封諸侯王的時候,不滿分封結果的不止有劉邦,還有田榮。

田榮在秦末復齊國行動中出力甚多,但是項羽分封諸侯王卻沒有田榮的份,田榮於是心中對項羽產生了不滿。】

【田榮乃是秦末齊國狄縣人,故齊王田氏宗族。秦末陳勝起義後,與其兄田儋在齊地響應,恢復齊國,田榮為相國。後田榮自立為齊王,起兵反抗項羽。

也正是因為其他人對項羽的反叛,這才讓劉邦有了喘息的機會。

平定三秦之後,劉邦打著替楚王報仇的名義,收服魏王、河南王、韓王、殷王,並且聯合齊王田榮、趙王歇,一起針對項羽。

不過,因為諸王之間各自心懷異志,在接下來的彭城一戰當中,聯軍被項羽打得大敗。

但同時,經過這場失敗後,其他幾大諸侯王的實力,也折損了很多,為接下來韓信平定諸王,奠定了基礎。】

【彭城之戰後,原本和劉邦結盟的幾大諸侯王,見到劉邦戰敗,於是再次倒向了項羽那邊,不過,這倒是給了劉邦進攻他們的藉口。】

【之前本已經歸屬劉邦的魏王豹見劉邦勢衰,於是起了叛逃之心,與項羽聯手,計劃從側面夾擊劉邦。

魏王在黃河沿岸布有重兵防守,設防嚴密而無懈可擊。

而當時的韓信軍中卻只有一百多條舊船,如果渡河強攻恐怕落不了好處。

不過韓信最不缺的就是謀略,他很快想出了一個“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的計謀。】

【韓信先是派出一萬人馬和戰船,假裝準備渡河,吸引魏軍主力嚴守對岸的渡口。

而在另一處,他卻帶領真正的大軍沿河北上至夏陽古渡口。

由於船隻都集中在下游,韓信就發明了一種特殊的渡河工具——木罌,即將幾十只小口大肚的容器“罌”排成長方形,用繩子綁在一起,四周用木頭夾住。

漢軍就乘坐這種“木罌”,在魏軍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順利渡河,成功襲擊了魏國的軍事重地安邑。】

【得知安邑失守,魏王驚慌失色之下,連忙派軍前去救援。

而韓信佈置的那一萬疑兵也乘機飛速渡河進攻,與攻破安邑的大軍,一起夾擊魏軍。

魏軍被前後夾擊,首尾不能相顧,最終大敗,韓信軍生擒魏王豹。

韓信平定魏國,前後用時還不到一個月時間。

這一仗,不僅解除了漢軍來自側翼威脅,重振軍威,韓信的威名也就此廣傳天下。】

【不過韓信雖然滅了魏,但黃河以北地區還有代、趙、燕、齊等諸侯國虎視眈眈。

為此,漢軍兵分兩路:一路由劉邦率領,退守滎陽,在正面牽制項羽;另一路則由韓信統領,率兵北上平定北方的幾個諸侯國。

韓信進攻的第一個目標是代國,代國國小兵弱,很快便被攻破。

此時,劉邦卻派人來接收軍隊,補充滎陽戰場的需要,最終只給韓信留下了三千餘人。

韓信沒辦法,只好就地招兵,臨時又湊夠了三萬人。】

【然而,韓信就是僅憑著這點人,卻成功戰勝了趙國的二十萬大軍!】

“攻趙之戰,韓信再次以弱勝強我真想不出,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排在大漢朝的韓大將軍前面?”

“莫非是姜尚轉世,孫武再生?”

“飛熊(姜子牙號飛熊)四轉世:先姜尚,後孫臏,五百年前諸葛亮,五百年後劉伯溫!”

“你這也太扯了.”

【漢王三年(公元前204年),韓信率領新徵調的三萬人馬,發起了滅趙之戰。

趙國統帥陳餘調集二十萬大軍,駐紮在易守難攻的太行山井陘口,嚴陣以待。

井陘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也是漢軍進攻趙國的必經之路。它有一條約百餘里的狹窄驛道,易守難攻。

趙國謀士李左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後,向趙軍主帥陳餘出謀劃策,道:“漢軍千里行軍,士卒飢疲,且井陘道狹溝長,車馬不能並行,行軍綿延數百里,其糧草輜重必在後。

我軍宜守不宜攻,只要挖深溝,壘高牆就可使漢軍不得前進。

然後,屬下請自帶騎兵三萬人從小路截斷漢軍輜重,使韓信的軍隊進退兩難,且野無所掠。不過十日,定能將韓信和張耳擒獲!”】

雖然距離這個計謀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但當韓信再次看見它時,後背依然溼了大片,“還好陳餘這個傻蛋沒有采用李左車的計謀,不然我韓信怕是要兵敗身死了。”

【面對李左車的計謀,陳餘卻以“義兵不用詐謀奇計”,“信兵少而且軍隊疲乏,如此躲避而不主動出擊,則讓其他諸侯認為我們膽怯,輕視趙國並來討伐我們”等等理由拒絕了。

不過既然已經說到了李左車,老夫也就在這裡稍稍多提兩句。

這個李左車可不是什麼狗頭軍師,草莽英雄,他可是趙國名將李牧之孫!】

【韓信本來也很慌啊,他乃是兵法大家,怎麼會不知道自己的軟肋?

但當他派人打探得知陳餘不用李左車的計策,頓時大喜,這才敢繼續引兵前進。

同時,韓信又瞭解到陳餘的胃口其實很大,他想在井陘口一口吞掉漢軍。

針對陳餘這種盲目輕敵的心理,韓信心中想到了一個出奇制勝的作戰方案。】

【韓信率軍駐紮在井陘口三十餘里的地方,並與半夜從漢軍中挑選了兩千名年輕力壯的騎兵,叫他們每人手持一面紅旗,等到半夜的時候,趁著天黑悄悄地從山間小道迂迴到趙軍大本營的側後方,在那裡埋伏下來。

同時,韓信還安排道,當趙軍傾巢出動之後,就乘著趙營空虛速攻進去,然後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換插上漢軍的紅旗。

韓信把任務交代完了,就傳令開飯。

但這次出征和往常不同,往常臨戰之前,總要飽餐一頓,這次卻只給士兵們預備了少量飯菜。

將士們不明白這是什麼緣故,韓信則解釋說:“大夥兒先少吃一點東西,等到天明大破趙軍之後,再舉行豐盛的慶功宴!”

雖然心裡不太相信,但漢軍將士依然聽憑韓信的安排,出發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無敵被驅逐開始

五五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