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逐漸疏離的君臣

【說起蕭何,我們便會想起著名的“月下追韓信”這個典故。】

【西漢元年,劉邦率領大軍首先進入咸陽稱王。

此刻韓信離開楚軍投靠了漢軍,想當大將軍。但當他來到漢軍後才發現,自己卻也只是像連敖一樣的小官,有地位,沒有權利。

韓信後來在劉邦手下當了一個糧草官,蕭何在與韓信談論打仗的事情時,發覺他頭腦聰明,思路清晰,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多次向劉邦舉薦韓信,但卻被劉邦給敷衍過去了。

韓信見久在漢營仍不受重用,一氣之下離開了漢營,蕭何聽到這個訊息,立馬半夜去追趕韓信。

這便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由來。

之後蕭何向劉邦極力推薦韓信當大將軍,韓信最終也是在蕭何的擔保下一躍成為大將軍。

韓信也沒有辜負蕭何的眼光和信任,他在領軍打仗上為大漢做出了極為重大的貢獻,指揮了十面埋伏這場戰鬥,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贏得楚漢之戰。】

【如果不是蕭何慧眼識英雄,劉邦不僅會失去一個極為優秀的統帥,甚至還可能就此多出一個強大的對手。

不過,蕭何雖然舉薦了韓信,但最後也設計殺掉了韓信,留下了一句“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傳唱千年。】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唉.”蕭何無奈的苦笑了起來。

【消滅項羽、平定楚地後,諸侯聯名上《勸進表》給劉邦,推舉他為皇帝。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

席間,觥籌交錯,君臣共飲。

劉邦顯得特別高興,問:“你們都說實話,我為什麼能夠奪取天下?項羽又為什麼會失去天下?“群臣眾說不一。

劉邦又說道:“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供軍需、給糧餉,我不比蕭何;指揮百萬大軍,戰必勝,攻必克,我不比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他們為我所用,所以能取得天下。

而項羽唯有范增卻不重用,他又憑藉什麼來贏我呢?”

劉邦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這三人被稱為“漢初三傑”。

論功行賞,蕭何被定為首功,封他為侯,食邑最多。許多功臣心裡憤憤不平,私下裡議論不休。

他們覺得蕭何不經沙戰,沒有戰功,怎麼能比他們這些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的人獲得的食邑多呢?

劉邦聞知此事後,對他們說道:“你們知道獵人嗎?打獵的時候,追殺野獸的是獵狗,而指示行蹤,放狗追獸的是人。

如今諸位只是能獵獲野獸,相當於獵狗的功勞。

至於蕭何,他能放出獵狗,指示追逐目標,那相當於獵人的功勞。

況且你們只是一個人追隨我、多的也不過帶兩三個家人,而蕭何卻是全族好幾十人跟隨我,這些功勞怎麼能抹殺呢?“

眾人聽罷,都無言以答。諸侯分封完畢,接著是排位次。

劉邦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對他及其家人大為封賞,並准許他穿鞋帶劍上殿,信任萬分。

最終,蕭何位列眾卿之首,被稱為“開國第一侯”。】

這段介紹,勾起了劉邦與蕭何之間的美好回憶。

兩人曾經對彼此都是全身心的付出,是毫無保留的信任和信賴。

“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成了被陛下懷疑的物件?”蕭何想不明白,他實在想不到劉邦為什麼要懷疑他。

劉邦也是陷入了沉思,“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懷疑蕭何的?”

很快,影片便為蕭何和劉邦做了一個很有可能得推測,

【在蕭何的幫助下,呂后成功誅殺了韓信。

訊息傳到正在前線作戰的劉邦耳中後,劉邦便派人回長安嘉獎蕭何,將蕭何的官銜從丞相改為相國,並在蕭何原本的食邑八千戶基礎上,加封五千戶食邑,併為蕭何專門設定相國尉,相國尉的官階為都尉,領兵五百。

朝中所有大臣都去給蕭何祝賀,唯獨東陵侯召平來給蕭何報喪。

召平原來是秦朝的東陵侯,秦朝滅亡後淪為百姓。他在長安城的東面種瓜,瓜甜美可口,所以人們把這種瓜叫做東陵瓜。就是用召平以前的封號來命名的,召平因此出了名。

東陵侯對蕭何說,“您的禍患從這裡開始了!

皇上在外面風餐露宿、艱苦作戰,而你卻留在家中安享富貴,沒有任何戰功,反而加封官職。這是因為淮陰侯剛剛在關中叛亂,皇上對你也懷疑了,設定衛隊保護你,並不是寵幸你,希望你推掉封賞不要接受,把家裡的食材全部拿出來支援軍隊,那麼皇上一定會高興。”

蕭何照著東陵侯的話辦了,劉邦果然大喜。

東陵侯猜得沒錯,劉邦是懷疑起蕭何了,懷疑蕭何會謀反關中了。

可蕭何明明對劉邦忠心耿耿啊,甚至還幫劉邦媳婦殺掉了他蕭何親自舉薦的淮陰侯韓信,為什麼劉邦還會懷疑蕭何呢?】

其實,這件事情後世許多人都看明白了,蕭何被劉邦懷疑,起因就在“殺韓信”身上。

【當時的劉邦,正在外帶兵,韓信謀反的證據,並沒有在韓信被殺前送到劉邦面前,因此劉邦並不能確切知道韓信是真的謀反了,還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蕭何幫呂后誅殺韓信,確實使關中避免了一場可能會發生的動亂,但也使劉邦意識到,沒有他劉邦的命令,蕭何竟然敢設計誅殺列侯,可見蕭何的膽子已經變得很大了。

這一次是誅殺列侯,那麼下一步會怎樣呢?

會不會在某些人的裹挾下,直接來一個謀反呢?

很難說啊!

畢竟蕭何在關中經營了十多年,樹大根深,像淮陰侯這樣的列侯都能被他輕易地誅殺,再聯想起當年秦始皇身邊的趙高和李斯,劉邦心裡自然而然就對蕭何產生了懷疑。】

【漢王十二年秋天,黥布造反,這一次,劉邦還是親自帶兵征討。

車駕東進,劉邦反而越來越擔心蕭何,他越想越後怕,只好不斷地派人回去偵探蕭何的動向。

蕭何很快就發覺有密探在監視他,於是為了取信於劉邦,蕭何加倍小心,更加努力工作,安撫百姓,同時又像上次一樣,捐獻家產助軍。

然而,這一次卻有一個慕僚對蕭何說道:“相國,您離滅族不遠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個世界太不對勁

立花大魔王

完美穿越:開著飛船回到千年前

麵包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