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攤牌了!我李斯就是要做人上人!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影片:盤點歷史十大名相!】

【製作者:蘇遷】

【歷史十大名相第一位:才高齊天,謀深似海,李斯!】

【李斯,功過昭著的大秦名相,他的一生都在毫不偽飾地追逐功利權勢。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忠臣,但他效忠的物件只是大秦和他自己。】

【李斯少年出道,研學帝王術,初投呂不韋,後宮幃進言,獻剪諸侯,滅六國,成帝王之策,得始皇信賴,馳鶩於秦都。

上《諫逐客書》、倡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創“小篆”一統文字,功績舉世無雙。

但他也曾助秦始皇焚書坑儒,附趙高沙丘謀逆,最終為小人構陷,被腰斬於咸陽。】

【李斯的一生,是輝煌的,也是苦難的一生。】

【公元前254年,李斯26歲。

他原本是楚國上蔡的一介平民,剛成年時,也只是在地方官府郡裡當一員小吏。

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斯見官舍廁所裡的老鼠又髒又臭,在糞便堆中東嗅西尋,找到一點食物便如獲至寶,剛要咬齧,有人或狗走近,又不得不捨棄,驚恐逃竄。

而那官府糧倉中的老鼠,積穀多有,無饑饉之憂,高廊大廈,無風雨之愁,養得又肥又大,看見人來不但不逃,反而瞪眼看人,氣定神閒。

這廁鼠和倉鼠同為老鼠,他們卻有著不同的處境,李斯為此不禁發出感慨:“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言下之意就是:人也如老鼠一般,本無賢良卑劣之分。爬到社會頂層,就能安享榮華;居於人下,就要歷經貧賤和磨難。

他因為這種思想的指導,獲得了事業的成功。

但也因為這種思想,讓他放棄天良,喪失正義,迷戀權位,出賣靈魂,最終身死家滅,為天下人所恥笑。】

“真小人,從不掩飾自己的需要,這種臣子,或許更加受到帝王們的喜歡。”

“李斯的目標本來就是‘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現在的人不也這樣嗎?有甚好笑?”

“各取所需,沒問題,總好過那些又當又立的人吧?”

【從廁鼠與倉鼠論中能夠看出,李斯是一個極聰明的人,悟性非常高的人。他發現了處境對人生命運十分關鍵,引發了想要自主掌握命運的強烈慾望以及改變現今處境的想法,於是,李斯便開始了他奮力向高處攀爬的人生。】

【悟出這番道理的時候,李斯還只是一個糧倉小吏。

工作有個鐵飯碗,家裡有一個體貼的老婆和兩個孩子,還有一條大黃狗,算是有著一個美滿而溫馨的小康家庭。

但李斯本人顯然不滿足現狀,多少人能逆天改命,為何他李斯就不能!

26歲,正是一個人建功立業的黃金時期,而心中潛藏著巨大‘慾望’的李斯,自然不甘心像他的父輩一樣,平凡地活著,安靜地死去!】

【有些人一輩子平平無奇,庸庸碌碌.他們不是缺乏夢想,而是從未堅持過夢想。

遇事三分熱度,一遇挫折就想放棄,從未在某一領域深耕過。

不斷地嘗試新目標,然後有在不斷失敗、不斷放棄中掙扎,直到認命了認為自己就這樣了,於是不再撲騰。

這樣人生就如鐘擺一般,看似一輩子都在努力,卻不知終其一生都只是在原點來回擺動罷了。】

“.”

“我怎麼感覺像是在說我?”

“你也感覺到了嗎?”

“可問題是,追不到的夢想,還有必要堅持嗎?”

“或許,這就是我們與李斯之間的差距吧?”

【而李斯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他能為了一個夢想十年如一日的持之以恆,不改初衷,這份長期堅持主義,無奈在哪個年代都是極為稀缺的!】

【在動盪的戰國時期,學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無疑是建功立業最快的捷徑。

可現在的李斯要才學沒才學,要名聲五名聲,更沒有爹孃和家族可拼,可謂是一無是處。

這樣的情況想要往高處爬?那無疑只是在痴人說夢!

李斯是一個自知之明的人,於是他的第一步,便是給自己“充電”“鍍金”!】

【李斯毅然辭去了鐵飯碗,辭別了妻兒,去尋蘭陵一位當代聖人,荀卿荀老夫子拜師!

荀子是真正的大師級人物,他精通儒、墨、法、陰陽等學說,集各家所長,而且招生要求門檻並不高,不論出身地位,都可以在他門下學習。

李斯順利拜師荀子,並且透過努力得到了荀子的重視。

在這裡,李斯猶如踏入一片知識的汪洋,他就像一顆久旱逢甘的種子,貪婪地汲取著養分,滋養和充實著自己。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就是十載!

在這個人均只有五十來歲的時代,肯在二十六歲的年紀,再花費十年來打磨自己的人,這樣的心性證明,這樣的堅韌,又怎會闖不出一番天地呢?】

【當李斯學成如何用三皇五帝治理天下的學問後,他便離開了荀子。

出師那天,荀子問他:“為什麼不為自己母國楚效力,而去秦國呢!”

李斯回答道:“楚國連老師您都沒有重用,何況是您的學生我呢!可見楚不能知人善任,不是一個好去處。

英雄伸展,不必拘泥於母國,君子當順應大勢,為天下一統推波助瀾!”

寧為鳳尾,不為雞頭,這可能才是李斯去秦的主要原因。六國之中當屬秦最強,而且人才濟濟,最有希望完成大一統。

其實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選擇的重要性,有時候並非你自己的實力不夠,只是因為你選擇的道路不適合自己而已。】

【李斯初到秦國時,正好聽說秦相呂不韋在大力招攬人才,於是便上門投靠。

呂不韋在與李斯一番對答過後,覺得眼前這人頗有才華,又是荀子的得意門生,於是便招攬為舍人。

舍人指的便是門客,在戰國及秦漢時期,成為實權人物的舍人是很多人一展抱負的途徑。】

【李斯在相府呆了一陣子,對秦國朝政有了深刻的瞭解。

他深知山高則風勁,潭深則水寒,呂不韋現在雖然如日中天,但畢竟是臣,他在秦國有著如此高的地位,反而令李斯心中開始擔憂起來。

須知,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

目光長遠的李斯看出了呂不韋可能會遇到危險,於是他心中不願意繼續為呂不韋效力。

呂不韋能從商人坐到丞相這個位置,自然也有著非凡的本事。

他已經看出李斯一遇大事就陽奉陰違,不想為自己所用。

但李斯這人確實又有大才,放他離去很可能成為政敵,直接殺了又不妥當,會影響聲譽,不利於自己廣納賢才。

於是呂不韋便想了一出借刀殺人的好計——讓李斯,去自己朝中對頭郎中令蔡澤手下當一位郎官!】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娶了皇后怎麼辦

情磚漢瓦

亂世召喚水滸英雄

躺在草皮的牧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