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反覆橫跳,改革失敗

【第四項: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慈禧曾經留下了一句至今仍然振聾發聵的名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面對西方強敵,割地賠款無所謂,崽賣爺田不心疼,只要能保住大清的江山和自己的最高權力,慈禧不怕千夫所指並遺臭萬年!】

玄燁、弘曆:“.”

劉徹:“民族氣節這種東西,絲毫在她身上見不到丁點兒的蹤影.也是,她根本就不是漢人,沒有我們漢人那種寧折不彎的脊樑骨,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李世民:“可憐我華夏大好河山,竟被無能統治者糟蹋得千瘡百孔,百姓流離失所。”

朱元璋、朱棣、朱由檢:“我大明朝竟然被這樣的朝代所取代,真是可悲、可恨啊!”

趙構:“喂!喂!這老婦人可比我惡劣多了吧!盤她!盤她!!!”

【當甲午戰爭慘敗的戰報傳回來時,慈禧與光緒也曾抱頭痛哭。

光緒帝由此下定決心變法,慈禧當時也是支援的。

她曾對光緒說:“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以圖富強也。”

還說:“苟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製也。”

然而,說是“歸政”,慈禧卻依然在背後掌控朝內的一切用人行政,光緒帝什麼大小事都得向她彙報,實際上依然只是一個傀儡。

後來,當慈禧再次受到頑固保守派的影響後,她開始對變法措施與限度不滿,加之聽聞變法派想用兵變直接威脅其權位與生命,於是慈禧便用出政變手段囚禁皇帝,殺害戊戌六君子,一場轟轟烈烈的百日維新就此夭折。】

康熙帝玄燁有些痛心疾首的說道:“唉可惜這光緒帝了,如果沒有慈禧干政,他說不定真的可以創出一番新天地。”

乾隆帝弘曆則咬牙切齒的罵了一句:“該死的葉赫那拉氏.”

外戚干政的危害再一次赤裸裸的擺在了眾人的面前,這不僅讓皇帝們再次深化了對外戚干政危害的認知,也讓所有能看到影片直播的,來自平行世界裡的人們認識到了“落後就要捱打”的真諦。

【慈禧扼殺變法,囚禁皇帝,這樣的舉措給了西方列強幹涉的藉口。

他們要求慈禧其還政於光緒,慈禧難以應對,於是只好散佈光緒病重的訊息。

不料洋人不但要出面給光緒看病,還庇護康有為等維新派,這使得慈禧極為憤怒。】

【就在這個時期,國內開始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他們的行為頗對慈禧胃口。

當看了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荒唐表演後,以為有天兵相助的慈禧開始貿然向列強宣戰。

官軍與義和團開始攻打外交使館與租界區,見洋人與教民就殺。

哪曾想,當他們真正對上“八國聯軍”的軍隊時,居然一觸即崩,最後一敗塗地。

八國聯軍攻破京城,慈禧只好棄京西逃,天朝陷入“庚子之亂”。】

【也就是這時,慈禧才對雙方的實力差距有所覺悟,但她最後還是歸罪於義和團,下令痛加圍剿剷除。】

【在知道聯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之後,慈禧似乎有所醒悟,甚至還說了一聲:“我對不起人民”。

在無數慘痛的教訓下,慈禧知道華夏之積弊已到了不得不進行改革的地步了,於是主動釋出新政諭示。

然而在關鍵的問題上,她依然保持著不能觸動祖宗家法,不能對現存體制作過大的變動,必須維繫皇權的穩固與保住皇族既得利益的底線。】

【華夏時代的悲劇就在於,當華夏與外國文化開始摩擦起火花時,國內已經出現了洋務派、維新派、立憲派等各種改良的呼聲,及一些有世界眼光的學者.

可以說,新世界的格局已經在開始向華夏民族招手。

然而,主宰這一切的,卻是慈禧。

她雖然有著精明強大的政治手腕,但同時她也只是一個對新事物認知不足,對世界局勢反映遲鈍的獨裁者。

偌大的帝國居然由她來代表真理,由她來決定民族的命運.悲哀!】

【大清帝國就這樣在滅亡的道路上晃晃悠悠、左右搖擺,不時與一系列災難並行,直至徹底滅亡!】

【綜上所述,慈禧為我華夏留下了一段極為屈辱的歷史,排名歷史十大昏庸皇帝排行榜第一名,實至名歸!】

影片播放完畢後,慈禧所在的世界裡,整個京城都安靜了下來。

這個時期,京城裡已經有不少外國人。

他們在震撼於華夏這神鬼莫測的“法術”的時候,也看到了清朝被列強們撬開國門的巨大誘惑。

“哈哈哈,這個龐大的東方帝國,最終還是被我們滅掉了嗎?”

“這麼大的國家,要是我們能占上一塊土地,那是多麼的美好啊!”

“快,快把訊息傳回去!我們一定要第一個打入bj城!!!”

“大清,就這麼亡了?“

“亡得好!這個腐朽的朝廷早就該被取代了!”

“通知同志們,做好起義的準備!”

看完了十大昏庸皇帝最後兩人的盤點影片後,皇帝們全都沉默了。

趙構還只是被金人欺負,而慈禧則是被整個西方世界連同倭國一起欺負。

誰的情況更加悽慘,想必是一目瞭然。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清朝的技術和軍事實力已經完全落後於其他國家了”

“我華夏千年來視外邦如蠻夷.沒想到我們竟然也有被別人當成蠻夷對待的一天.”

“落後就要捱打.蘇上神的這句話,總結的異常到位.”

影片播放完畢後,交流時間開始了。

當皇帝們出現在一個公共的空間內裡,卻並沒有那種“趙匡胤暴打趙構”或者“劉邦、劉徹雙打劉驁”之類的暴力事件發生。

歸根結底還是——哀莫大於心死!

胡亥這個人已經沒救了,不,應該說壓根就不存在被救的希望。

因為他從上臺那一刻開始,想的只是如何吃喝玩樂,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為國家、為人民考慮的心思。

至於慈禧,她雖然有些想法,也曾想讓大清強大,可在自己的權利和個人享受上,她還是選擇了自己。

科技幾乎落後西方一個時代.

這對於同樣處於封建時代,甚至某方面見識還不如慈禧的封建皇帝們來講,恐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君臨天下

江中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