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單騎闖關

【楊再興在岳飛帳下常為先鋒,多次單騎衝陣!】

【雖然楊再興屢立戰功,但他心中卻一直有一個死結,那就是被他所殺的岳飛弟弟嶽翻。

至於韓順夫,他因為裹挾民女喝酒作樂,本就違反了岳家軍的軍紀,死不足惜。

但嶽翻一生忠勇,為人正直,卻被楊再興所殺,因此楊再興一直覺得虧欠岳飛,不知道如何報答岳飛對自己的恩情。】

【不過報答岳飛的機會並沒有等太久,

紹興十年,金兀朮覺得時機成熟,撕毀了與南宋的和約,悍然率兵南下攻宋!

而當年金兀朮勸降楊再興父親楊邦乂失敗,抓住他後竟然命人剖腹挖心!

楊再興自然與金兀朮有著不共戴天之仇。

因此,金兀朮的南下,對楊再興來講是一個報仇的機會,國仇家恨,你死我活!!】

【金軍兵分三路南下,東起兩淮,西至陝西。

西路金軍與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將、行營右護軍都統制吳璘等部相持,陷入膠著狀態;岳飛則由鄂州方面進軍,救援劉錡所部。

岳飛派遣李寶、孫彥與金軍戰於曹州,又派遣楊再興、牛皋等領兵前去接應。

不過岳家軍救援未至,進攻淮南的金軍已被劉錡所率“八字軍”於順昌所敗,金軍撤回開封。】

“咦,這劉錡不錯啊!”趙匡胤原本以為除了岳飛、种師道那些人趙佶手下恐怕沒什麼拿得出手的的大將了,可沒想到,這位劉錡竟然可以單獨擊敗金。

事實上劉錡頗有戰功,《宋史》稱“張俊、韓世忠、劉錡、岳飛併為名將,世稱張、韓、劉、嶽”。

【宋高宗趙構眼看金兵撤退,於是馬上命令岳飛班師回朝。

但岳飛不聽,他認為此次正是北伐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岳飛領岳家軍數萬兵馬,連敗金軍,佔領潁昌府、淮寧府,乘勝收復鄭州、西京河南府等地。

同時,岳飛還派出梁興等人渡過黃河,聯合河東、河北忠義社,襲擾金軍。

後,韓世忠部克海州,張俊部克宿州和亳州。

黃河以北忠義社各部相約以“嶽”字為號,迎王師以過河。

岳飛與後方義軍已經完成了對開封從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六個方向的合圍,形勢一片大好!】

“這完顏構可真是替金人著想啊!”劉徹不屑的嗤笑了一句。

“哼!這傢伙擺明就是不想救回朕和趙恆,待回去後朕非得把你貶為庶人、流放充軍,方能洩朕心頭之恨!”趙佶咬牙切齒的說道。

他當然看得出來趙構這麼著急令岳飛撤退的原因,要是岳飛真救回了趙佶和趙恆,他趙構的屁股恐怕就得從皇位挪一挪了。

“國仇家恨比不過權利的誘惑.這樣的朝代如何能夠長久?”

【然而,當收復的失地越多時,需要留守的兵力就越多。

岳飛所部的兵力不斷分散,韓世忠,吳璘部又與金軍相持不下。

就在這關鍵時刻,張俊這混蛋竟然在收復宿州,亳州之後,聽從了趙構的命令,班師回朝。

失去了一路友軍的岳家軍,他們的處境立馬就變得危險起來。

歷來孤軍深入都是兵家大忌,岳家軍此刻已經成為孤軍,很容易就被金兵所包圍。

於是岳飛收攏部隊駐兵於郾城,上書求援援軍。】

“嗐!這張俊也是糊塗,大好的機會竟然就這麼浪費了!”

“不過那畢竟是皇帝下的命令,岳飛不聽,卻不代表別的將領一樣不聽.”

“外有強敵,內有猜忌,岳家軍和岳飛,危險了!”

【金兀朮當然不是傻瓜。

他在發現張俊撤軍,岳家軍變為孤軍後,立馬便親率精騎一萬五千人,直撲郾城,想要給岳飛來個斬首行動,徹底斬除這個心腹大患。】

【然而金兀朮的算盤雖然打得震天響,可惜他遇到的卻是岳飛和他的岳家軍。】

【偃城大戰,一觸即發!】

【金軍與岳家軍在郾城北對陣。

金兀朮中軍以“鐵浮屠”為主力,左右兩翼則以“柺子馬”輔佐,要與岳家軍正面決戰!】

影片裡,蘇遷說到這兒時,畫面裡便出現了一隊連人帶馬全身都被包裹在厚重鐵甲裡的重騎兵。

那些從未見過“鐵浮屠”的皇帝們,頓時被這群堪稱“鋼鐵怪獸”的騎兵給深深震撼住了。

劉邦當即便倒吸了一口涼氣,問道:“嘶!!!這得需要多大的力氣才能馱著超過百斤的鐵甲作戰?”

“這樣的騎兵衝擊力雖然強,但靈活度卻不夠”李世民很快便看出了這群重甲騎兵的破綻。

“華而不實的東西,失去了速度和靈活性的鐵浮屠,不過就是一群移動的靶子罷了,吃得起朕‘神威無敵大將’一炮嗎?”玄燁頗為不屑的說道。

【金軍尋求正面決戰,岳家軍也絲毫不慫。

岳飛派出自己的兒子岳雲,率領八千餘背嵬軍和遊奕軍騎兵迎戰。】

【作為世間最頂尖的步兵兵種之一,背嵬軍人人悍勇無比,他們手持提刀,大斧,上砍金兵,下斬馬腿。

《宋史》載:“飛遣子云領騎兵直貫其陣,戒之曰:“不勝,先斬汝!”鏖戰數十合,賊屍布野。”

雙方陷入激戰,戰況異常慘烈。】

【楊再興見戰況陷入膠著,於是手執大槍,匹馬殺入金軍大陣,欲生擒金兀朮!】

【可惜由於金兵太多,楊再興未能擒殺金兀朮。

面對金兵的包圍,楊再興將軍再次衝出敵陣,連殺金兵數員大將,刺死百人,身受數十創,奪陣而出,敵兵此戰大敗而逃!】

“好漢子!”

“單騎闖陣,雖未能取敵將首級,但也殊為不易了。”

“這樣的豪傑,值得本侯全力出手了!”

“.”

【逃出生天的金兀朮並沒有放棄,他重整兵馬,又屯兵十餘萬準備跟岳家軍決一死戰。】

【楊再興認為金人這次再度進犯,雖然表面上聲勢浩大,但其剛剛遭遇大敗,軍心不穩,實際有機可乘。

他這一次並沒有一個人出發,而是帶領了三百騎兵,輕裝簡行,準備殺金兵一個立足未穩,措手不及,說不定就能生擒了金兀朮!】

【然而,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命運之神這次站在了金兀朮這一邊。

在楊再興帶領三百勇士來到小商河周圍時,竟然意外的遇到了金人的主力部隊,他們頃刻間就被金人的主力給包圍了。】

楊再興知道自己恐怕在劫難逃了,畢竟他就是在身中數十箭,開始意識模糊的時候突然來到了這個詭異的空間裡。

楊再興嘆息一聲,道:“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只是可惜未能報了嶽帥的大恩,也未能報了殺父之仇。

請恕再興不忠、不孝.只有來生再報答你們的大恩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兄長安心去,我照顧嫂子

不吃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