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六出奇計定社稷,毒士陳平!

房玄齡將自己在萬朝交流空間裡的見聞,以及其另一個時空裡的“李世民”說給李世民和李治他倆聽過之後,這對父子忍不住同時感慨道:

“匪夷所思!”

“仙家手段!”

李世民還想再問問情況,房玄齡卻取出了一顆小拇指大小的藥丸,並對李世民說道:“不著急陛下,咱們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先吃了這顆‘仙丹’再慢慢說。”

說完後,房玄齡將神愈丹遞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治本想勸說李世民先找人試藥,李世民卻毫不猶豫的將藥丸攆起,放入了自己口中。

房玄齡死後重生的事情,本來就有些刺激到垂垂老矣的李世民,此刻房玄齡主動給出了“仙丹”,李世民自然求之不得。

況且對於房玄齡,李世民是百分之一百二的信任,比對自己的兒子還要信任。

神愈丹入口即化,化作一股藥力直入李世民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一股暖流迅速流遍全身,身體各處傳來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暢感,讓李世民差點舒服的呻吟出了聲。

過了半晌,李治見劉世民遲遲閉眼不語,於是忍不住問道:“父皇?您感覺怎麼樣?”

李治問話之後,李世民過了數息時間這才重新睜開雙眼,他只是說了一個字,

“好!”

“很好!”

“非常好!!”

旋即,李世民竟然猛地掀開被子,從床上一躍而下,把李治嚇了一跳。

那被各種病痛折磨的身體,有多久沒有這麼舒暢,這麼靈活了?

還不止於此,李世民甚至感覺那久違了的力量感,正在慢慢重新回到身體之中!

“太神奇了!真是太神奇了!!!!”

看著突然間變得生龍活虎起來的李世民,李治的嘴都快張成o型了。

房玄齡在一旁靜靜的看著李世民練起了武,他突然感覺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歲月靜好。

七天時間很快過去,新的一期集會馬上到來。

李世民在李治、房玄齡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房府大門口的那座無字石碑前,準備觀看新一期的盤點影片。

雖然房玄齡重生並變成18歲的事情很玄幻,但無字石碑以及那天高懸半空中的光幕同樣也十分玄幻,所以文武百官以及房玄齡的親朋好友也都很快接受了這個事實。

時間一到,房玄齡突然暈了過去。

之前還沒有人經歷過這種情況,一時間場面還出現了一些混亂。

李世民親自抱著房玄齡,焦急的大喊道:“太醫太醫!快來給房相看看!看不好他,朕活颳了你們!”

“別慌,還有呼吸!”

“回陛下,房相脈搏平穩,氣血強健,想來只是暫時陷入了沉睡”

這時候,李治指著天上已經開始動起來的光幕畫面說道:“父皇,您說這會不會跟天上的這個'影片'有關?”

李世民順著順著李治的手指看向半空,這時候他的理智已經迴歸,也覺得李治說的有些道理,“照看好房相,咱們先看看影片裡有些什麼東西吧。”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短影片:盤點歷史十大名相!】

【製作者:蘇遷】

【歷史十大名相第五位:六出奇計定社稷,毒士陳平!】

“陳平!!這可真是出意料啊!”

“竟然會是陳平?這個陰毒、上不得檯面的傢伙?!”

“要說我,陳平的功績其實並不比蕭何差”

“可是陳平的計謀多奇詭陰,不是君子之道!”

“打仗要什麼君子?就要這種陰死你不償命的傢伙!”

影片一出,頓時引起了無數的討論。

有人覺得陳平雖然有功,但他做的許多事情都上不得檯面,根本不應該上這十大名相排行榜,而且還是力壓房玄齡、魏徵這樣的忠臣、能臣高居第五。

但也有人認為,陳平的功績並不比蕭何差多少,而且他還推翻了呂氏的統治,是有大功於漢朝的丞相,上這十大名相排行榜,乃實至名歸。

有爭議很正常,就看蘇遷影片裡給出的理由是否可以使人信服。

【陳平,陽武人,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漢官拜丞相。

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月,陳平病逝。

訊息傳出,朝野上下無不悲悼,就是薄太后和漢文帝,也為之嘆息不已,下詔追諡陳平為獻侯。】

【陳平為漢朝,為漢高祖立下了無數奇功,大功,可他卻為後世所不齒。】

【為何?】

【其實他自己已經給出了答案:“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

【但司馬遷對陳平也有一個非常高的評價:“常出奇計,救紛糾之難,振國家之患”,最終“以榮名終,稱賢相”。】

【但陳平雖然是一個非常能力,且對漢朝有著巨大功勞的功臣,但他卻在私德方面有虧,不為世俗所束縛,有著明確的追求目標,也就是說,他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

【然而,雖然私德有虧,但陳平在大義上的堅持卻非常明確。

陳平這人最擅長的就是“背後捅刀子”,他的計謀,通常只論“效果”不講“道義”、只為“謀主”無視“情誼”、追求“奇詭”傷及“無辜”。直白一點說,陳平是不擇手段地為劉邦服務。

但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一種忠誠。】

【同時,陳平也對自己的定位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他也十分清楚劉邦的心思。

在陳平幫助劉邦抓捕韓信後,劉邦再次對陳平進行封賞,陳平知道劉邦多猜忌,因而在受封時,陳平說了這麼一段話:

平辭曰:“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吾用先生謀計,戰勝克敵,非功而何?”

平曰:“非魏無知臣安得進?”

上曰;“若子可謂不背本矣。”乃復賞魏無知。

凌稚隆對此評價說:“平之歸功無知,果不背本耶?不過以帝猜忌之故乃寓意於不忍背無知,因以明其不背漢耳。不然雲夢之遊且忍於縛同事之信,而獨不忍一無知哉?此亦平自全計也。”】

【陳平就像是一柄利劍,無論多麼紛繁複雜的政局,都有可能在他出鞘之時迎刃而解。】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盤點這位歷史中頗有爭議大漢“賢相”!】

【漢高祖劉邦初得天下宴請群臣時總結到:他之所以能得天下,主要得力於三人。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

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

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但要要論屢出奇謀,屢屢讓大漢脫困,讓劉邦保全自身的,還是得陳平!

陳平之所以未位列三傑,一方面是張良技高一籌,另一方面所出計謀多奇詭陰,為時人有所不齒。

最後就是因為陳平的私心過重,行事手段不受束縛,劉邦不敢重用。】

劉邦喃喃道:“精緻利己主義,蘇上神概括的很好朕學到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霸天下傳

風澤中浮

大明皇長孫!

執筆見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