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屍檢也不是說一次就完了。

如果有必要,還會進行第二次屍檢。

而且如果沒有最終定案,屍體肯定會一直冷凍。

這中間出了任何問題,都有可能暴露。

警方之所以不建議直系親屬參觀屍檢,是因為怕對方承受不了這個過程。

看著自己的至親,被弄得七零八碎,哪個人能看下去?

王耀武的父親和母親當時都想觀看屍檢的整個過程。

警方這邊對其進行了勸說,觀看可以,但是他們建議王耀武的父親一個人看就行了。

至於說他們怕屍檢過程當中存在一些問題,這個完全沒有必要。

屍檢的全過程都有錄相,隨時都可以來檢視。

所以最終只有王耀武的父親和他們委託的律師觀看了屍檢。

李欣接著問:“我們想提問的問題是,被害人的死因是什麼。”

這一點,李欣作為記者也並不知道王耀武到底是怎麼死的。

“這個問題將由市刑偵支隊的法醫,王長江來回答。”

接到採訪任務通知之後,王長江就已經從刑偵支隊那邊來到了刑警大隊。

“李部長,王長江同志是咱們海州市公安局經驗最豐富的法醫。”

“曾經參與過多起大案要案的屍體檢驗工作。”

“當時我們找到被害人屍體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案子的影響性肯定會非常大的,所以我們請了刑偵支隊的王長江法醫親自來給被害人王耀武做屍體鑑定。”

“李部長你好。”

王長江也穿了警服,打過招呼後,按照實現大家商量好的措辭回答。

“死者面部有大面積鈍器傷,從現場勘察結果看,是半塊磚頭連續擊打造成的。”

“同時我們在被害人的肺部咽喉處發現有泥土顆粒存在。”

“結合屍體死亡特徵鑑定為被害人王耀武死於窒息。”

“窒息?”

這一次李欣直接驚叫出聲。

這句話代表什麼意思,李欣在清楚不過。

如果被害人王耀武死因是窒息的話,那也就是說他被三名嫌疑人擊打頭部的時候,並沒有死亡。

而是被埋進土坑之後,無法呼吸導致的死亡!

這!

跟著李欣來的工作人員也沒有想到,被害人的死因竟然是窒息。

這跟網路上流傳的各種死亡原因的版本,差距太大。

“陸隊,我想只有這三個問題就足夠了。”

雖然只有三個問題,但是警方這邊透露出來的綜合資訊卻相當多。

這已經大大出乎了李欣原本的預料。

“陸隊長,我想有關採訪的問題和相關回答的內容,基本上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且一定能夠憑藉自然流量就能衝上熱搜,從而引導現在的輿論風向。”

“接下來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我想咱們兩方透過向上級彙報情況之後,一旦得到審批,明天下午我們立即開展正式採訪。”

“陸隊這邊可能再辛苦一下,王法醫也是再熟悉一下采訪的內容,就按照今天咱們說的來,問題不大。”

“好,我們這邊沒問題,稍後我將咱們溝通的結果像上級彙報,透過稽核後,咱們開始正式採訪。”

送走李欣之後,陸川拿著已經列印好的採訪問題和回答內容,直接去了高新區分局,他要給陳衛國做彙報。

“你們已經商量好了?”

陳衛國看了資料後,首先詢問和廣播電臺那邊商量的情況。

陸川肯定的點點頭。

“就在我來之前海州市廣播電臺的新媒體業務部副部長李欣,剛剛在刑警大隊和我們一起碰了採訪的問題和回答的內容。”

“他們覺得這些問題和內容應該能夠起到引導輿論的作用。”

“那邊也把相關的情況拿回去之後,向上級宣傳部門做彙報。”

“我這想先給您看一眼,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就報到市局宣傳科那邊由他們進行稽核。”

“行,”陳衛國把東西交給陸川:“我同意。”

裡面的東西都是相關於案件本身的,正常來說處於保護被害人隱私的目的,還有破案需求,不應該對外公佈這些破案細節。

但是這些案子非常特殊,這些細節的公佈有利於引導輿論。

其實破案細節不對外公佈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一個引導作用。

對於殺人這件事情,只有殺過的人才知道怎麼去殺人。

網上很多報道殺人案的經過,都只有寥寥數筆。

比如說胸口中刀導致被害人死亡。

但實際上胸口哪裡中刀,中刀多深才會導致人立即死亡,是有很大區別的。

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心臟位於胸口的具體位置是什麼地方,如何才能一刀刺中心臟。

所以犯罪細節不公佈,主要是為了防止有人效仿。

生命很脆弱,有可能一支鉛筆插進脖子都能讓人死亡。

但是生命也很頑強,有可能一柄尖刀在胸上捅了十幾刀,對方依然還能活下來。

得到陳衛國的同意之後,陸川馬不停蹄地趕往了市局那邊,將相關的材料報送給了宣傳科。

這件事情是海州市公安局這邊安排的,宣傳科這邊非常重視,立即對材料進行了稽核,並且向宋江國局長進行了彙報。

陸川很快得到了回覆,就按照陸川和李欣這邊商量的問題和內容進行採訪。

李欣那邊的動作也非常快,下午回去的時候就已經向上級做了彙報,並且拿到了相關的審批結果。

市裡面也同意這個宣傳方案。

所以兩方稽核的過程都比較快,這樣子採訪的時間就提前了,改到了第2天的上午。

依然是刑警大隊。

這種採訪就要在莊嚴肅穆的權威環境下進行。

所以李欣並沒有讓陸川等人去廣播電視臺那邊的演播廳,而是就在刑警大隊的會議室裡面開始採訪。

背景就是警徽。

有了昨天的磨合,陸川和王長江晚上的時候又熟悉了一下回答的內容,所以採訪的過程非常順利,幾乎是一條過。

只是需要鏡頭角度的變換,多拍了兩次。

很快相應的成品影片,在下午的時候就已經剪輯出來。

但是不能急著釋出,還要經過上級稽核才行。

第三天早上八點。

海州市廣播電臺新媒體宣傳矩陣的所有賬號,同步釋出了這條採訪影片。

僅僅過去一個小時,全網點選量就超過了一千萬!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高冷御姐,與我合租

鈦核金

娛樂:從香江開始崛起

工茶同志

幸福的鄉村

請看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