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後。

秦勇帶著一大批人感到了五花山。

跟著出警的眾人現在看陸川和沈妍的眼神很不對勁。

張輝嘖嘖兩聲,捅了捅陸川腰窩:“兄弟,你們二位……這名聲可真不是蓋的.”

都說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死亡二人組果然名不虛傳。

距離上次兩人到東海露營區,發現石像裡面乾屍案才過去幾天呀。

這段時間刑偵支隊上上下下好不容易消停點,沒什麼大案子,結果這就來了一個。

陸川攤攤手無語的嘆了口氣。

一邊的沈妍扁扁嘴,臉上也有些無奈。

兩個人不就是出來賞個秋玩一玩嗎,誰曾想又碰上了一個案子。

“輝哥,我們也不想啊,沒辦法就碰上了,你說咋辦?”

咳咳。

秦勇咳嗽兩聲,打斷了兩人的話。

“行了,先辦案.”

“陸川,現場什麼情況?”

說起案子,大家的表情都嚴肅起來,陸川整了整表情,向秦勇彙報。

“今天早晨9:30左右,我和沈妍兩人在五花山這邊遊玩.”

“前邊兩個拐角的地方,聽到這邊有人喊救命,我和沈妍兩個人就奔過來.”

那對因為野戰看到屍體的兩個年輕人,現在還在一邊哆唆著。

“兩個年輕人是第一個發現屍體的.”

“隨後,我第二個進入現場,發現女屍一具,懸掛在下面樹林裡面的樹杈上,頸部用鞋帶懸吊,屍體處於高度腐爛狀態.”

“我已經對現場進行了初步的勘查,死者女性,年齡大概在30歲左右,身高1米58.”

“死亡時間初步斷定在兩週左右,死亡原因暫時無法確定.”

陸川剛剛在做初步現場勘查的時候,因為沒有帶工具,也沒有戴手套,所以沒有對屍體進行接觸式檢查。

秦勇點了點頭接著問道:“周邊情況怎麼樣?”

陸川知道秦勇的意思是如果是兇殺,兇手有沒有在周圍留下什麼證據。

“最近剛剛入秋,樹葉都落了,周圍沒有什麼明顯的痕跡,但是很有可能被落葉覆蓋,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勘查才能有線索.”

至於對方是自殺還是兇殺,陸川在給秦勇打電話彙報的時候就有了一個判斷,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兇殺案。

因為對方如果是自己上吊死亡,那對方在上吊的時候肯定有一個腳蹬的地方。

活著爬上樹,從樹杈上懸空上吊也有可能。

但是現場樹木沒有攀登痕跡,地上也沒有石頭或者其他什麼可腳蹬的東西。

聽完彙報後,秦勇讓行動組那邊給最先發現屍體的兩名年輕人做筆錄。

“現勘先進行勘察,之後法醫驗屍.”

因為是突發案件,今天又是週末,所以來的人並不全,現勘辦公室這邊,陸川在現場,楊森外出,老白和劉國棟過來。

“師父,咱們以屍體為中心,清掃周圍落葉,看看能不能發現一些線索.”

劉國棟點點頭,這裡是戶外,而且人跡罕至,兇手如果留下了什麼線索,大機率不會被損壞。

由於是剛剛入秋,樹上的落葉還沒有全部落下。

地上只有薄薄一層新鮮的落葉,摘除這些落葉之後,底下就是去年留下的腐敗落葉。

三個人以屍體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很快就發現了一些線索。

無論是陸川還是第一個發現屍體的兩個年輕人,留下的足跡腳印都是在新落葉上面。

這樣的足跡透過新鮮落葉踩踏在下面,腐葉上的痕跡比較淺。

但是如果在落葉之前踩踏在腐葉上,印記就會比較深。

“陸川,看這裡!”

老白那邊很快有了發現。

在屍體下方的新鮮落葉清理後,老白髮現了一些腐葉上有不起眼的空洞。

用指頭探了探,有一些深度,大概三四厘米。

“是高跟鞋的鞋跟踩進去的.”

陸川只是看了一眼,就知道這是什麼足跡留下的痕跡。

蹲下身,取出尺子,對足跡進行測量。

“高跟空洞和前腳掌中空部分……五點六厘米,對方穿的高跟鞋是40號,坑洞深淺……三到四厘米……”

“兇手大機率是女性,身高在一米七九到一米八之間,年齡大概在二十五歲到三十歲之間……”

陸川一邊測量,一邊口述發現的線索。

兇手在腐敗落葉上留下的足跡和在一般的硬質地面上留下的足跡不同。

陸川在做分析的時候,計算的比較慢,難度也很大。

但是好在高跟鞋留下的足跡比較特殊,還是讓陸川得到了一些資訊線索。

除此之外,三人順著高跟鞋留下的孔洞足跡,扒開了覆蓋在上面的落葉,尋找到了兇手搬運屍體的路徑。

“兇手是從上面的步行道揹著屍體下來的.”

陸川趴在地上,觀察著新發現的一行足跡。

“一共有兩行足跡,這邊的足跡腳印比較深,說明兇手是負重前行,旁邊的一行腳印比較淺,應該是她返回時候走的路.”

雖然高跟鞋的孔洞都扎到了腐葉裡邊,但是前腳掌留下的痕跡在不同重力下深度不一樣。

這讓陸川比較容易能夠發現對方來去的痕跡。

有了這條線索,下面陸川等人要做的就是要在對方行進的路線上,能否找到對方留下的其他痕跡。

比如指紋、皮屑或者毛髮之類的。

現代刑偵技術之中,鎖定嫌疑人身份的方法,主要還是透過痕跡法來確定對方是否在現場出現過。

指紋鑑定分析,足跡鑑定分析,dna資訊比對,都是最常用的幾種方法。

相比較而言,指紋是比較好隱藏的,只要對方戴了手套,一般不會在作案現場留下指紋。

足跡其實很難消除,即便消除也會留下一些其他的蛛絲馬跡。

當然足跡的鑑定分析難度比較大,鎖定嫌疑人的成功率並不高。

而且還有一些現場足跡被破壞之後,就沒有辦法進行提取。

另外一種最常用的痕跡比例方法就是dna資訊鑑定。

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關係,任何人其實在任何時間都在他所經過的地方留下自己的dna資訊。

這是客觀規律,不是說小心謹慎就能避免的。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食:擺攤的我怎麼成廚神了?

花落花又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