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線索中斷

車上,張輝開始佈置行動組接下來的工作。

“第一,趙勝利這邊不能放鬆警惕,查他的人際關係,看看他和什麼人有重大利益衝突,關注其中的男性失蹤人員。”

“第二,找到那個石匠的老家,查查具體情況。”

行動組在石刻園這邊開展工作的時候,現勘辦公室那邊也有了新的進展。

玉米的檢測結果,終於送了回來。

實驗室,四個人圍著一張報告。

“海州市?”

楊森皺眉疑惑開口。

種業公司那邊關於玉米粒的檢查結果顯示,石像裡的玉米就產自海州市周邊。

“玉米粒兒不管是死者帶進去的,還是說兇手無意間帶進石像裡的,都說明案發地點或者死者、兇手都可能是海州市周邊的人?”

老白昨天上網查了有關玉米的一些資訊。

別小看這一粒小小的玉米粒兒。

每一個產地的玉米成分,其中澱粉含量,蛋白質含量,水分含量都有不同。

尤其是微量元素含量,能夠較為準確的確定出玉米的原產地。

種業公司那邊給出的結論是玉米產自海州市周邊,就是因為玉米當中含有鋅的微量元素量比較高,各種微量元素和海州市周邊土壤當中的微量元素比例較為接近。

陸川關注的是另一個點:“水分,玉米的水分含量極少,是經過人為烘乾的。”

正常情況下,玉米的含水量在20%~30%。

但實際的收割過程當中,陸川昨天專門問了一下,以前在農村生活過的同學。

收割的玉米一般含水量在30%~40%之間,用農民的話說就是含三十個水到四十個水。

這種含水量的玉米,容易發生黴變,不宜長期儲存。

在北方只有冬天經過長時間的冷凍後,玉米才較為容易儲存。

所以玉米的售賣價格和含水量是有關的,含水量低,售賣的價格高,含水量高,售賣的價格低。

而如果玉米想要達到長期安全儲存的目的,其含水量就要降到至少15%以下。

石像內發現的玉米粒含水量在10%,這就一定是經過人工烘乾的。

自然狀態下,玉米是很難達到這個含水量的。

楊森昨天和陸川討論過這個問題:“小陸,你的意思是從周邊的大型玉米烘乾機著手?”

給人的屍體進行烘乾,一般的小型烘乾裝置肯定不行,而如果是大型的玉米烘乾機或者是烘乾塔,想要達到這種效果就比較好了。

不過陸川卻搖了搖頭。

“在沒有看到玉米粒的檢測報告之前,我覺得玉米烘乾機或者是烘乾塔對屍體進行烘乾,從而形成乾屍是有很大可能的。”

“但是……”陸川拿起檢測報告:“我昨天查了一下資料,也問了一下,現在還在農村種地的一些同學,關於玉米烘乾,在烘乾塔裡面只要達到14個水到15個水,就是安全儲存的標準了。”

“但是像這粒玉米脫水到只有10%的含水量……”

“玉米的含水量從30%,40%這個區間脫水到15%是比較容易的,想要到達14%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13%這個含水量只有大型的高標準糧庫才會有這樣的高要求。”

“10%的含水量……在大型玉米烘乾塔裡是不可能做到的。”

陸川說這個不可能並非是絕對的,不可能而是相對的。

烘乾塔確實可以把玉米的含水量降到10%,但是這樣下來消耗的能量非常大不說,也沒有這個必要,同時含水量越低,烘乾的過程越不容易控制。

所以從經濟性的角度來講的話,大型烘乾塔裡的玉米是不可能到10%這個含水量。

陸川這麼一解釋,劉國棟三人立即瞭解了陸川的意思。

“你的意思……排除大型烘乾裝置?”

陸川有些無奈的點點頭。

他昨天在網上查了一下,海州市周邊糧庫雖然多,烘乾裝置也不少,但終歸是有數的。

如果能夠確定屍體,就是從這種大型烘乾裝置裡邊出來的,那麼進行排查很有可能找到一些線索。

可是現在這個線索斷了。

老白皺著眉頭:“可是如果不是大型的烘乾裝置,怎麼可能把屍體烘乾到這種程度呢?”

烤箱肯定不行吧。

你要說屍體被分解了,切成碎塊烘乾,用烤箱還行。

可是石像裡的屍體是一整個的。

這一次,現勘這邊能做的工作好像確實不多。

屍體的dna資訊鑑定和指紋檢測也都做了,但並沒有比中死者身份。

死者身份沒有確定,就沒有辦法透過排查死者的人際關係尋找兇手。

兇手能夠把死者的屍體隱藏在石像內,大機率說明對方不是激情作案。

或者說不太可能無緣無故殺死死者,兇手大機率和死者是認識的。

原因很好推斷,兇手藏屍的行為,暴露了這一點。

在絕大多數的兇殺案當中,只要兇手和死者認識,大機率都會進行藏屍,或者毀屍滅跡。

目的就是要隱藏兇手和死者之間的人際關係。

而絕大多數的激情殺人基本上沒有藏屍的行為。

因為兇手和死者不認識,兇手確定透過死者的人際關係排查根本不可能找到自己。

甚至,在這種情況下,兇手還很願意警察順著死者的人際關係去追查兇手。

想了半天,幾人還是沒什麼頭緒。

楊森一拍大腿:“行了,我們又不是一線,能幹的工作都已經幹完了,剩下的事兒讓行動組頭疼去吧。”

“來來來,昨天我同學給我郵了一套茶具,泡壺茶!”

說著,拍了拍陸川肩膀,示意跟自己一去泡茶。

陸川長舒了一口氣。

其實老楊說的也對,自己幾人畢竟是技術刑警,是現場勘查,現場勘查的工作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其實也就完成了。

案子能不能破,不是靠一兩個人或者是一兩個小組就能夠完成的。

行動組、法醫、現勘、後勤,甚至還要涉及到其他的警種。

幾十上百號人,甚至幾百號人相互配合才能破完一個案子。

自己幾人在這瞎想,說不定人家行動組那邊早就有線索了。

陸川也是被自己前幾個案子的參與給整習慣了,總想著現勘這邊能不能發現一些決定性線索。

這次看來,是夠嗆了。

“石頭茶具?”

開啟包裝,陸川微微驚訝,老楊說的新茶具,竟然是很精緻的石製茶具。

“沒見過吧,新鮮玩意!來試試!”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防騙高手

一直向前跑

重回大學青春夢

冰雪化後春又來

見神問道

王某魔偶

宙宇天乾

君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