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背後操縱者

在用一場防守絞殺戰擊敗勇士隊後,快船隊獲得了寶貴的3天休息時間。

五天四賽讓人員輪換充沛的快船一樣疲憊不堪,快船隊受制於和湖人共用斯坦普斯中心,所以在賽程安排上經常吃虧。

動不動客場背靠背,連續背靠背,還有長途客場之旅。

畢竟球館就一個,洛杉磯好幾支職業球隊共用,還要舉辦拳擊賽、演唱會以及各種活動,能排出時間表來已經相當不錯了,這可是個技術活。

這種情況下,快船新建的華為中心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寶貴,一旦中心建成,快船將擁有自己獨立的比賽場館。

賽程安排上可以更加鬆弛,給球員們更為均勻的休息和調整時間,用不著一段時間狂打球,然後中間又一下歇好幾天歇大了。

不過對邁克-馬龍來說,這三天時間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有連續大塊的時間可以參與到球隊訓練和戰術研究中。

快船隊的陣容潛力讓邁克-馬龍是摩拳擦掌,這傢伙本來就是個工作狂,他將自己關在訓練中心的錄影分析室裡,對快船本賽季的比賽進行反覆琢磨,尤其是注意觀察球員們防守時的細節。

如果說進攻靠天賦,靠想象力,靠靈光一現的感覺和超群技巧的話,那防守就是要從細節中找尋魔鬼。

在nba這樣高速對抗的頂尖籃球賽事中,防守中秒的閃神,都可能導致你防守失位,跟不上對方的進攻腳步,緊跟著導致整個防線崩塌。

因此,優秀的進攻教練,往往都性格狂放不羈,性格比較外向。

而好的防守教練,多半是強迫症,對細節有著強烈的執念。

拉里-布朗這種防守狂魔,更是對球員在場上的距離、移動,用標尺去衡量,是分毫必究。

邁克-馬龍同樣有著這種追求細節的習慣,他透過錄影一點點找尋球隊在防守中的問題,將其記錄下來。

短短兩天時間,邁克-馬龍已經寫了整整兩本筆記,剪輯了十幾個小時的錄影,然後交給泰倫-盧看。

泰倫-盧簡單翻看了一下,沒有多說什麼,直接道:“球隊的防守就交給你了,我會給你擠出足夠的訓練課時間.”

盧指導深諳閔聰達的管理之道,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幹!

他作為球隊主教練,主要起到一個穩定軍心,統籌分配的作用。

科爾走了,又來了馬龍,一個打造進攻,一個負責防守。

而我泰倫-盧,是球隊精神上的打氣筒!

斯瑪特先生實在是深謀遠慮,將一切安排的妥妥帖帖,天衣無縫,不愧是全聯盟最優秀的總經理,nba經營之神!

泰倫-盧在心裡已經把閔聰達給誇上了天,而閔聰達並不知道,快船內部正在進行著進一步的進化。

相反,他更加關注其他球隊的境況,比如說克利夫蘭騎士,比如邁阿密熱火。

科爾去到騎士後,和馬龍來到快船不同,他在騎士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

很短時間內,馬上就解放了騎士隊的戰鬥力,騎士的球隊風格也從之前的偏防守,轉向了偏進攻。

而最大的改變還是來自勒布朗-詹姆斯,在科爾連續讓他打五號位將其折磨的叫苦不迭後,詹姆斯終於接受成為騎士的首發4號位。

他減少了自己的持球進攻,從一個持球一傳手,向二傳手+終結者的角色轉變。

這樣的轉變當然是痛苦的,詹姆斯從03年進入聯盟,到現在已經10年時間了。

他沒有經過大學籃球的洗禮,因為身體素質太過於出色,加上視野出眾,他一直都是持球一傳手打法。

剛進聯盟騎士就將他捧在手心,讓他打一號位,以他作為絕對核心,球都交給他玩。

這樣打的好處,是詹姆斯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漲球很快,經驗、技術都快速提升。

持球突破上籃那一下,放眼整個nba歷史都是頂級的,成功率奇高。

壞處就是那些他不是很擅長的領域,幾乎沒有什麼進步,原地踏步還好說,說不定還有退步。

雖說在nba伱可以做到一招鮮吃遍天,但如果你想拿總冠軍,想成為歷史最佳,就必須和普通球員不一樣,要有更高的要求。

史蒂夫-科爾對詹姆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始他還有點不服氣,但科爾是個強硬且有手腕的人。

他可不是邁克-布朗,只會慣著詹姆斯,讓詹姆斯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裡打球。

並且科爾還有一個非常強硬的後臺,那就是閔聰達。

12月份期間,詹姆斯時不時會打電話給閔聰達訴苦。

說科爾來了以後,自己打球辛苦多了,老是要做一些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浪費體能不說,資料還會下滑,命中率下降,甚至他一直統治聯盟的高階資料都開始下降了。

閔聰達當時就問他,你是想要資料,還是想要冠軍。

詹姆斯猶豫了一會兒,說自己都想要。

閔聰達氣的在電話裡把詹姆斯大罵了一頓。

這一通罵,加上騎士隊戰績越來越好,詹姆斯慢慢也就接受這個設定了。

史蒂夫-科爾也是幾種方法並用,想讓他打四號位,你不想?那乾脆你打五號位好了。

五號位比四號位更費勁,這樣打四號位反而顯得舒服很多。

平時史蒂夫-科爾動不動就拿喬丹來和詹姆斯進行比較。

說當初菲爾-傑克遜來到公牛,也是這麼要求喬丹的。

讓喬丹減少自己的持球,更多的學會和隊友分享球。

詹姆斯說我分享球了啊,我每場不少助攻呢。

科爾反駁他,分享球和助攻是兩碼事。

總之,提喬丹還是管用的。

因為詹姆斯從進入聯盟開始,眼睛就盯著喬丹。

不僅他盯著喬丹,他背後的耐克公司也盯著喬丹。

耐克非常非常希望,能有第二個邁克爾-喬丹,來延續耐克公司的傳奇。

隨著科爾在騎士隊逐漸掌握主動,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調整戰術、打法,騎士隊在12月、1月打出了非常漂亮的戰績,從之前東部第四、第五的位置,一路飆升,來到了東部第二。

而東部第一,目前被群星閃耀的邁阿密熱火牢牢掌控。

南海岸銀河戰艦在賽季初狀態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直接摧枯拉朽,聯盟無敵。

他們輸掉了一些比賽,尤其是輸給了一些中游球隊,讓熱火的星光暗淡不少。

從熱火的表現也能看得出,巨星抱團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成功的。

想當初,湖人f4功敗垂成,佩頓從頭到尾沒有融入球隊,馬龍傷病影響巨大。

凱爾特人三巨頭獲得了空前成功,因為三個人實在是非常搭,而且凱爾特人戰術體系構建的很好。

再遠一些,巴克利加盟火箭,雖然爭冠失敗,但主要是輸給了傷病。

在1996-1997賽季,查爾斯-巴克利因傷缺席之前,休斯頓火箭前兩個月的戰績是21勝2負,可以說是橫掃聯盟。

熱火面對的問題,可能比湖人、火箭都要複雜。

納什和霍華德兩個球員太過於特殊,一個只攻不會守,一個防守很強進攻瘸腿。

好在,納什是控衛,霍華德是中鋒,控衛防守不行,其他人可以彌補;中鋒進攻不行,在這個時代無傷大雅。

同時,納什和霍華德一個年齡大,一個受背傷困擾減重,熱火的銀河戰艦遠沒有看起來那麼豪華,反而是千瘡百孔,需要教練重新將這些各有缺陷,但又才華橫溢的零件組合起來。

外界一直期望帕特-萊利能重拾教鞭,像2006賽季時那樣,用他的資歷、鐵血和智慧,將這個星光熠熠的陣容捏合起來。

但本賽季打了兩個月了,萊利始終沒有這方面的動作和想法,相反他在賽季初熱火戰績不佳的時候,數次站出來力挺斯波爾斯科拉。

斯波爾斯科拉肩上的壓力當然非常非常大,萊利對他的力挺既是支援,也是一種鞭策,他必須為這支熱火找到出路。

而斯波爾斯科拉作為nba-batn的粉絲之一,這段時間默默地從nba-batn的部落格上吸取了不少營養。

可能是因為熱火銀河戰艦的組成吸引了很大一部分輿論流量,11月和12月,部落格上關於熱火的文章很多。

像斯波這種專業教練,基本是不在網上看一些分析球評的,畢竟水平不怎麼樣,唯有nba-batn屬於必看。

其實不光是斯波,全聯盟的教練,但凡年輕一些,還在努力學習和進步的,沒有不看nba-batn球評專欄的。

之前nba-batn靠著提前發訊息,發各種八卦起家,吸引了很多普通球迷。

後來人們才意識到,與之相關聯的球評部落格才是精髓,每一篇都有非常深入的見解。

這些見解不是那種流水賬一樣,浮於表面的點評,或者只是把球員表現分析一通,看完和沒看一樣。

這些文章會很精準的戳中球隊的一些關鍵問題,並提出一些很具有思考性的想法,甚至一些引領時代潮流的思維。

有人就說,nba-batn上的兩篇文章,開啟了nba的進攻擋拆時代,後面聯盟的整體思路就是圍繞著“空間-球權”來進行改革、博弈。

對於nba-batn背後的人物,人們更是眾說紛紜,大部分都認同,nba-batn背後實際上是一個團隊。

很可能是某個體育運動類的智庫,有著一批相關專家、錄影分析師、資料分析師,來進行相關研究,影響整個聯盟的走向。

而聯盟和fbi合作的調查組也一直在進行調查,可惜始終沒有眉目,已經漸漸被人淡忘。

斯波從這些文章中不斷吸取營養,尋找靈感,然後在比賽中進行試驗,終於找到一套適合當下熱火的體系。

一個以韋德-霍華德為防守核心,納什+波什為進攻核心的,雙核心體系。

具體的戰術繁多而複雜,但基本思路有幾點:

第一,削弱霍華德在進攻中的戲份。

這是斯波經過學習,實踐,以及和教練組、萊利商量後,做出的最大也最重要的決定。

像霍華德這樣的球星,一心想將自己打造成低位怪獸,只有這樣才能在歷史超級中鋒的排名中佔據一席之地。

可惜,不論是從個人能力,還是當下潮流來看,讓霍華德在低位單吃,都是一件對進攻有百害無一利的做法。

斯波頂住了壓力,和萊利一道說服了霍華德,將自己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防守中,進攻中只負責零敲碎打,吃吃餅,搶搶前場籃板,做好擋拆即可。

第二,將納什和波什的高位擋拆配合,作為球隊的核心戰術去設計,進一步提升波什的戰術地位。

第三,韋德由攻防核心的定位,逐步轉向多面手定位,關鍵時刻攻堅手定位,削弱他的球權。

第四、雷阿倫不再是單純的替補第六人,而是球隊關鍵的外線三分戰術點,圍繞雷阿倫設計不少進攻戰術。

第五,放棄高耗能的極限外線壓迫式防守,利用好霍華德這個點的護筐威懾力,減輕外線防守人的壓力,讓球隊防守內外更加均衡。

球隊一系列的整合、改變,讓熱火逐漸煥發出生機,並且從12月份開始,當快船結束不敗金身之手,熱火開啟了他們的連勝之旅。

整個12月15場比賽,邁阿密熱火隊14勝1負,其中包括一波10連勝,頂替快船隊,讓全聯盟瑟瑟發抖,一時間讓人覺得無法戰勝。

斯波看著球隊戰績越來越好,體系逐漸穩固,心中自然鬆了口氣,可是他又知道,這賽季才剛剛開始而已。

nba常規賽太過於漫長,11月、12月只不過是開胃菜而已,剛剛過了三分之一。

時間到了13年,賽季逐漸進入中段,各種考驗會隨之而來,尤其是傷病問題,是很多巨星抱團球隊的致命傷。

斯波這時候必須在戰績和傷病之間做好平衡,熱火本來就是一支訓練艱苦的球隊,對球員的身體是很大考驗。

為此,斯波主動在nba-batn的部落格上留言,希望能得到一些指點,甚至如果對方是個人的話,他很想邀請這個人到熱火來做助理教練。

斯波不是第一個這麼做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也不會是唯一沒有得到回應的。

因為他們哪裡會知道,nba-batn的背後,就是快船總經理閔聰達呢?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鬥魂:我的武魂是不死蛛皇

歐皇時刻

重活一次,拿回屬於我的所有東西

王哪裡跑了

詭也是仙嗎?

幼微微

我的細胞能掛機修煉

奮筆十年

異界之大冒險王

袁嘯哀

假千金甩出自己的馬甲不幹了

皖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