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邁克-馬龍的一大四小

閔聰達在場邊看球,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

第一節打了五分鐘,閔聰達就感覺情況不妙!

這勇士隊今天搞什麼飛機,進攻怎麼那麼差?

為什麼總是悶頭往裡衝呢?不知道快船內線兩個大高個,黑白無常難打麼?

投三分,投三分球啊,之前不是挺厲害的麼!

結果五分鐘時間不得分,暫停回來勉強拿了兩分還是靠罰球。

第一節比賽結束,更是大比分落後13分之多,得分差點不破10。

原本安安穩穩坐在凳子上的閔聰達,一節時間就被打得屁股癢,明顯坐立不安。

“媽的,這種關鍵戰役,勇士你給我鬧著玩呢?掉鏈子!轉折之戰啊!這場贏下來,就送快船四連敗了!”

要說閔聰達這麼多年下來也是沒什麼進步,一到快船隊比賽就沒法冷靜客觀看待比賽。

勇士這是掉鏈子麼?勇士明明是被快船防的沒辦法了,一點辦法都沒有。

第一節,勇士隊用的是之前成功的套路,利用擋拆、速度以及外線的投射去攻擊快船的外線,迫使快船的防守擴張。

接著大衛-李和博古特這兩個點,利用他們的前場籃板和空切能力,對快船進行持續的騷擾性進攻,讓快船持續的放血。

快船之前的防守一直是韌性有餘,強度不足。

他們之所以強,強在他們的進攻實在是太犀利。

可是哈登換到第六人,進攻火力有所下滑。

更重要的是,防守端的持續失血,讓勇士這種年輕人來瘋進攻隊越打越瘋,最後狀態起來,快船就頂不住了。

可是今晚的快船,進攻端沒有太多亮點,平常的打法而已。

防守端卻用緻密的空間填充和極大的防守強度,讓勇士領略到什麼叫總冠軍的天賦。

第二節比賽開始後,馬克-傑克遜試圖做一些調整,想用第二陣容開啟局面。

首節落後13分,比賽並沒有到沒希望的地步,況且快船可是輪休了四個主力啊!

而第二節開始,快船隊登場的是他們的第三陣容。

pj-塔克、貝茲莫爾、吉米-巴特勒、馬特-邦納加上安東尼-戴維斯。

安東尼-戴維斯作為年輕新秀,肯定要在場上多打一打,來積累更多的經驗。

快船第三陣容的球員,有上場打球的機會當然全力以赴了。

於是第二節開始三分鐘,勇士又不得分了!

塔克、貝茲莫爾、巴特勒,都是在場上防守極為拼命的球員。

三個人都是那種天賦不高,非常刻苦的球員,為了以後的一份大合同,在場上每一分鐘都竭盡全力。

第二節開局又是一波10:0,又給了勇士球員一分鐘的休息時間。

暫停!

馬克-傑克遜在場邊嘴角向下,眉頭緊皺,怎麼就打不進球呢?

我的進攻體系難道失靈了嗎?

其實論進攻體系的高明程度,馬克-傑克遜的這一套是比不上史蒂夫-科爾的。

擋拆起手,外線三分開啟,內線跟進騷擾,這一套類似於flo進攻戰術策略,從2011年小牛奪冠後,就開始在全聯盟流行起來。

這套體系就是注重擋拆以及投射的選擇,不追求部分具體的套路選擇,重點在於隨機應變,讓進攻流動起來。

馬克-傑克遜作為教練中的新興力量,當然是給勇士帶來新的元素。

可flo然新,並且以擋拆起手的戰術體系從11年開始如同病毒般開始在全聯盟蔓延,逐漸取代那些比較固定的戰術套路,但顯然快船隊擁有著比flo為先進和高明的傳切綜合體系。

快船這一套,領先了flo個版本,領先全聯盟兩個版本。

11賽季進入西決的快船,算是傳切時代,那時候閔聰達第一次提出復興普林斯頓戰術體系,和科爾一拍即合,開啟了戰術新時代。

12年奪冠,快船的傳切戰術更進一步,弱化內線低位的戰術作用,進入時代,成功得到總冠軍。

本賽季快船在科爾的帶領下,隱隱有朝著進化的趨勢。

外線權重越來越高,進攻越來越被強化,庫裡+哈登的火力要被髮揮到極致。

結果,閔聰達讓科爾離開,恰到好處的給快船隊踩了一腳剎車。

隨著邁克-馬龍入主,提出重新強調防守,改變過於激進的首發策略,讓輪換和體系更加均衡,快船的傳切體系回撥到了的版本。

這個版本對快船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版本領先當然是好事,但領先的太多,卻不一定是好事。

就像當年老尼爾森的勇士,一下領先聯盟四五個版本,結果超前超過了頭,反而場面好看戰績不佳。

太過於超前,進入到科爾理想中人人投三分,五個小個登場的陣容,不見得在當下聯盟能討得了好。

版本,如果除錯得當,快船隻會更加強大和均衡。

當然,這些東西快船隊的主教練泰倫-盧毫無察覺,他只是感覺這比賽怎麼打著打著,就領先20分了!

勇士隊,你們怎麼就不得分呢?

請好好比賽啊,你們不得分讓我很難做。

這暫停的時候說什麼呢?

一個長暫停,泰倫-盧想了想,把戰術板交給了邁克-馬龍。

給伱說吧,領先20分的這種局面,不需要我出手,我不知道說什麼。

邁克-馬龍接過戰術板,心裡懵,道:“讓我來說?”

泰倫-盧點頭,“這是我們快船的優良傳統,任何一個教練都能在暫停時進行佈置.”

還優良傳統,明明是你這個主教練在這個球隊沒啥地位。

馬龍接過戰術板,他和盧指導不同,很短一段時間下來,他隱隱約約已經摸索到了些東西。

他意識到,快船正走在時代籃球潮流的最前端,他們的一切都是具有開創性的。

“難怪斯瑪特先生總是說,在這裡最重要的就是籃球。

我明白了,這裡是偉大籃球思維的試驗場,是實現籃球技戰術昇華的偉大神殿!”

邁克-馬龍內心一陣激動,但他表情很淡定,蹲下來,讓所有球員過來,和他們講一些防守的要點。

因為平時訓練時間不多,沒有成塊的時間進行防守訓練。

邁克-馬龍認為,乾脆就以賽代練,在比賽過程中不斷灌輸一些防守理念,同時對球員的防守習慣、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

邁克-馬龍是相當出色的防守教練。

他老爹布蘭登-馬龍當年在活塞隊的時候,是“喬丹法則”的參與制定者之一。

子承父業,他對於賽場防守有著很深刻的理解。

不像一些一個模板或者套路走天下的教練,到哪兒都是那三板斧,甭管誰都套用自己擅長的東西。

邁克-馬龍腦子很靈活,他是一個現代派的教練。

他會因材施教,根據球員的特點去制定適合他們的策略和體系。

邁克-馬龍敏銳的察覺到,快船三號位極其強勁,並且有安東尼-戴維斯這個移動能力頂級天賦的四號位防守者。

並且球員的單防能力普遍很強,基本都在水準之上。

可以說,快船的防守資源異常充沛。

如果不加以利用,實際上是非常可惜的。

“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對手進行換防,為了保證我們的強度,保證我們對對手空間的擠壓,不要害怕換防,不要將你的對位者固定起來。

大膽的進行換人防守,讓對手的轉移球、移動,陷入到面前永遠有人的境地中!”

邁克-馬龍拿著戰術板提醒球員。

同時他畫了一個簡單的防擋拆的換防策略。

之前快船應對大量高位擋拆,一直使用沉退為主的防守策略。

這種策略的優點是穩固,對三秒區保護好,缺點是沒有強度,對持球人的威脅不夠。

如果採用換防的話,壓力能夠拉滿,但就很考驗球員的個人防守能力和移動速度了。

一旦防守能力不足,移動速度不夠,就會被對手撕開防線,門洞大開。

邁克-馬龍開始嘗試讓快船逐漸增加換防,這對快船的防守資源是一次很好的開發利用。

一分鐘的暫停很快過去。

邁克-馬龍提議內線進行換人。

馬特-邦納暫時下去休息。

馬龍換上了倫納德,這樣快船形成了一個一大四小的陣容。

倫納德、安東尼-戴維斯、巴特勒、貝茲莫爾加上pj-塔克。

科爾在快船的時候,也喜歡用一大四小,但那是進攻型一大四小。

以馬克-加索爾為核心。

而快船這是防守型一大四小。

邁克-馬龍想看看,優秀的鋒線們在場上,能形成什麼樣的防守效果。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穿:一群古穿的異世界日常

穿越者王小莽

犬夜叉:攻略反派50年

牛犢小翠花

爭霸明末

武霸天下

穿越妖神記開局融合九尾狐

愛吃冰糖紅棗茶的楊二

快穿之萬人迷不想崩壞小世界

寫意點

嫁給藩王的下一步

石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