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都讓開,我要開始……

華夏電影論壇,由中影集團牽頭在京舉辦。

論壇的主題是華夏電影生存現狀以及如何更加彭勃發展。

大會一共開啟兩天,邀請了一些知名導演、編劇、製片人以及各大電影民營公司參加。

現場大概來了五六十名人,有不少的熟悉面孔。

他們分別在電影行業各個工種裡做著不同程度的貢獻。

有成名已久的大佬,也有小有成就的電影新銳。

江培安和一干導演坐在導演區域,看著臺上不停發言的業內人士。

對於本次論壇的主題,許多人都有不同角度的解讀。

事實上,電影作為文化產業的排頭兵,在這幾年裡在不停的尋求新的方向。

2000年初,院線制改革準備啟動伊始。

如何做院線?如何建電影院?國內大部分的影視從業人員都不清楚。

去美國考察回來,每個人都拿到一本厚厚的書。

書中論證了在美國一座城市,人口密度、文化程度、聚集度、人均收入達到怎樣的水平時,建電影院能5年內收回成本。

而華夏正好趕上了電影加速度階段,3年內全部收回成本。

所謂院線制就是不同的影院,跨區域、組合、放開的體系。

網格化的密度,規模化的力度,誰有本事誰去建,這個改革尤為重要。

電影發行領域開始向民營公司鬆動。

院線制改革則徹底打破了原來的壟斷髮行體制,為市場帶來活力。

隨後製片業改革啟動,一系列降低門檻的措施提出,為華夏電影的供給端提供了活力土壤。

所謂改革方向清晰,就是堅定的走電影產業化發展道路。

沒有人說電影不應該是產業了。

因為電影本身就是工業,在國際上也是產業。

要想跟國際接軌,走向國際,必須是產業對產業的對話,否則談何電影的國際競爭力?

“同志們啊,我們正在經歷最艱難的時期,一部電影放兩場、三個人看。

去年華夏電影年票房大概在9個億左右,觀眾人次750多萬左右。

有效銀幕3000塊左右,我們加‘左右’兩字,是因為很難統計。

有很多影院白天賣羊毛衫,晚上放電影……”

臺上,一名穿著西裝的中年男子正在發表講話。

又是一個大佬。

江培安坐在臺下看著正在發言的男人,任中崙。

這位是未來的上影集團的掌舵人。

在位期間出品了《天狗》《2046》《三峽好人》《亮劍》《愛情公寓》等後世知名影視劇。

……

聽著臺上大佬們的侃侃而談,江培安心裡很是感慨。

記得後世2018年左右,電影行業形勢一片大好。

當如火如荼的暑期檔已接近尾聲,僅8月1日——20日,華夏電影票房就超過50億。

這個數字是2001年全年票房的6倍多,而這一年是華夏電影體制改革啟動的元年。

站在後世的角度看今天,相比於社會、經濟的其他領域,電影改革史並不長。

但改革帶動發展,發展證明改革。

種種發展成就足以印證,啟動時間雖不長的華夏電影改革行之有效。

華夏電影產業從無到有、從凋零到振興。

華夏電影市場也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華夏有了向著“建設電影強國”宏偉目標奮進的底氣……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第一天的會議正式結束,江培安和幾位業內大佬打了聲招呼後便朝著會場外走去。

“培安。”

後面有人喊,江培安回頭看去,只見韓山平帶著一干人等走了過來。

在韓山平身旁還跟著一個“年輕人”。

江培安瞅了一眼,立刻就有了印象。

“培安,我給你介紹一下,陸釧。

他可是陸天名老爺子家的公子,也是一個極為優秀的青年電影人。”

韓山平來到江培安身旁,指著身旁的“年輕人”給江培安介紹道。

“幸會。”

江培安笑著伸出手,笑著道。

陸釧瞥了江培安的手,伸手扶了扶眼鏡,道:

“你好江導,我看過你的《颶風營救》。

個人感覺劇情上有些地方偏生硬,還需要再潤色一番。”

頗有學者氣息的陸釧點評了一下江培安的電影。

臉上帶著知識分子特有的清高,他是北電導演專業的研究生畢業。

江培安不著痕跡的收回空中的手,心裡卻暗罵。

什麼玩意。

後世大部分的人關於陸釧的評價,大概是有時候愛得瑟,愛吹點牛皮。

關於他一上來就挑刺劇情上的毛病,江培安心裡大概有有數。

現在的他擔任編劇的電視劇《黑洞》應該正在拍攝。

他有點魔怔。

對於這部優質的國產電視劇,江培安個人也是非常喜歡的。

尤其是陳道銘在裡面的精彩演出。

不過,這部電視劇是有原著的。

更何況小說的原著作者也擔任了電視劇編劇。

後世江培安看過一條關於評價陸釧最刻薄的微博:

在馮小鋼和李銨之間隔著100個陸釧。

這句話譏誚,有小聰明,易於傳播,可以作為段子去聊。

當談及電影的某些話題時,馮小鋼、陸釧、李銨還有更多的導演可以看成貨幣的單位。

有些好玩……但很可惜的是,陸釧是面額偏廉價的那一支。

“哈哈哈,還是伱們年輕人有共同話題,一上來就聊創作。”

韓山平在中間打了個哈哈,撇開陸天名的原因。

他個人還是很看好陸釧的,年輕有才華。

這次參與大會,陸釧還帶了一部讓他看了頗為心動的劇本。

《尋槍》。

“培安,待會有事兒麼?”

韓山平主動問道。

“韓董您說。”

“先去我辦公室。”

到了韓山平辦公室,江培安拿到一份劇本。

正是陸釧編劇的《尋槍》。

當然,這個還是有小說原著的。

以陸釧現在的水平,做做改編問題不大。

江培安當然知道這部電影。

如果說2001年是電影行業改革元年。

那麼年2002年標誌性商業大片《英雄》,就開啟了日後電影總票房遞增的階梯。

而《尋槍》的上映,也預示著在並不遙遠的未來。

全新的一批年輕電影人將會打破電影的傳統制作通道。

進入到創作方式更為自由、更為蓬勃奔放的百花齊放階段。

當然,江培安真正在意的是……

江培安看了眼坐在那裡腰板筆直,一絲不苟的陸釧。

你小子,就等著被老薑折磨吧!

《尋槍》在工業製作角度來說,導演署名完全是屬於陸釧的。

可影片大量移動攝影的運用,剪輯手法的凌厲,造成了最終躁動不安的氣質。

若干大膽藝術造型、以及心理鏡頭的設計,呈現出如夢幻又似寫實的敘事效果。

都更像是姜聞之前導演的兩部作品中採用過的方式。

所以說,這部電影在上映後就傳出了“代導”“掛拍”的傳聞。

坊間大多盛傳《尋槍》名義上是陸釧拍的。

實際上導演是姜聞。

因為拍《鬼子來了》姜聞被禁止五年拍片,他只能在別人的戲裡過過癮。

在拍《尋槍》的時候陸釧完全被姜聞架空。

兩人經常在片場臉紅脖子粗,吵的不可開交。

事實上,從第一部電影《尋槍》開始。

陸釧就從來沒有遠離過質疑和指摘。

甚至一次比一次更厲害,被拋進越來越大的漩渦……

“培安覺得這個劇本怎麼樣?”

韓山平笑呵呵的問道。

“還不錯。”

江培安點頭,他倒是沒有去挑刺。

這個劇本韓山平非常喜歡的,拍攝的時候,他也客串了一個角色。

“演員確定了麼?”

江培安問道。

“在王志聞和姜聞之間不確定。”

韓山平說道。

王志聞?

江培安看了眼坐在椅子上的陸釧,這腦回路真不是一般人能跟得上的。

這倆演員根本就不是一個戲路的好吧!

“培安,你給說說怎麼選?”

韓山平問道。

江培安點了點頭,佯裝沉思分析道:

“王志聞戲路比較寬,很適合出演這類電影,本身他也挺符合這個形象的。”

“符合?韓董,我個人建議還是選擇姜聞,他的氣質跟電影角色很搭。”

一直沒有開口說話的陸釧突然說道。

聞言,江培安冷笑一聲。

你個槓精,就知道你唱反調。

乖乖等著被老薑調教去吧!

“嗯……都挺好,再等等吧。”

韓山平沒有立刻做決定,其實他心裡也是比較傾向於姜聞。

只不過現在礙於江培安的面子,倒也沒有反駁。

“韓董,沒有其他的事兒的話,我就先回去了。”

兩人明顯還有話要說,江培安識相的說道。

“哦,辛苦了培安,記得明天上臺發言的時候,穿的帥氣一點哈哈。”

“好的。”

……

江培安離開後,韓山平看著陸釧,道:

“釧兒,你跟培安之間有過節?”

陸釧驚訝的看了眼韓山平,搖頭道:

“沒有的事兒,純粹是他的電影我欣賞不來,《颶風營救》劇情不合理。

至於《鬼影實錄》這種營銷大於內容的作品,我不做評價。

《電鋸驚魂》不錯,但也僅僅是不錯。

野路子出身的導演,有很多毛病在身上,在劇情架構和電影構圖方面,沒有什麼觀賞性。”

這話,優越感滿滿。

身為北電碩士,一畢業就進入中影集團下設的北影廠,陸釧的眼光非常高。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他沒有說。

他和趙格格是校友,在之前那件事中,他也有過站隊。

只不過他名聲不顯,媒體和其他人都沒怎麼關注過罷了。

韓山平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陸釧是他老熟人陸天名的兒子。

《尋槍》的劇本非常優秀,他也動了扶持的心。

但從陸釧的話中,他明顯的察覺到了對江培安濃濃的敵意。

這份敵意,倒也不是無跡可尋。

歸根結底,大概是眼高手低和羨慕嫉妒。

同為青年電影人,同樣都是極具才華。

相比較江培安,陸釧無論是在家世背景還是學歷方面都佔有非常大的優勢。

可偏偏江培安已經執導過三千萬的大製作,而他陸釧還處於拿著劇本找投資的階段!

這不公平啊!

陸釧現在最堅定的想法就是,等《尋槍》上映後,好好的教訓一下江培安。

讓他看看科班出身拍攝的電影,可不是一個野路子導演可比的。

……

第二天電影論壇照常舉行。

“培安,今天可就要看你的表現了。”

馮小鋼拍了拍江培安的肩膀咧嘴笑道。

“馮導,你不也安排了發言嘛。”

江培安笑著道。

“嘿嘿,我哪個那能跟您比,誰不知道你的發言環節是三爺特意安排在最後作為大軸出場的。”

“這不合適吧,現場還有那麼多的前輩在場呢。”

江培安早就知道發言順序,嘴上也就這麼一說。

“嗨,你跟三爺相處那麼久了還不瞭解嘛,三爺是個實幹家。

甭來論資排輩那一套,現在是看票房的年代。

你的《颶風營救》一拿出來,所有電影都得靠邊站。”

江培安笑了笑。

不時有人過來跟他打招呼,馮小鋼見江培安忙碌起來,顛顛的走了。

“培安,很不錯。”

張藝某過來笑著道。

兩人一起在相關部門“喝過茶”,關於電影當時兩人還深入聊過。

江培安對老謀子印象也很好。

“張導,我很喜歡你的《幸福時光》,尤其是您的堅持。

江培安由衷的說道。

前段時間坊間是有傳說《幸福時光》要修改結局的。

這一世或許是受到江培安《颶風營救》的影響。

老謀子並沒有修改《幸福時光》的片尾。

這也變相的讓老謀子少捱了許多罵,票房也較上一世高了些許。

看來,大眾還是比較欣賞老謀子的風格。

老謀子知道江培安的意思,他沒說話,而是拍了拍江培安的肩膀神色頗為欣慰的離開。

“應該要開始籌備《英雄》了吧。”

江培安看著他的背影自言自語道。

《英雄》一開始就籌備了幾年,套用荊軻刺秦的故事來寫的武俠劇本,一直反覆修改。

突然,先是陳大導的《荊軻刺秦》上映。

而後《臥虎藏龍》橫空出世,一鳴驚人。

老謀子不想被輿論批判跟風製作,原本想放棄拍攝這部影片。

但是這部劇本確實寫了好幾年,不忍心放棄。

這時候江志牆站出來勸導老謀子:

“你還是拍吧,這個故事也很有特點。”

經過《幸福時光》的失利,老謀子要發力了啊!

……

(本章完)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槐花已落在了百褶裙上

想要一瓶茉莉蜜茶

首輔大人的農家錦鯉妻

語十七爺

決裁之人

社恐小陳